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結構性行情中開展投資布局?新浪財經《基金直播間》,邀請基金經理在線路演解讀市場。
原標題:“都跌蒙了”!全球股市又大跌,創業板指跌近6%,A股韌性究竟如何?
“終于收盤了,都跌蒙了。”一位投資者盤后對中證君訴苦。
美聯儲今日凌晨突放降息大招,似乎“嚇壞”了全球市場。
亞太股市全面重挫,港股恒生指數跌4.03%,澳洲標普200指數大跌9.7%,孟買SENSEX30指數跌7.30%,富時新加坡STI指數跌5.25%,新西蘭NZ50指數跌3.56%,韓國綜合指數跌3.19%,日經225指數跌2.46%。
截至發稿時,歐股開盤重挫,法國CAC40指數跌超8%,德國DAX指數跌超7%,英國富時100指數跌近7%。
今日A股方面,滬深兩市全天單邊下挫,創業板指一度跌逾6%,兩市逾150只個股跌停,盤面看,僅土地流轉、口罩防護、光刻膠概念股表現強勢,其余盡墨。
海外市場大幅波動,影響著A股的運行,究竟A股韌性能否強于海外市場?
創業板重挫近6%
科技股巨頭上演跌停潮
截至收盤,滬指跌3.4%報2789點,深成指跌5.3%報10253點,創業板指跌5.9%報1910點。
通信、電子、電氣設備、計算機等科技板塊大幅下跌。
前期強勢的芯片、5G、鋰電池等科技股上演跌停潮。
跌停股中,不乏中興通訊、立訊精密、歐菲光、歌爾股份、藍思科技這樣的大市值科技股的身影。此外,寧德時代、海康威視等個股同樣大跌。
不僅是科技股,藍籌股也遭遇了資金拋售。今日北向資金全體凈流出98.07億,其中中國平安、貴州茅臺、五糧液、中國國旅凈賣出居前,分別遭凈賣出8.15億元、5.27億元、5.08億元、4.79億元。
A股韌性如何?
泓德基金基金經理蔡丞豐表示,美國股市已經走過了十年的牛市歷程,正處于一個比較高估的位置,在面臨突發事件的情況下,相對A股要脆弱許多。而A股相對處于比較低的水平,從前期的急速上漲,到近期的快速下跌,目前估值已恢復到一個比較合理健康的水平。這是兩國股市水平的比較。
“海外市場短期的劇烈波動雖給A股帶來一定的情緒傳導,但國內政策的支持力度也會持續加大。當前,A股市場當前正處于多空交織導致的箱體震蕩格局,且目前已處于箱體的下沿位置。因此,海外巿場的動蕩,會給A股市場的優質標的提供了良好的介入時機,未來仍將重點關注科技和成長等領域的投資機會。”信達澳銀基金表示。
前海聯合基金表示,國內權益資產仍是大類資產中最好的投資品種。A股真正的吸引力,是得益于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許多行業的利潤增速超過10%,且行業龍頭的利潤增速在30%以上,許多公司的成長空間離天花板還很遠。
重陽投資表示,短期來看,近期全球金融市場的動蕩會加大國內資本市場的波動性。但是和海外市場相比,首先國內疫情相對海外疫情來說已經基本得到控制,國內經濟基本面受到海外疫情沖擊幅度相對較小。再者國內金融市場尚未完全開放,就資金層面而言與全球資金綁定程度仍然不深。海外各市場之間發生的流動性擠兌目前看對A股影響相對有限。這三點也是2月下旬全球風險資產調整以來,A股表現出明顯抗跌性的主要原因。
灃京資本也表示,結合國內疫情得以有效遏制,復工復產逐步推進的基本態勢, A股市場的關注點將向基本面的結構性變化回歸,盡管短期內系統性風險的影響已經趨弱,但對基本面預期的調整仍可能給市場帶來一定的波動。
星石投資表示,為了補充海外市場的流動性,近期北向資金也有比較大幅的凈流出。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在疫情防控、逆周期調節政策等各個方面的優勢都是非常明顯的,所以A股的韌性大概率會強于外盤,中長期走勢仍然以“內”為主。
這些資產被機構看好
重陽投資表示,短期風險偏好層面的波動可能使得國內資本市場繼續一段時間的調整,但中長期看人民幣資產從基本面而言仍是確定性相對較高的安全資產,對于A股繼續保持積極態度。相比于A股,港股由于和海外市場聯動性更強,因此在此次調整當中下跌幅度相對A股更大,但港股的基本面主要仍是由人民幣資產決定,長期還是跟A股的相關性更強,基于當前港股的低估值,總體上仍然看好港股,近期港股的大幅調整也為布局被錯殺的優質公司提供了較好機會。
平安基金指出,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得力,經濟政策空間具有相當大的靈活性,且經濟已轉化為內需為主導。在流動性寬裕環境下,A 股可以得到支撐。其中,得益于靈活的貨幣策配合積極的財政政策,預計促消費(汽車、餐飲、家電)、穩投資(新、老基建)將會成為后期政策發力的重點。
前海聯合基金表示,接下來依然看好大科技作為全年的配置主線,尤其是5G、新能源車、國產自主可控等方向。另外,基本面的持續好轉但市場并未充分反應的券商板塊、受益精裝修率快速提升帶來渠道變革的地產后周期個股、疫情穩定后以白酒醫藥為代表的高景氣消費個股,同樣也是投資的優質品種。
在具體的行業或者風格取舍上,考慮到上述各風險的反映程度,世誠投資將短期目光聚焦在兩個方向上,一是受益于傳統基建的行業比如地產建筑建材等,另一個是受益于新基建的醫藥醫療服務行業。短期最需要規避的是借著新基建的名義股價拔地而起的平庸之輩。(本報記者 :余世鵬 李惠敏 林榮華)
責任編輯:王帥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