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大周期里是嵌套著很多小周期的,如果小周期你判斷錯誤,只要大周期你看對了,堅定信心持有,最后總是能解套賺錢的。相反,如果大小周期都看錯了,及時止損就比死磕到底更明智了。
輪回與無常
在開始投資之前,希望大家能了解一些基本的經濟學知識。更具體的,我希望大家能對經濟周期和經濟史有些概念。為什么需要這些知識?要知道,一切非實體的投資都是上海人所說的“搬磚頭”,不管投資的標的是什么,簡單的說都是在低位買入,在高位賣出,賺取差價。所以,如果你相信資產的價格是與經濟景氣程度密切相關的,那么理解當前的經濟周期位置、判斷經濟周期的走向就非常重要了。
對于經濟周期的研究方法,基本上都是先對歷史進行回顧與總結,找到明顯的周期特征,然后再尋求理論解釋。于是不同的觀察者就解讀出了不同的周期,比如:朱格拉周期(10年左右)、基欽周期(3~4年,庫存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50~60年,產能與技術革新的周期)。有個券商分析師叫周金濤,他研究這一套東西比較深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說過一句話:“人生發財靠康波!”你注意到了么?這句話其實可以有很多解讀方式的!
首先可以理解的是,順應了大周期,你的投資決策正確率自然就會提高。要知道,大周期里是嵌套著很多小周期的,如果小周期你判斷錯誤,只要大周期你看對了,堅定信心持有,最后總是能解套賺錢的。相反,如果大小周期都看錯了,及時止損就比死磕到底更明智了。你看,同樣的投資信條,無論堅持或是糾錯,在不同的情景下獲得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這世上沒有完美的信條,只有最適合當下環境的信條。引生出來,對任何大神的信條都不要盲目相信。
再一個層面,小周期的起起伏伏不可能都能精準把握,幾個周期下來,勝勝負負也累積不出多少超額收益,反倒是大周期一旦選對了,持續持有的獲益更高,這就是老話說的“牛市要捂”的道理。看看大宗商品的長期走勢,牛熊持續時間都在10年以上,拉長來看,小周期真的是無所謂的事情了。所以面對一兩年的投資勝負不要太在意,這是一個長跑,保持良好的心態,持續對大周期進行審視,贏家是在最后才出現的。
最后一個層面,完整的康波周期是50多年,基本上人生只有一次,最多兩次機會(能做空的話機會更多一些,但做空是更困難的學問,這個我們后面再說)。當你終于看清大周期的方向時,很多時候都已經錯過了最佳機會,這就是人生的艱難之處。所以我一直相信,很多成功人士,只是冥冥中的幸運兒,湊巧站到了合適的地方。既然人生讓人如此唏噓,就不要把投資的結果看得那么重,照顧好自己和家人才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投資!
投資的特點,是周期性的,如同一次次的輪回,而投資的魅力,則在于它的不確定性,這更像是人生的無常。理解這些,你就能體味,投資是一種對人生的反思,和對人性的修煉。最終你需要達到的境界,是克服掉貪、嗔、癡,實現內心的寧靜。所以即使你不以投資為職業,理解它,也是能終生受益的。
扯遠了點,我們還是回到具體的周期劃分上來。從我們所處的時代來看,我個人的看法是:2013年已經度過了長波衰退階段,經濟下滑趨勢已止,但危機似乎依然伺伏;引領型的新技術正在孕育,但能否已經到達爆發點,推生出新一波的繁榮還有待觀察。總體而言,大周期仍處于低位震蕩的格局內。
需求為王
其實任何新產業所提供的都是同一種東西:需求。在人類社會擺脫農業時代后,需求就成為了所有經濟體最核心的驅動力。隨著勞動效率提高,如果總需求保持不變,全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就會降低,失業就會產生。
所以在滿足溫飽后,所有經濟體的最初工業萌芽都是紡織業,它吸納多余的農業勞動力的同時創造對穿著的需求。然后是鐵路、汽車、互聯網。注意一下,所有具有引領新一輪長波周期的新興產業都有一個特點:貢獻巨大需求的同時,不對傳統需求產生過大沖擊。比如,紡織技術,它提供穿著需求,但對飲食需求沒有沖擊,這種新產業對全球經濟的景氣拉動就非常大。
從這個角度來看,現在風靡全球,銷量大的嚇人的iphone就不是新產業,因為它直接替代了其他品牌的手機,對全球的總需求貢獻并不大。而tesla算不算新產業?我覺得可以算半個,因為汽車總需求量可能沒有提高,但鋰電池產業鏈比發動機和變速箱龐大。生物醫藥呢?肯定算,如果能延長人類平均壽命,就直接提高了所有的基本需求。
比如,中國高鐵產業這幾年有了一波狂飆突進的發展。而這個,絕對是提高社會總需求的技術(基本上提高總需求的技術,在滿足衣、食、住這三大需求之后,就集中于物流、人流、信息流的傳遞上了)。
到底下一波長波上升的引領技術是什么,現在我也沒法斷言,但是,它很可能已經出現了。要找到它,除了時間來給出答案,只能是不斷試錯和驗證。不過很明確的一點,從過去的投資歷史來看,如果引領型新技術真的進入爆發點了(爆發點就是進入大規模推廣的前夜,這是投資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簡單的說,就是投資的時機。
正確的方向,錯誤的時機,也是無法獲得回報的。比如,生物醫藥肯定是引領型新技術,但是不是在爆發點上?似乎現在沒這個證據。相反的,電動車可能只能算半個,但是連傳統的汽車巨頭都開始大規模推產品了,因此它肯定是到爆發點了。這些都需要你去分辨和觀察),并且被你正確地找到了,盯住它進行投資,就可以在未來十數年里獲取你難以想象的投資收益!
通過新興產業獲取需求當然是最美好的,但是很遺憾,技術的革新卻不是想要就來的。如果全球總需求停滯,有什么辦法能抵御勞動效率提高帶來的勞動力富余么?答案是有的!匯率就是各國搶奪需求的一個很重要的工具。貨幣貶值可以使本國的商品出口更容易,因此各國一有麻煩就想著要貶,然后其他國家就會一起來對其吐口水。比較典型的就是2012年末開始的日元大貶值,歐洲、美國、中國群起而功之,日本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我們可以看得更早一點,從美國次貸危機(這里基本是這輪長波周期的頂點)之前看起,2007年10月,1美元大約兌116日元,0.7歐元,7.5人民幣。而現在1美元大約兌104日元,0.72歐元,6.2人民幣。
所以相對來說,日元在一年內貶值30%之后,對美元和歐元都還是升值的,美歐有什么資格去批評日本?人民幣倒是相對日元升值了10%,但是要知道,2007年之后中國可是盯住美元一起貶值下來的,五年之后日元貶值了30%,才達到現在這個水平。
籠統地討論需求還是屬于比較空的定性方法,非常不精確,在時點上的把握也非常差,基本上不能直接用來指導投資。但是能培養你從事物的本質看問題的習慣,幫助你建立大的思路。而這對于準確把握投資很重要。
文章來源:新浪財經專欄機構?-研客
(本文作者介紹:)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