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論以人民為中心的大中城市商品房供給制度

經濟學家論以人民為中心的大中城市商品房供給制度
2018年08月13日 15:56 新浪財經綜合

【線索征集令!】你吐槽,我傾聽;您爆料,我報道!在這里,我們將回應你的訴求,正視你的無奈。新浪財經爆料線索征集啟動,歡迎廣大網友積極“傾訴與吐槽”!爆料聯系郵箱:finance_biz@sina.com

  新浪財經啟動“宏觀經濟形勢大討論”,誠邀經濟學家、知名學者等參與,采用專訪、專稿形式,共同探討中國宏觀經濟的發展形勢與未來走向。新時代的經濟發展藍圖,需要每一個人的細心耕織,需要每一件事上的錙銖必較。新浪誠摯希望每一位經濟學家揮袖舞墨,堅定信心穩中求進。(征稿郵箱:finance_biz@sina.com,聯系電話:18910629946)

  不用國家減免稅費每年降低全社會2萬億以上成本的改革舉措

  作者:人民經濟學家

  【摘要】:低成本高效率,是一個國家永恒的持續競爭力。高房價提高了居民生活成本企業運營成本,削弱了國民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假如房價繼續暴漲,過不了幾年。全國所有大中城市房價比肩香港,都患上香港病,產業空心化,大量青壯年失業,起來鬧事,誰收拾得了?房地產調控得分清楚,到底是誰在炒房?房價由哪些成本組成,哪些是可去掉。本文認為,炒房的不是人民,是各級地方政府和開發商。房地產商囤積80億平米大中城市住房建設用地8年,其中所花費的資金利息成本是多余的,應該革除;另外房地產商不合理的管理成本,如千萬年薪養閑人,花巨資養足球隊,也該革除。合理適度的土地財政是包括買房人在內的國家和人民利益所在,應該維護。但獨家計劃供應的城市建設用地,放開房價拍賣,使得土地財政無法合理適度,各級地方政府操控地價房價利益驅動強烈。本文提出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大中城市商品房供給制度,將城市住房分豪宅、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房三種,滿足不同財富階層需求。豪宅繼續采用現有制度,放開一切限制,讓富人盡享尊榮。對普通商品房提出了全新的供給制度:限購,限房型、面積、容積率等,用土地詢價制度將地方政府操控房價地價的欲望關起來,變開發商為建筑商,變計劃供應為市場供應,變土地拍賣為土地詢價,變房價由權力與資本共同決定為居民直接決定,將住房的定價權原原本本歸還給人民。堅定的人民性立場貫穿本文始終。

  住房是民生之要,各國政府都為此傾注了大量心血。我國政府更是重視人民的住房問題,設置了專門的住建部,廉租房、公租房、經濟適用房、共有產權房、限價房等層出不窮,限購限貸限售等房地產調控措施,更是應有盡有。然而房價卻越調越漲,發展到今天,大中城市、特別是一線城市,房價不再由居民收入直接決定,而是由資本與權利共同決定,形成地產寡頭壟斷態勢。絕大多數居民再起買不起商品房,人民怨聲載道。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這就需要有序化解房地產泡沫,使得房價在大多數工薪階層購買力以內。消除住房的炒作因素得先弄清楚,是誰通過什么方式在炒房。調控房價化解房價泡沫,得先分清楚房價由哪些成本組成,哪些可消除?連續三屆政府窮盡所能越調越漲,甚至一年出臺了210余項調控政策也無濟于事,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卻始終沒有在商品房供給制度上下功夫。

  現有商品房供給制度及其調控措施

  現有城市商品房供給體系,房地產商通過競拍,從地方政府獲取住房建設用地,抵押給

  銀行獲取貸款,建筑商通過激烈競爭墊資為開發商蓋房子,市民從開發商手里買房子。最近十幾年,政府的調控措施有:建保障房,調節住房土地供應、調節交易稅費,調節貸款利率,限購限貸限售,甚至還有輿論引導等。全國少也有上千家房地產商,商品房供應主體眾多,似乎競爭很充分。調控政策考慮了供需、交易資金稅費成本,好像天衣無縫。其實不然,現有商品房供給制度及其調控政策,存在根本性缺陷,絕無取得預期效果的可能!

  (一)、以房地產商為中心的現有商品房供給制度

  衣食住都是民生產品,居民可以從世界各地買衣服快遞回來穿買糧食快遞回來吃,但無法買個房子快遞回來住!全國房地產商是有上千家,可在市民工作生活半徑內的新建樓盤找不出一兩家,根本形成不了競爭。樓盤開建銷售日期、價格、營銷方式等都由房地產商說了算,建筑商、特別是買房人,沒有任何討價還價余地。這種住房供給方式,實質上是以房地產商為中心。天然地域壟斷、計劃供應、無法充分競爭的商品房,由房地產商壟斷供應,導致屯房屯地、囤積居奇、饑餓供應、恐慌式營銷、漫天要價,登峰造極。市民買房,除了新建商品房還有二手房可選,選擇范圍比中移動買通信系統設備的選擇范圍要大,為什么中移動所買的通信設備一年比一年便宜,市民買的房子卻一年比一年貴呢?中移動購買通訊設備,全球可選范圍確實只有四家,可是每一家都能無限量供應。可居民買房時,新建商品房也好,二手房也好,成交一套就少一套,不是無限量供應的。政府官員任期制和以gdp為導向的升遷激勵機制,使得部分喪失了信仰的地方各級官員,追求短平快,沒有人顧及國家和人民的長遠利益,紛紛伙同房地產商操控房價、通過拍賣住房建設用地,獲取巨額收入,用于投資和市容改造,建設學校醫院市政交通等公共設施,甚至搞形象工程;創造政績獲得升遷而拍屁股走人。各級地方官員本能地希望地價漲,地價越賣越貴。房價漲、地價漲,銀行借貸穩掙不賠;房價跌,地價跌,銀行借貸無法收回。從而房地產商、金融機構、地方政府形成了事實上的炒房利益聯盟,房價只漲不跌才符合他們的利益。不打破這個利益聯盟,任何樓市調控,都是揚湯止沸,不可能有任何實質性成效。

  (二)、屯房屯地炒房牟取暴利的房地產商盈利模式

  一提及房價暴漲,就有人說面粉貴過面包,言下之意,房價暴漲是地方政府高價賣地所致。開發商提高樓盤售價,是成本上漲不得以而為之。也有很多人說是全民炒房炒高了房價,反正房價暴漲與房地產開發商無關。讓我用房地產上市公司及國家統計局所公布的數據來揭露房地產開發商囤積居奇、操控房價、牟取暴利的真相。

  1、中國房地行業與其它行業的庫存周轉率

  國內幾大行業2011-2016年庫存周轉率見下表:

通信設

電氣設

電子設

地產

庫存周轉率范

8.3—0.9

13.3---2

12.8--3

12.4--4.3

6.74-2.76

3—16.8

0.01-0.4

         3

4

6.5

7

5.5

7

0.13

  采用國家統計局2014-2016數據,用竣工面積除以施工與待施工面積之和,計算房地產行業庫存周轉率,見下表:

年份

施工建筑面積

待施工建筑面積

竣工面積

庫存周轉率

囤積時長

2014

72.6482億平米

4.2136億平米

10.7459億平米

0.139

86個月

2015

73.5693億平米

3.6638億平米

10.0039億平米

0.129

93個月

2016

75.8975億平米

22025萬平米

10.6128萬平米

0.1359

88個月

  2016年的待施工面積國家統計局網站沒查到,以當年新購土地面積代替

  制造業庫存周轉率普遍在3倍以上,十倍以上的企業都很多;從原材料買入到加工制造銷售完畢的周期普遍在4個月以內,最短的甚至只十幾天。國內房地產開發商的庫存周轉率低得出奇,2014-2016才0.13上下,從土地買進到建設銷售完畢的時間周期在86個月以上。比如保利地產2014年年竣工面積1363 萬平方米, 規劃總建筑面積12458 萬平方米,其庫存周轉率僅為0.109,需要109個月才能將全部土地儲備建筑面積開發完。承擔社會責任的央企尚且如此,民營外資企業就更加無法無天!是不是房地產行業太特殊?下面是1998-2003年美國房地產商的庫存周轉率。

  美國房地產庫存周轉率普遍在1.1倍以上,從拿到地到房屋開發完畢的周期8個月左右。

  2、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庫存周轉率奇高的原因

  所有制造業都竭力縮短從原材料買進到生產制造賣出商品的周期,周期越短,企業利潤就越高。國內房地產商的庫存周轉周期比制造業長三十余倍,比美國房地產開發商長10倍以上。原因在制造業的原材料和美國住房土地是無限供應的,囤積生產資料的成本無法轉借。而我國人口眾多,國家資源又按城市權限分配,就業機會、公共資源、人口等都聚集在大中城市,住房需求旺盛;可大中城市住房建設用地有限。計劃供應的住房建設用地,使得大中城市,特別是一線城市,住房供應非常有限,如未來五年深圳計劃供應住房建設用地800萬平米,年人均才0.075平米。2017年前十個月上海供應居住用地面積165.49萬平方米,扣除動遷房和保障房,商品房用地人均不到0.05平米。開發商不但可轉借屯房屯地的成本,而且可大掙特掙,如李嘉誠在重慶囤地10年,什么事也沒干,獲利上十倍!計劃供應的住房土地采用拍賣的方式,為房地產商操控房價,提供了制度保證。

  3、房地產開發商炒房炒地的伎倆

  房地產商對所買地塊,采用羊拉屎式的分期開發,售價一期比一期高,制造漲價預期。甚至有開發商虛張聲勢,恐慌式營銷。如2017年8月深圳灣悅府二期350套單套售價在1100萬元-3650萬元間的住宅,幾千人排隊,半夜開盤天沒亮就宣稱被搶光。更有甚者,采用四兩拔千斤戰術,先屯地屯房,再炒作地王,制造地價高于房價的假象,所囤積樓盤乘機漲價,對買房人軟硬兼施。下面從恒大地產2014年以來公告的財報來揭示房地產商炒房真相。恒大地產財報關鍵指標數據:

截止日期

土地儲備建筑面積億平米

累計平均成本

/平米

新增土地儲備建筑面積萬平米

新增儲備平均單價/平米

銷售面積

萬平米

平均售價

/平米

2014.12.30

1.47

997

841

2588

1820

7225

2015.12.30

1.56

1173

3484.7

2045

2551.2

7892

2016.12.30

2.29

1570

10238

1996

4469

8354.7

2017.6.30

2.76

1658

6763.6

2039

2475.1

9862

  恒大地產上述數據可見如下事實:

  土地儲備規模三年翻番,逐年快速膨脹,形成寡頭壟斷態勢。

  樓盤平均售價逐年增長,2015年1月到2017年6月,樓盤漲價36.5%。

  新增儲備土地平均成本,2015年初至今總體呈下跌后的震蕩走勢。

  2015年1月至今銷售房產總面積,小于1.47億平米,說明最近3年恒大所售房產樓面土地平均成本為997元/平米,眼下恒大售價每平近萬的房產,土地成本只有997塊。

  最近幾年建材相對2014年價格大幅下降,人力成本也沒有明顯增長,銀行貸款利率大幅下降。恒大所售房產成本總體下降不少,可樓盤售價卻平均漲了36.5%!住房建設成本下降,可住房售價卻大漲。特別是最近兩年,地價貴于樓價的輿論滿天飛,可事實是恒大樓盤土地成本只占房價的10.11%。恒大地產扣除土地成本的樓房售價,今年高達9000塊/平,是三四線城市同品質樓盤房價的幾倍,恒大股價暴漲。被人攻擊壟斷的中石油,股價不到十年前的1/5,而房地產股萬科、保利、金地、恒大、碧桂園等十年股價翻了好幾番。股民都知道房地產開發商的暴利,可房地產商卻喊冤,說是地價高于房價誤導輿論,將高房價的責任全部推給政府,自己暗中將榨取的巨額民膏轉移海外,李嘉誠、潘石屹、王健林無不如此。

  也有全民炒房炒高房價一說,房地產商制造房價只漲不跌趨勢。買得早的居民,在房地產商將房價操控到某個價位后,以低于新建商品房的價格出售,獲取不菲收益。城市里收入低的,或新市民,先買個小點的、或破舊點的二手房;幾年后再將小的賣掉,添進積蓄,再借些錢,買個大點的或新點的。這些人最多就是跟風者,在只漲不跌的樓市,跟風的普通群眾,多少掙了錢。如果未來樓市下跌,那些沒來得及套現的炒房客,將整體性虧損而成為犧牲品。認定是誰炒房的問題,是立場問題,更是政權人民性立場的試金石。

  (三)、現有商品房提供制度的巨大危害

  現有商品房供給制度造成房價虛高,其危害全社會討論已經很多。這里僅羅列幾個數據,美國2016年家庭年收入中位數是59039美元,這收入在中國相當夫妻倆人月工資各1.6萬人民幣的樣子,去掉社保個稅,不到1.2萬。一線城市租套兩房房租6千/月,買套破50平的一室一廳要270萬,以美國中等收入家庭不吃不喝也要積攢10年!更何況我國居民收入遠低于美國!工薪階層生活之艱辛,自不待言。如果不改變目前的商品房供給制度,繼續如此,未來大中城市房價達將到目前香港的水平。今年香港向月收入6.8萬港幣(大約相當美國10萬美元年收入)以下家庭提供保障房。即使在美國,年收入達到10萬美元的家庭也僅僅占比9.5%。房價高居民生活企業運營成本也高,成本比人家高,企業就會遷離,就業機會就會減少。產業空心化的香港,幾百萬人口,背靠大陸好乘涼,占中運動也起不了多大波瀾。中國14億人口,如果產業空心化,幾億就業無著落的人起來鬧事,誰收拾得了?房地產商獲取暴利巨富后將責任全部推卸給政府和共產黨,自己移民海外,留下大量房奴等待黨中央去扶貧!這樣的國家哪來的希望?

  天然地域壟斷的商品房,在秉承公平正義的政府與基本民生之間,橫插一個以牟利為唯一目的的房地產商,阻斷了住房供需關系,無法擴大有效供應。政府向市場投放的土地,開發商囤積起來。不少地方商品房緊缺不得不采用搖號賣房;可開發商囤積的土地可建設80億平米房屋,可解決3.2億市民住房問題。地方政府開發商金融機構共同利益太強,形成了事實上的權利資本聯盟。最近一年多出臺調控政策兩百多項,收效甚微;原因是負責執行調控的地方政府與房地產商利益捆綁,共同進退,暗中積極幫助化解。如長沙大專以上學歷首套購房不受限制,武漢的人才先落戶再就業政策,今年8月深圳灣悅府二期350套單套售價在1100萬元-3650萬元之間的住宅一夜間全“搶光”等。

  (四)、現有房地產市場的調控

  有人說,多年來的房地產調控,地價漲了,房價漲了,房貸利率也漲了;地方政府開發商銀行都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房奴也沒因此鬧事,不是調控效果是什么。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人民對房地產調控的無奈和不滿。比如有關部委的《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方案》,集體土地被地方政府征用,轉手一賣可獲取巨額資金,地方政府怎么可能樂意執行?政策出來已有時日,各地一點動靜也沒有。限購,房子賣不出,地價也受影響,地方政府和開發商利益都受損,地方政府怎么可能去積極執行?限貸就更不用說,銀行不貸款吃什么?現金貸消費貸小額貸各種理財典當,將限貸化解于無形。假離婚、補繳個稅社保、“人才引進”,將限購束之高閣。至于限售就更離譜了,減少市場供應。還有地區性差別利率政策,山東不讓貸,山西可以貸。國家為減輕居民負擔,或降低稅費、或責令國有銀行下調首套房貸利率,房地產商乘機漲價,居民購房花費反而更高,國家和國有銀行的讓利,變成了房地產商的暴利。有的調控政策甚至損害了國家和人民的整體利益。前些年,國家嚴禁違規發放或挪用信貸資金進入房地產領域,嚴禁銀行理財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領域,加強房地產信托業務合規經營;用意是阻斷房地產商囤房屯地的資金來源。可房地產商到海外高息融資,拿到央行兌換成人民幣繼續屯房屯地,央行再拿外匯去買年回報1%都不到的美國國債。資金一進一出,外匯依然在外國人手里,國家和人民卻承擔了其中的利差損失。如恒大在香港融資幾百億,年利率12%以上,全體人民通過通貨膨脹所承擔的利率損失每年近百億,幾年下來,恒大屯地規模翻翻,總面積高達2.76億平米,成了比劉文彩更大的地主。

  總之,現有房市調控政策,邏輯混亂,心不在焉,樹敵太多,漏洞百出,強化了地方政府、開發商和金融機構的鐵三角利益聯盟;有的政策損害了國家和人民整體利益;不可能取得預期調控效果。如限購,減少了不合理需求;可地方政府減少土地供應,開發商放慢土地開發,捂盤惜售,供應減少得更多。房價并沒有因此下跌,居民照樣買不起。政府、銀行、開發商、富翁老板、工薪階層,都沒有得到好處,這樣的政策難以持續;最終將不得不放棄,帶來房價再次暴漲。房地產調控必須盡快尋求新的辦法。

  二、以人民為中心的大中城市商品房供給制度

  房價越調越漲根本原因是商品房供給不是以人民為中心,是以房地產商為中心。房地產商謀求的是利潤,住房姓炒才符合他們利益。堅持“住房是拿來住的,不是拿來炒”的定位,必須革新大中城市商品房供給模式,使得房價在多大多工薪階層的購買力以內,地方政府合理適度的土地財政不受影響,同時照顧到存量房主的利益關切。這就需要建立以人民(真正需要房子住的市民)為中心的大中城市商品房供給制度。

  (一)大中城市商品房供給制度要維護政府正當權益

  不少人認為是地方政府賣地推高了房價,土地財政不合理,要求廢除;好像國外城市住房土地是免費供應似的。實際上,即使在美國住房土地也是要買的。不同的是,國內土地轉讓款歸政府,而美國則歸私人所有。政府賣地,所得收入用于學校、醫院、市政交通等公共設施建設,解決民生問題,是公共利益所在。因此,土地財政有其合理的一面,維護合理適度的土地財政,就是維護包括買房人在內的人民利益。同時也應指出,我國土地國有,獨家計劃供應的住房建設用地,采用拍賣的方式無疑是欠妥的;很容易被利益集團利用,成為房價上漲的推手。取消土地財政,住房建設用地免費,房價就會跌下來么?不會,前文恒大地產數據就說明了這一切。其實大家都知道房價為什么漲,房地產商等利益集團卻故意忽悠,誤導輿論,渾水摸魚。投鼠忌器的政府卻不知道怎么回事,半推半就一年內斷斷續續出臺200多項調控政策也沒見效果,人民懷疑政府的立場,不是沒有道理的。

  (二)以人民為中心的大中城市商品房供給制度構想

  科學的理論建立在合理的假設上,假設城市居民按收入分高中低三種收入階層,分別占比為10%、70%、20%;假設城市住房分豪宅、普通商品房、保障房;高收入階層住豪宅,中收入階層住普通商品房,低收入階層住保障房。豪宅繼續采用目前的供給模式,土地計劃供應、拍賣轉讓、價高者得,開發商代理一切;其土地供應在住房用地中占比不超過10%。豪宅放開戶型面積層高最低容積率和限購等一切限制,檔次足夠高,價格足夠貴,一切靠經濟實力說話,讓富人盡享尊榮。有的人一個月掙幾十億很痛苦,住套售價上百億的房子,盡享尊榮,也緩解了錢沒處花的痛苦。普通商品房則限面積、限層高、限最低容積率,甚至限房型(比如面積小于120平,層高小于3米,容積率不低于2倍),采用新的供給方式:在限購的基礎上,讓真正需要住房的居民,通過土地詢價的方式,向政府申購土地,參與者都有唯一一次申購成功的可能;開發商建筑商等向土地擁有人竟拍承建。中央政府根據各個大中城市具體情況,設置最低年平均中簽率,申購的人多,多供地,申購的人少,少供地。買普通商品房類似股市打新,能否買到需要靠運氣。所謂土地詢價,就是符合條件的參與買地人,在規定時刻同時報唯一一次價,偏高偏低都不算數,取報價分布中間區域的均價為土地最終成交價。比如,一塊地,可建成一千套房,2萬個家庭參與土地詢價,報價偏高的9千家不算、偏低的9千家不算,取報價中間2千家,求和再除以2千,得到的平均價為土地最終成交價,往上最靠近該價的報價人,為中簽者。至于保障房、豪宅,下文不予討論。

  (三)以人民為中心的普通商品房供給制度利弊

  (1)優越性:不用政府減免稅費,平均每年降低全社會成本2萬億以上

  新的普通商品房供給制度實現了房地分離,變居民買房為買地,變房地產開發商為建筑商,變居民求開發商買房為開發商求居民建房;徹底消滅操控房價囤積居奇的房地產商。變土地計劃供應為市場供應,變放開房價向開發商拍賣土地為通過詢價方式讓真正需要住房的居民直接向政府購買土地。如果今年恒大地產所售房產采用以人民為中心的大中城市普通商品房供給制度,每平米住房,地價成本997塊,建安成本2000塊,稅費1000塊,居民到手房價每平米最多4000塊,絕不是9900塊;居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政府的土地財政、稅費收入不受影響。而買地要靠運氣,不是按需供應,中簽率很低,存量房也不會因此暴跌。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房地產商囤積80億平米住房建設用地,平均囤積90個月,算7年,資金利率平均算8%,地價均價算2千,則(1.08^7 -1)*80*2000/7=1.43萬億。以人民為中心的大中城市商品房供給制度,居民從購地到拿到房子,只有8個月左右,每年降低房地產商囤房囤地資金利息成本1.43萬億以上,加上房地產商不合理的管理費用,如養足球隊的錢,拿千萬年薪常年不上班爬山游學泡妞的錢,公關策劃營銷開支,及房地產的利潤,一年可降低全社會2萬億以上的成本。

  其主要顯著優越性見下表:

供給制度

以人民為中心的住房供給制度

房地產開發商為中心供給制度

定價權

房價由居民平均收入直接決定

房價由開發商直接決定

土地供給方式

市場供應、用土地詢價決定最終地價

計劃供應拍賣最高報價為地價

利率下調

對新建普通商品房房價沒有影響

房地產商借機漲價,影響巨大

地價下降

新建商品房價格跟著下降

房價照漲不誤

買房條件

一般經濟實力就行,買新房靠運氣

靠絕對經濟實力,不靠運氣

地方政府限購

影響有效供給,積極強化限購

影響有效需求,積極化解限購

土地開發周期

與國家或行業差別不明顯,8個月左右

88個月以上

房價漲跌趨勢

再也難大漲

只漲不跌,一年翻番都可能

炒房

炒房成高風險行當,再也難找接盤者

穩掙不賠

建安成本

全國基本相同,每平米1-3

每平1-8萬,大城市虛高

開發商

無法屯房屯地,利潤來自服務和勞動

屯房屯地,利潤來自房價上漲

土地供應擴大

住房供給同步增加

住房供給五六年也沒變化

建材價格

房價隨建材價格同步漲跌

房價只漲不跌,與建材無關

政商關系

權利與資本的利益聯盟不攻自破

權利、地產、金融成鐵三角聯盟

利益分配

居民受益,地產金融利益受損

地產金融暴利,居民買單

樓市調控

調節土地詢價中簽率,立竿見影

窮盡所能也無濟于事

購房最低首付

建安成本,一般40萬以內

20%房價,幾十萬上千萬不等

市場關系

開發商同建筑商競爭,求買房人建房

建筑商居民求開發商建房買房

  住房不管怎么炒,最終都得以更高的價格賣給真正需要房子住的人后才能獲取利潤。現有房地產商供給制度下,地價越拍越高,開發商再分期開發,樓房售價越賣越貴,等房地產商將房價拉到足夠高的價格時,炒房客再將手里的房以低于新建商品房的價格,賣給真正需要住房的人,獲取暴利。而以人民為中心的普通商品房供給制度,讓真正需要住房的人,靠運氣直接買到嶄新的低價房。比如北京,首付2-3百萬、總價八百萬以上的新建商品房工薪階層買不起,但首付40萬的土地詢價,大多數人都有資格參與。投放10萬套房的土地,就立馬減少了10萬套二手房購買者。投資房產的人再也難套現,徹底斬斷炒房的利益鏈條。本人以人民為中心的大中城市普通商品房供給制度構想,可望一勞永逸解決大中城市的商品房供給問題。

  為什么兩種不同普通商品房供給模式,地方政府在限購上的態度截然不同呢?新的制度下,幾萬人買幾百套房的地,賣地不是難事,積極限購,符合土地詢價的人少,土地供應少,減少的是有效供應,對當地政府工作人員及其周圍人群所擁有的投資性房產高位套現有利;而現有供給制度下積極限購,減少的是有效需求,幾家房地產商競拍,土地難賣出,更賣不出價錢,影響當地政府土地財政收入,對政府工作人員及其周圍人群所擁有的投資性房產套現不利。

  (2)弊端

  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高端消費不利。靠屯房屯地操控房價暴富的路被堵死,游學爬山泡妞的、買游艇買私人飛機的、買馬戲團足球俱樂部的將大幅減少;高價房難套現,賣房移民海外的將大幅減少,海外留學的大中小學生等將大幅減少。金融機構利潤受損,投資性房產難套現,可能引起非議。

  業主對樓層位置房型各有喜愛,可能難分配。容許建好后轉讓就可化解,這種房成本低,賣出可大掙一筆,另買合意的房子。再說住房朝向、房型單一,問題多不到哪去。

  一線城市供給少而需求旺,土地詢價門檻又低,上十萬人去買幾百套房的地可能推高地價。土地供給擴大后又可能拉低房價,引起存量業主不滿。也有辦法克服:嚴格控制土地詢價中簽率,逐年慢慢提高;同時嚴格遵守取中間報價均價作為最終地價。

  對國內高端商學院、商業論壇有不利影響。整個利益鏈條被徹底斬斷,制造輿論、誤導國家政策、引導購房需求,各色利益人等將樹倒猢猻散,影響高端消費。

  (三)、以人民為中心的大中城市普通商品房供給制度具體設計

  本制度主要分土地詢價、住房建設招投標及分配、資金劃撥管理、產權過戶轉讓等

  1、土地詢價

  參與條件,參與土地詢價,必須同時具備如下條件:

  ※ 當地土著居民,當地工作5年以上外來勞動人口(包括新落戶人口)

  ※ 高于建安成本的保證金,一線城市不低于40萬

  ※ 沒有土地詢價中簽記錄

  詢價過程

  ※  指定時刻,同時報價,唯一一次。

  ※  地價計算公式(可建x套房的地,n戶參與):

  土地詢價結果確定后,中簽者的保證金劃轉政府指定帳戶,供住房建設用,超過部分作為土地購買資金。未中者退還個人專戶。

  稅費:將現有房地產法定稅率費率求和后,乘以土地成本與建安成本之和,就是業主所要繳納的稅費。新的供給制度下,沒有了漫長的囤地周期,土地增值也就不存在了。當然,對那些土地詢價后遲遲不能建好使用的,應該強化土地增值稅的征管。

  土地資金延遲1年支付

  2、住房建設招投標及建設資金劃撥

  中簽者組織選舉業主委員會,負責必要管理。住房建設招投標需經60%以上業主同意,建設施工監理方的費用,經60%以上業主同意后,從政府帳戶直接支付。

  3、產權過戶轉讓          

  土地詢價一年后,不管住房建好與否,都得全額上繳土地款項;需要貸款的,辦理貸款手續。對房型位置不滿意的,或無力支付土地成本的,可以在住房建設好后轉讓;規定期限內拒不辦理手續的,由政府拍賣,拍賣所得在上繳土地成本、法定稅費(包括個人所得稅)后的利潤歸中簽業主所有。一年內建設分配完畢的免征土地增值稅。通過這些促使業主相互忍讓、團結,盡快形成有效供應。同時也讓那些經濟能力不強的中簽者,在住房建設好后獲利退出;獲利去買個小的二手房住,減輕國家住房保障負擔。

  (四)、需要注意的問題

  1、限購政策要周到細致,防止產生專業土地詢價打新群體。要建立舉報懲處制度,不能讓鉆空子的人得到半點好處。

  2、以人民為中心的普通商品房供給制度,特別適應住房緊缺的大中城市。同時應看到這是利益調整,推行需要注意策略,講求技巧,減少不必要的阻力。

  3、住房供給以人民為中心,開發商由強勢變弱勢,房型層高面積容積率等都將遷就買房人,合理合法的要支持,不合理的要堅決制止。這其中的監管,政府要有準備和預案。

  【相關報道】

  國家信息中心鄒蘊涵:區域、碎片化貿易非永久的趨勢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盤和林:房價或將階段性見頂

  木丁:減稅改革要兼顧地方政府利益

  葉秀亮:封堵匯制隱患以控制人民幣與A股跌幅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張恒星 SF142

商品房 房地產商 土地 房價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