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帆 (本文來自何帆微信公眾號“何帆研究札記”)
英國的羊毛業何以能后來居上,而且長期保持發展態勢呢?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英國的羊毛業轉移到了農村。與我們慣常的看法不同,英國資本主義的萌芽最早是出現在農村,而非城市。當然,價值鏈最后端的環節,往往要集中在距離消費市場最近的地方。
在工業革命之前,一直存在著手工業。手工業和工業的生產方式存在很多差異:手工業主要是為本地市場生產,而工業則往往為更廣闊的國內、國際市場生產;手工業會把生產和銷售連在一起,工匠不僅生產產品,而且還知道賣給誰,但到了工業時代,工人并不知道自己是為誰生產。
在手工業時期,工匠的技術水平比工廠里的工人要高,而且不是高一點,是高很多。這在我們這個時代也能觀察得到,當農民從農村出來,到工廠做工之后,他們的技術水平沒有提高,反而降低了:種地需要的技術水平遠超過在生產線上當個裝配工。
在歐洲的手工業時期,工匠的成長一般要經過學徒(apprentice)、工人(journeyman)和主人(master)三個階段。學徒階段不領工資,在主人家里吃住,在德國要待三年,在法國一般是三至五年,英國最長,要待七年。學徒期結束之后,進入工人(journeyman)階段,journeyman的稱呼源自法語,本意是“白天干活的工人”,他們其實不是工業化時代的工人,是介于主人和學徒之間的過渡。他們為主人打工,領取工資,但沒有自己的作坊。
當上了主人之后,就得身兼數職:即是工匠,自己要干活,又是老師,要帶徒弟,還是商人,得把產品賣出去。Master,journeyman和apprentice之間當然有利益沖突,但這種利益沖突易于被夸大。在中世紀,Master,journeyman和apprentice大體上是一個社會階層,他們吃住都在一起,去的是同樣的教堂,葬在同一個墓地。
中世紀有一套成文和不成文的規則,比如宗教教義、行會和城市法律,保證每個工匠都有大體同等的收入,而且在社會階層中的地位不變。地位低的人,根本就沒有往上爬的機會。穩定比效率更重要。這是一種低水平的均衡。
在中世紀晚期,手工業逐漸轉變為工業。這是一個漫長而緩慢的過程。從工業革命最終的勝利來看,尤其是從英國的工業革命來看,煤炭、鋼鐵行業的崛起是最關鍵的,但紡織業,尤其是羊毛業也極具代表性,而且其演化要更加漸進。
13世紀,羊毛業的中心在佛蘭德爾,即今天到比利時的東佛蘭德省和西佛蘭德省,法國的加來海峽省和北方省,以及荷蘭的澤蘭省。這里是交通樞紐,連接了北歐、中歐和南歐。佛蘭德爾的羊毛業早期集中在Ghent,Ypres,Douai和Burges,后來轉移到了布拉班特(Brabant),主要在布魯塞爾、魯汶(Louvain)和安特衛普等。佛蘭德爾本身不產羊毛,所以主要從英國和西班牙進口原材料,然后加工生產。
導致羊毛業繁榮的主要原因是市場規模擴大,佛蘭德爾的羊毛業不僅供應本地市場,還要供應整個歐洲市場。貿易當然會帶來收益,但不容忽視的是,貿易時常會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遙遠的外部市場的變化會影響到本地的生產和就業),也會導致收入分配的變化(大的生產商越大,很多小的master淪為受雇者)。當時出現了一批被稱為“blue nail”(藍指甲,因為他們長期做工,手指很臟)的手工業者,每周都要跑到雇傭市場上等著招工,跟出賣勞動力的工人已經相差不大。
佛蘭德爾羊毛業衰落的主要原因是階級斗爭和競爭加劇。由于貧富差距日益拉大,底層的手工業者貧困潦倒,他們在絕望時會起來造反,也有很多手工藝人移民到了意大利和英國。布拉班特的崛起也加劇了佛蘭德爾的衰落。
14世紀,羊毛業的生產中心轉移到了意大利的佛羅倫薩。佛羅倫薩可能是當時歐洲最大的城市。生產鏈條不斷拉長,在城里集中的是供應鏈的最后環節,如染色和制衣,其它生產環節通過外包的方式轉給了外圍的手工作坊。佛羅倫薩的羊毛業資本密集程度超過了佛蘭德爾。但佛羅倫薩也沒有避免佛蘭德爾的命運。究其根源,也是因為在生產迅速擴張的過程中出現了貧富分化和階級斗爭。佛羅倫薩不僅是歐洲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也是最動蕩不安、最革命的城市。
15世紀,羊毛業的生產中心轉移到了英國。和佛蘭德爾、佛羅倫薩不同的是,英國的羊毛業不僅后來居上,而且保持了持續增長的勢頭。從15世紀占據優勢開始,直到18世紀,英國的羊毛業一直遙遙領先。
英國的羊毛業何以能后來居上,而且長期保持發展態勢呢?
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英國的羊毛業轉移到了農村。
這是一系列偶然因素的結果。當時出現了用水車縮絨(fulling,亦稱氈化)的新技術。過去,一般是用人力縮絨,即用人腳在水里踩,水車取代人力之后,導致效率大量提高,但更微妙的是,由于當時的階級斗爭主要發生在城市里,城里有手工藝人的行會,大家很容易互通聲氣,達成集體行動,而搬到農村之后,零星的雇工難以團結起來,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即使受到壓榨也只能忍氣吞聲,這就使得新興的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在農村易于推行。
因此,與我們慣常的看法不同,英國資本主義的萌芽最早是出現在農村,而非城市。當然,不是所有的生產環節都能搬到農村,價值鏈最后端的環節,往往要集中在距離消費市場最近的地方。
那為什么佛蘭德爾和佛羅倫薩沒有用水車替代勞動力呢?不是因為佛蘭德爾和佛羅倫薩不知道水車技術,而是因為資源稟賦決定了技術路徑。佛蘭德爾是低地,沒有瀑布。佛羅倫薩倒是有瀑布,但其季節性太強,豐水期水流湍急,枯水期幾乎沒水,要是把生產作坊拉到山區,大概只有半年的時間能夠適用水車,所以對佛羅倫薩來說,用水車替代勞動力是不經濟的。
當然,導致英國羊毛業后來居上的原因還有很多。和佛蘭德爾、佛羅倫薩相比,英國本地盛產羊毛。英國的羊毛過去大多用于出口,后來本國的生產技術提高之后,開始征收羊毛出口稅,不再鼓勵把羊毛運到國外。這種保護主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英國羊毛業早期的發展。
從英國羊毛業后來居上的歷史經驗,我們能夠得到的重要啟發是:當生產規模急劇擴大,技術水平快速提高的時候,往往會導致貧富分化和階級斗爭,這是經濟持續發展的一道坎,能不能過去這道坎,對未來的持續發展影響深遠,但怎么過去這道坎,有時候靠的是遠見,更多時候靠的是運氣。
作者注:本讀書筆記主要引用Dudley Dillar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 Atlantic Community, Prentice-Hall. 此外也引用了朱迪斯.M。本內特(Judith M. Bennet)和C. 沃倫. 霍利斯特(C. Warren Hollister)的《歐洲中世紀史》、亨利。皮朗(Henry Pirenne)《中世紀歐洲經濟社會史》等。
(本文作者介紹: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