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災害為何讓煤電矛盾凸顯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6日 07:19 中國經濟時報
張帆 年初襲擊南方的暴風雪,讓一場搶運電煤的戰(zhàn)役突然爆發(fā)。 暴雪使南方許多城市電力中斷、交通受阻,煤炭運輸嚴重受阻,部分電廠電煤庫存急劇下降,最危急的時候,全國電煤庫存不足六天,遠低于兩周到20天的行業(yè)標準。共19個省(區(qū)、市)出現拉閘限電。 如今,電煤庫存危機已經過去,然而其間凸顯的我國經濟運行中的薄弱問題卻讓人心有余悸。 我國“富煤貧氣少油”,64%的煤炭資源分布在“三西”地區(qū)———山西、陜西和內蒙古西部,而主要能源消費地在華東、華南地區(qū),這一特點決定了我國“北煤南運、西煤東調”的能源格局。 中國煤炭運輸主要依靠鐵路、公路、沿海和內河水運。鐵路是煤炭運輸的最主要方式,運量占全國煤炭運輸量的70%以上。 然而,隨著我國電力需求旺盛,2008年,火電發(fā)電量要達到300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2%,我國電力、鋼鐵等四大用煤行業(yè)的煤炭仍將維持2億噸左右的增量。煤炭外運緊張局面不斷加劇。 但即使現實困難確實存在,也不是沒有可以迂回的路徑。 業(yè)內人士已經指稱,在鐵路運力如此緊張的背景下,相關部門的一些做法卻讓人不解。2007年確定跨省區(qū)的煤炭鐵路運輸總量計劃指標為7.38億噸,今年為7.85億噸。而2007年煤炭鐵路運輸的實際交易總量卻超過12.2億噸。據鐵道部有關人士介紹,2008年,煤炭鐵路運輸的實際交易總量要超過13億噸。 如此多運力放在計劃之外,是因為計劃之外的指標價格遠遠高于計劃之內的指標價格,其中的差價部分則成了鐵路部門的“灰色收入”。 鐵路運力之緊,除了基礎建設滯后,與制度設計上的缺失有何關聯,值得深思。 除了運力,這次雪災使原本就存在的煤電矛盾大規(guī)模且集中地爆發(fā)了。 其實,雪災之前,電廠缺煤的跡象已經表露。2008年初,由于整頓導致煤炭生產受限,煤炭出礦價格出現了明顯上漲的勢頭。資料顯示,2007年末的煤炭訂貨會上,電煤價格平均上漲40元/噸,最高上漲65元/噸。過去3年,煤價年均漲幅已達10%,可是,由于電價變動影響過大,原本為了緩解煤電雙方價格爭執(zhí)的煤電價格聯動措施卻遲遲難以啟動,政府一直態(tài)度曖昧。2007年,發(fā)電企業(yè)連續(xù)三次要求電價上調,但是在物價上漲、CPI指數不斷刷新的壓力下,1月9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規(guī)定電力不得漲價。對價格的不滿,直接抑制了發(fā)電企業(yè)的購煤熱情,發(fā)電企業(yè)不愿意多增加庫存。在雪災之前大部分電廠庫存就相對較低,部分地區(qū)由于缺煤已經出現火電機組停機的現象。此時遇到罕見的冰雪天氣,使煤炭運輸受阻,因而直接發(fā)生了煤荒。 分析人士認為,煤、電價格雙軌制矛盾的日益加深,增加了區(qū)域性、季節(jié)性煤荒、電荒出現的可能。 煤電市場缺乏一份長期穩(wěn)定的供煤協議,因此礦主沒有長遠預期,必然行為短期化。而煤炭的市場化,無疑又取決于電力的市場化——如果用電者和發(fā)電者無法進行長線交易,煤炭市場也不可能形成長期協議,超產、不生產、盲目建設、礦難等問題,不可能徹底解決。 據了解,在抗擊雨雪冰凍期間,山西每天向全國輸送的煤炭達到130萬噸。為保障南方電煤的供應,山西全省40萬名礦工在井下度過了春節(jié),許多大型煤炭企業(yè)壓縮焦煤產量,全力投入到電煤的生產中。但這只是應急之舉。雪災過去,煤電矛盾依舊。 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雪災成了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全國政協委員王永忠指出,電源結構單一,不僅會導致遇到突發(fā)事件時難以保證電力供應,而且對節(jié)能減排造成了巨大壓力。 截至2007年底,全國發(fā)電裝機容量達到71329萬千瓦,其中火電占77.73%。火電裝機比重過大造成對煤炭的需求越來越大,同時電力用煤需求不斷增加直接導致電力行業(yè)對煤炭供應和鐵路運輸的依賴度越來越高,對節(jié)能減排造成了巨大壓力。 因此,應該調整電力產業(yè)尤其是電源結構,根據國情促進煤電以外其他電力發(fā)展,以減輕對煤炭資源的依賴程度。要大力推動潔凈能源、可再生能源發(fā)展,在稅收、電價、財政補貼等各方面給予相關電力企業(yè)優(yōu)惠政策,為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發(fā)展營造寬松的環(huán)境;同時對有關設備廠、設計方予以政策扶持,對于國家示范項目、國產化項目要優(yōu)先扶持,給予一定投資補貼。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