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金融e觀察(微信公眾號:sinaeguancha)專欄作家 王劍
2015年余額狂增,收益率有所下行;預計2016年收益率將更加明顯下行;理財業務離真正資產管理業務還有點遠。
2月26日,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在其網站上發布了《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15)》(以下簡稱《年報》,報告日期為2月25日)。
一、主要內容
《年報》總結了2015年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運行的幾個特點(來自中債登公司官網):
(1)財規模持續增長。截至2015年底,共有426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有存續的理財產品,理財產品數60,879只,理財資金賬面余額23.50萬億元,較2014年底增加8.48萬億元,增幅為56.46%。
2015年底余額同比增長56.46%,而且從上圖看,2015年全年增速兇猛。從銀行類型上看,股份行貢獻了最大比例增量(見下文)。銀行們狂發理財,是為了搶占市場,但在“資產荒”(其實是“高收益資產荒”,低收益資產是不缺的)的背景下,新發理財給銀行自己帶來的盈利越來越小,所以我們預計這種規模猛沖的趨勢是不可持續的。
(2)銀行理財市場的結構發生了一些值得關注的變化: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理財產品存續余額超過國有大型銀行,占據市場的主體地位,為9.91萬億元,市場占比42.17%,較國有大型銀行高出5.28個百分點;3至6個月(含)期理財產品和6至12個月(含)期理財產品存續余額超過3個月(含)以內的短期限理財產品,3個月以上的中長期理財產品存續余額為9.55萬億元,占封閉式理財產品比重為72.46%,較2014年底上升8.33個百分點;銀行同業類產品存續余額超過私人銀行類產品,為3.00萬億元,占全部理財產品存續余額12.77%,較2014年底上升9.52個百分點。
我們把各類銀行在2015年的理財余額增量,也做出一張表:
或者更直觀點,畫成餅圖(把“外資行”歸入“其他”):
很顯然,50%的增量是由股份行貢獻的。市面上做得最猛的那幾家股份行,想必大家也是有所耳聞。其動機可能是為了搶占市場份額,爭取客戶資源。
(3)理財資金投資的資產結構保持穩定,截至2015年底,理財資金投資資產結構和去年大體一致,仍然以債券及貨幣市場工具、銀行存款、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三大類資產為主,共占理財產品投資余額的89.10%。
該結構與2014年略有差異,主要是債券類占比明顯增加,而存款類、非標類均有下降。權益類也有所增加(2015年股票市場熱門,帶動股權質押融資、定增配資等業務)。
而年度的增量占比中,債券類占65%,說明2015年大多增量理財資金是投向債券及貨幣市場工具,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其他資產的資產荒。但我們沒找到詳細的數字,來觀察債券投資組合中,評級變化情況(資產荒背景下,組合有沒有向低評級、高收益的債券傾斜)。
非標資產占比下降,在增量中也僅占5%,是資產荒在理財業務中的反映。2015年末非標資產結構為:
(4)理財業務積極支持實體經濟。截至2015年底,共有15.88萬億元的理財資金投入實體經濟,占各類資產余額的67.09%,比2014年增加5.17萬億元,增長48.27%。主要方式是通過加大購買債券、非標資產和權益類資產的力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投向涉及國民經濟90多個二級行業。行業上也有所調整,控制了“兩高一剩”、融資平臺等。
理財資金支持實體也是監管層的要求。
但從前,銀行往往把不符合信貸投向政策的項目,轉移到理財中來,包括房地產、融資平臺等。從2015年數據上看,理財資金投向實體的行業分布可能更分散了(表現為“其他”的占比大幅上升),電力、農業、煤炭等行業的余額下降,但公共設施(基建)、房地產的占比還在上升。
而非標中,投向地方平臺、“兩高一剩”行業的余額是下降的,投向房地產、基建的還在增加,這可能與監管意圖不太一致。
(5)理財產品為客戶帶來豐厚回報。2015年,銀行業理財市場累計兌付客戶收益8,651.0億元,比2014年增長1,529.7 億元,增幅21.48%,其中封閉式產品按募集金額加權平均兌付客戶年化收益率為4.69%。
(6)理財業務風險總體可控。銀行理財產品實現了全流程的集中登記,理財登記數據質量持續改善,理財產品的透明度進一步提高。理財資金投資的資產大部分都是優質資產,風險較低,風險等級為“四級(中高)”和“五級(高)”的理財產品募集資金僅占全市場的0.55%。特別是理財產品實行了集中登記后,每個一般個人類產品都有唯一的產品登記編碼,都可以在中國理財網上查詢,避免了假冒產品。
這可防止出現以前那樣的“飛單”。
二、主要關心點
銀行理財業務一直倍受各界關心。本文不準備把《年報》作全面解析,而是聚焦于資本市場較為關心的幾點問題。主要有三點:
(1)理財資金投向:2015年末理財余額已達23.50萬億元,已經是規模巨大的一個資金群體,即使拿出一小部分投哪,哪都得抖兩下。資本市場關心的是,這些資金會不會有一小部分進股市。
(2)理財資產風險:銀行理財產品雖然名義上是客戶風險自擔,但時至今日仍然延續了銀行剛性兌付,不是真正意義的代客理財,因此是銀行自行承擔風險。而理財資金所投的各種資產風險高低不一,如果發生風險,則會造成銀行的損失,這是我們資本市場較為關心的。
(3)理財產品收益率:同樣是因為銀行剛性兌付,因此理財產品實質上是銀行信用。而銀行信用在我國基本上被視為無風險資產,理財收益率也就成了無風險收益率。這就客觀上抬高了整個社會的無風險收益率水平。而無風險收益率是任何資產定價的分母,是一個影響全局的變量,資本市場也非常關心。
針對第一點,理財資金入市問題,現實情況是,理財資金投向中確實有7.84%是權益類資產,包括了打新、定增專戶、股票質押等,但直接投資股市的比例卻微乎其微。未來也不見得會大舉入市。
下面針對后兩點作個簡要分析。
三、狂奔而非裸奔
理財資金投向中,非標資產大多是變相的貸款,而債券資產也有些低評級債券,因此均會承擔一定的信用風險。然后,由于各銀行并不會像貸款那樣,詳細披露非標資產的不良率、撥備率等指標,所以我們無法詳細評判其信用風險,不知道會帶來多少損失。
對于理財產品購買人而言,基本不用關心這個問題,因為反正是銀行剛性兌付(除非銀行倒閉)。但剛性兌付的結果,是銀行全額承擔不良損失。
我們先來看下銀行能在理財業務上實現多少營業收入。目前銀行理財業務給銀行帶來的收入水平不斷下降,目前約在1%左右,因此全年實現收入應該是不到2000億元。再扣除一定的費用和不良損失,形成其稅前利潤,上千億應該有的。這在銀行業高達2萬億元的利潤總額中,已有5%以上的占比。
《年報》披露了一些與資產信用風險相關的數據。
2015年末余額中,債券及貨幣市場工具占比50.99%。在直接持有的信用債中,其中AA-級及以下的占比僅為3.85%。
另,非標占比15.73%,非標中A-級及以下的占比僅為6.33%(折合占理財總資產1%)。
因此,整體上看,理財資金投向的信用風險水平不高,我們暫不用擔心會對銀行盈利產生嚴重侵蝕。
但不管如何,畢竟經濟形勢擺在那,不良率無懸念上升,會侵蝕一部分利潤。再加上資產收益率下行(兌付給客戶的收益率卻相對剛性。請見下文),理財業務收入下滑。所以,這部分盈利收縮是必然的。
而盈利收縮會致使銀行對這塊業務的興趣大減,所以我們預計理財規模狂增的態勢會逐步緩解。
四、收益率下行
目前理財業務最大的背景,仍然是資產荒。以前充斥在資產池里用來抬高收益的,主要是非標、定增等,目前已經越來越難獲取。
2015年,理財產品兌付給客戶的收益率,較2014年略有下行。
其實,銀行兌付給客戶的收益率有一定剛性。因為理財產品競爭非常激烈,率先降收益率的銀行會流失客戶,導致大家都死扛收益率,下降很慢。而資產端收益率卻在持續下行,銀行一定程度上只能自行承擔收入下降的結果,直至大家都受不了盈利下滑,才開始下調理財收益率。
由于理財所投資產有2-3年存續期限,鎖定了收益率,所以即使眼下的資產收益率下行,理財產品也依然能夠維持一段時間的較高收益率。但隨著時間推移,原先的高收益資產陸續到期,新投資產收益率相對低(而理財客戶收益率相對剛性),會壓縮銀行理財業務的盈利空間。比如,2015年新發理財規模較大,新投資產的收益率低于老資產,所以會引導理財客戶收益率下行。
我們預計這趨勢會繼續,2016年理財收益率必將繼續下降。而且,2014年形成的老資產進入到期高峰期,會加劇這一進程。
銀行要么放低收益率(可能流失客戶),要么就犧牲自己的盈利空間(那么就會影響銀行發行理財產品的積極性)。最終的結果,就是除少數資產獲取能力依然較強的銀行外,大多銀行的理財產品規模增速會放緩,收益率下行。
資本市場人士的關注點,則是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代表著社會無風險收益率的下降,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是有助于資產價格回升的。
五、理財的邏輯
從前,理財業務還承擔著調節銀行資產負債表的畸形功能,主要是調節存款。比如,臨近重要的資產負債表日(比如季末、半年末、年末),就安排一批理財產品到期,在資產負債表日那天形成一批存款,從而使銀行存款金額大增,滿足存貸比等監管指標。資產負債表日過后,又發行一批理財產品,存款又買了理財,從資產負債表上消失了。這時,理財業務與其說是一種“業務”,還不如說是一種資產負債管理工具……后來,央行監管了存款波動,再加上存貸比取消,這種現象少了。
但時至今日,理財業務依然還沒能成為真正的資產管理業務。監管當局一直試圖將理財產品凈值化、回歸代客理財本質的努力,并未得到很好收效。理財產品,依然沒能徹底禁絕資金池,依然沒能大規模推行凈值型產品,依然延續了剛性兌付的風氣。
理財業務做成凈值型產品有天然障礙。銀行獲取資產的能力,主要體現在非標資產方面,最為典型的就是貸款。因為,信息生產是銀行的天然職能,銀行的工作是通過挖掘企業信息,據此為其投放信用。在此,所獲取的信息是銀行的“私有資產”,是其獲利的工具,不宜公開。銀行的收入是對銀行這種信息生產勞動的回報。所以,從根本上講,銀行在處理非公開信息上有其專業化優勢。而沒有公開信息,就形成不了公開報價,也就很難做成凈值型產品。
這一點,是銀行業和證券業的天壤區別。證券業也從事信息生產,也會挖掘企業信息,但之后會將信息盡可能公開,以促進證券市場對證券的合理定價。如果不公開企業信息,自行利用這些信息盈利,則會形成內幕交易。
當然,銀行理財產品如果只投資于有公開市場報價的證券(以債券為主),那么是可以做成凈值型產品的。但如果這樣,就不能發揮銀行在處理非公開信息上的專業優勢,那么和公募基金、券商資管也無甚區別。
既然所投的企業沒有公開信息,無從判斷其投資收益與風險,那么投資者為何還會購買這樣的理財產品呢?無非是因為他們信任銀行。所以,這又導致了理財業務剛性兌付不可能消除。
最終,任你怎么狂奔,銀行理財業務與真正意義的資產管理業依然還有距離,理財依然是一種表外存貸業務,是對利率管制、資產投向管制的一種繞道。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碩士,CFA持牌人,曾供職于浙商證券、光大證券研究所,擔任金融行業分析師,2015年7月加盟東方證券研究所。)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責任編輯:秦婷 SF165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