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姜伯靜
根據彭博社編纂的數據顯示,當時“在美上市中國公司收到的私有化要約的總金額已經上升至創紀錄的230億美元。”這個私有化要約總金額已經超過了,從2015年算起過去12年中每一年的總額。這個數字,讓人不得不防。
“暫緩海外上市紅籌企業回到國內上市”,5月6日,這則傳聞開始在股市擴散。
這則傳聞的直接影響是,當日,部分與中概股回歸相關的殼資源概念股出現大跌,在其拖累之下,A股市場指數出現下跌。
而證監會相關人員在例行發布會上回應這個問題時表示,“按照現行法律法規,近3年已有5家在海外上市的紅籌企業實現退市后,通過并購重組回到A股市場上市。市場對此提出了一些質疑,認為這類企業回歸A股市場有較大的特殊性,境內外市場的明顯價差、殼資源炒作等現象應當予以高度關注。證監會注意到市場的這些反映,正對這類企業通過IPO、并購重組回歸A股市場可能引起的影響進行深入分析研究。”
證監會的回答,并不十分清晰和明確。但正是這種回答,給人們留下了無限的遐想空間。
一時之間,各種猜測、解讀甚至傳言紛紛出現。在5月7日,奇虎360公司通過官方微博發布聲明,否認這樣一則傳聞:“證監會和360會談,要求360假如借殼A股,其大股東,員工,包括參與的機構要承諾接受6年禁售期。”
這則傳聞,無風不起浪。此時,人們更加關心的問題是,在新股發行注冊制改革推遲、戰略新興板遙遙無期的局面下,一旦傳言屬實,那么已經于2015年宣布私有化交易的數十多家在美上市的中資股,未來的命運究竟會如何。畢竟,前有暴風科技在國內的風光無限,后有巨人網絡、分眾傳媒回歸A股的“柳暗花明”,很多人對中概股回歸寄予了相當高的期望值。
雖然最終的結果尚未出現,但在筆者看來,不管流言如何,相關部門都應該給中概股回歸設置一個門檻兒。中概股回歸,不是你想回就能回!有的能回,有的就得考慮一下了。
我為何要這樣打消別人的積極性呢?原因有四。
第一,并非所有海外上市紅籌企業都是被“看低”的,有些公司,它本身確實很“衰”。
一大批中概股想要回歸,都有著各自炫目的理由。最流行的一種理由是,國內外資本對中概股估值存在巨大差異,即一些在海外上市的公司被資本看“低”了。
關于這種看“低”,我們看兩個例子。
例子一。去年,奇虎360宣布私有化之時,周鴻祎在內部信說,“這些發展,離不開國際資本市場的支持,360人也秉持感恩之心,以我們特有的奮斗精神,持續創新,以高速的業績增長回報了國際資本市場。然而,我們當中的很多人認為,360目前80億美元的市值,并未充分體現360的公司價值。”
例子二。日前,分眾傳媒創始人、董事長江南春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分眾傳媒的模式是在中國獨創并成功的,美國投資者沒有這種生活環境很難理解其中的價值,所以分眾傳媒在2015年回歸A股是很正確的決定。”
也許,周鴻祎和江南春說的是正確的。
但是,并非所有的中概股都是這樣被看“低”的,有些公司,它本身確實很“衰”。這里,我不點名,看看那份私有化的名單,您也會找出幾家。這樣的公司,讓他們回歸A股干什么?
第二,炒作殼資源,借殼在A股上市,又產生新“殼”,這樣的中概股讓它借殼上市有何意義!
想要回歸的海外上市中資企業,將希望寄托在了殼資源身上。那些殼資源,基本上是在A股市場上嚴重虧損,幾乎沒有營收的公司。
目前,A股市場的“殼資源”很熱。雖然“殼資源”的熱度不完全是海外上市紅籌企業影響的結果,但海外上市紅籌企業回歸國內上市卻是一個主因。因為中概股回歸的信息,A股殼資源一度大漲。
第一點中,我已經說過,有些中概股長期業績不佳。如果讓這些長期業績不佳的公司借殼在國內A股上市,雖然暫時救活了一些“殼”,但是那些虧損嚴重的海外上市中資企業在A股借殼上市后,基本上對其業績沒有什么太大的影響,巨額虧損的依舊虧損。那么,借殼在A股上市,又產生新“殼”,這樣的中概股讓它借殼上市有何意義!
按我的理解,部分中概股,在哪里上市的意義都是一樣的。倒是炒作殼資源的投機性心理和投機文化,以及隨之產生的道德危險,值得警惕。
第三,謹防中概股回歸帶來的A股泡沫。
之前的歷次事實證明,中國股市,最怕的是泡沫。如果泡沫興起,那會傷害很多人。
客觀地講,目前的中國股市,泡沫已經不是太多,還算正常。當然,目前有幾只股票存在泡沫還是很明顯的。但是,一旦中概股回歸監管不當,估值泡沫化,引發負面影響,那這才是相關部門最應該擔心的問題。
事實上,我感覺目前中國股市具備著大規模泡沫滋生的條件。去年,海外上市紅籌企業產生私有化念頭的時候,正值中國股市“牛市”之時。而現在,中國股市已經不是去年的格局。而今天的中國股市,一旦海外上市紅籌企業回歸,非常容易產生泡沫。
中概股回歸過程里,在私有化過程中從國內資本中不斷的“抽血”,上市后其估值必然會更高,這種巨大的估值泡沫,風險不可預知。
第四,防備有人上市之后圈錢就跑。
這個問題,是很多人最擔心的。
在美國圈錢不成,回到國內圈錢,上市之后拿錢就走,這是最近很多網友在中概股回歸消息中留言表達的意思。雖然這種說法被部分專業人士鄙視,可這卻是絕大多數人擔憂的。
且不說所有的海外上市企業,單看中概股。媒體報道,2015年,在陌陌宣布收到私有化要約消息前,根據彭博社編纂的數據顯示,當時“在美上市中國公司收到的私有化要約的總金額已經上升至創紀錄的230億美元。”這個私有化要約總金額已經超過了,從2015年算起過去12年中每一年的總額。那么,這個總金額換算成總市值會是多少呢?肯定不是個小數目。這個數字,讓人不得不防。
而想起之前針對奇虎360傳出的那則傳言,“證監會和360會談,要求360假如借殼A股,其大股東,員工,包括參與的機構要承諾接受6年禁售期”。傳言盡管被360否認,可我想傳出這則消息正好反映了人們的擔憂。
綜上,盡管目前一切還都處于傳言之中,但為了股市的健康發展,傳言之后,海外企業回歸借殼應該設限!
(本文作者介紹:專欄作者,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最佳新聞評論獎得主,iDoNews 簽約專欄作者。)
責任編輯:郝美津 SF173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