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軍基金經理農銀匯理趙詣,招商白酒基金經理侯昊,工銀瑞信單文,私募大咖孫建冬、林園、陳宇、李金龍等,分享醫藥、白酒、新能源車等主線!點擊查看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新能源車、光伏、白酒......最火行業都在這里!2021年,它們怎么走?
原創 e公司官微
剛剛過去的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和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也給資本市場增添了巨大變數。
面對沖擊,中國經濟一枝獨秀,A股市場彰顯韌性,不少行業漲勢喜人。
其中,光伏、新能源汽車、白酒、小家電、芯片、順周期等板塊乘風而上,成為全年耀眼的明星。展望2021年,熱門板塊將會如何演繹,請看e公司的前瞻報道。
光伏:部分環節供需仍偏緊
回顧2020年光伏、風電行業,在碳中和等目標驅動下,行業熱情非常高,特別是光伏,啟動了積極擴產,市場關注度較高。2021年,是光伏及陸上風電無補貼平價上網元年,由于告別了補貼限制,業內普遍預期這將為光伏、風電打開增長空間。
就投資機會而言,光伏方面,從各環節的供需及價格情況來看,由于2021年新增產能有限,硅料仍維持供需偏緊的狀態,根據頭部公司的判斷,硅料價格將維持在相對高位,已上市的硅料廠商包括通威股份、特變電工旗下的新特能源、港股保利協鑫能源等。光伏玻璃的情況類似,2021年供應仍然偏緊,但隨著新產能釋放價格可能回落,但龍頭企業的業績依然不會差。
市場預計2021年全行業的硅片產能將超過300GW,相比之下,全球裝機預測不過170GW左右,表面上看,硅片產能有過剩風險,但實際上,包括156mm、158mm等尺寸硅片陸續淘汰,166mm以及182mm、210mm等尺寸硅片還是偏緊,硅片供應存在結構性緊缺的問題。基于這一判斷,傳統硅片龍頭依舊有可能保持領先地位,但借助大硅片崛起的二三線廠商值得重視。
從技術變化的趨勢來看,電池技術路線面臨更迭,PERC電池的生命周期已經所剩不多。HJT、TOPCon等新技術層出不窮,但是究竟哪種路線能脫穎而出,提供更高的轉換效率還需要密切跟蹤,這方面有有望誕生新的顛覆者,而2021年可能成為觀察這一趨勢的拐點。
風電的大邏輯與光伏類似,但是相比之下可能不如光伏性感,有想象力。正如前述,2021年陸上風電進入平價,而海上風電是有補貼的最后一年,因此,業內普遍預計,海上風電有望成為市場一大亮點。例如,根據天風證券的測算,2021年國內陸上風電裝機量將較2020年下降15%-20%,但海上風電增量大概率超過50%,有望補齊陸上風電下滑的裝機量,總量持平。
新能源汽車:進入黃金發展十年
2020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直面疫情、補貼退坡、油價下降等多重沖擊,卻在銷量上走出了“V”型反轉。展望2021年,汽車智能化發展成為多位業內專家共同關注的趨勢。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過去的公共領域、限牌城市占大頭的市場需求結構,2020年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大幅提升至近70%,且非限購城市購買比重達到了60%。2020年也因此被行業定義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化元年“。
身處新能源汽車行業洪流,江汽集團思皓新能源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汪光玉切身感受到了產業蓄勢待發的動能:“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日漸成熟和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國內外車企紛紛斥巨資投入,預計2021年~2030年將進入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黃金十年。”
“2021年將是智能化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應用的元年,智能化產業鏈相關企業即將迎來大發展。”安徽金通智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夏柱兵表示。
國信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周俊宏認為,近兩年,市場擁抱更多的是電動化的行情主線,而相關標的估值已不低,且科技巨頭和傳統車企紛紛加碼汽車生態的轉型,為智能化主線帶來更多機會。
白酒:二八效應加劇
過去幾年,白酒基本面和股價表現得到市場認可,行業整體板塊估值上移。
目前,食品飲料、白酒板塊均已達到歷史高位,食品飲料板塊整體估值已經50倍,達到201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白酒板塊估值55倍,2020年以來估值始終維持高位且還有上升趨勢,還不斷外溢到啤酒、黃酒、葡萄酒等板塊。
當前,白酒板塊存在估值壓力,但行業頭部企業集中整合將加速進行。
白酒公司龍頭較為集中、業績確定,這些大企業經歷了深度調整后,營銷管理更加理性、抗風險能力更強。目前,五糧液、瀘州老窖等酒企頻頻提價,在高端白酒的帶動下,行業復蘇或由頭部企業向次高端價位擴散。
在消費升級大背景下,傳統“茅五瀘”高端品牌不斷壯大規模,而主打中低端產品的酒企卻不好過,白酒股實際經營業績分化將進一步加劇,“二八效應”會越加明顯。
2020年三季報顯示,只有“茅五瀘”、皇臺、酒鬼酒、汾酒、今世緣、順鑫農業等8家實現營收正增長,占A股白酒企業數量比例不到一半;洋河、老白干、青青稞酒、口子窖、伊力特、迎駕貢酒、水井坊營收則同比下降超過兩位數;凈利潤同比下滑的白酒企業也達到10家,中低檔品牌酒企短期難以逆轉大勢。
小家電:延續三大增長邏輯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家電行業中的一個細分領域小家電得以爆發,消費者認知度也得到很大提升。
小家電行業的增長,大致可以歸納為三條邏輯。
第一是滲透率。即便是在今年小家電取得爆發式增長后,國內小家電滲透率依然不到30%,大概還處于發達國家一半左右的水平。對照發達國家家電消費的變遷史,我國民眾這幾年家電消費習慣也開始發生變化,一方面是從功能消費轉向品質消費,另一方面是從剛需大家電轉向非必需的品質小家電。在消費人群上,80、90后成為主要消費群體,年輕人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大大推動了生活小家電產品的發展。
第二是產品創新。空調、冰箱等大家電的產品形態往往數十年都沒有太大的變化,特別是在品類上鮮有顛覆式的創新;但小家電是卻一條能夠不斷“推陳出新”的增量賽道,例如近年來比較火熱的面包機、咖啡機、空氣炸鍋、掃地機器人等,這些產品在十幾年前還看不到。隨著人們生活需求的不斷提高,小家電產品更新的速度也很快,導致小家電行業不斷出現新品類。相比大家電,小家電的創新可以從無到有,每過三五年都會出現一批此前沒有過的新型產品。這說明小家電市場是一個持續擴容的市場,目前幾乎看不到天花板。
第三是海外需求。2020年下半年以來,隨著部分海外國家產能受限,越來越多海外訂單轉移至中國,而小家電出口也呈現“爆單”的狀態。事實上,以新寶股份等為代表的國內小家電企業,在技術、設計以及生產制造水平上已經處于全球領先水平,產品價格也極具競爭力,疫情讓中國小家電行業在全球的地位得到進一步穩固。記者還了解到,如今來自一帶一路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對小家電的需求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未來有望造就一個不亞于歐美地區的出口市場。
順周期:這些商品還會“順”下去
在經歷年初的大幅回調后,2020年三季度末后,國內期貨市場出現了黑色、有色、化工、農業商品輪番大漲的局面,包括鐵礦石、動力煤、玻璃等眾多商品,都不斷刷新歷史高點,A股市場也炒熱了“順周期”概念。
進入2021年后,隨著海內外疫情形勢變化,市場供需矛盾再調整,商品這波由疫情后市場供需異常波動帶來的行情,是否還會繼續“順”下去?
海通證券期貨研究所主管高上認為,2021年商品或震蕩上行,品種分化,有寬度,但高度受限。隨著2021年下半年海外刺激政策回歸常態,也將抑制商品上行高度,預計黃金震蕩回落,原油觸底回升,有色高位震蕩。
分品類看,2020年經濟復蘇帶動鋼材需求上升,庫存下降,支撐鋼價走強。2021年預計貨幣政策回歸常態,經濟增速逐季回落,房地產融資環境收緊,基建投資難超預期,鋼價向上動力略顯不足。而2020年銅價處于震蕩區間,受到復工復產的影響,全球銅消費依然保持在相對高位。2021年疫情有望見到高點,市場對貿易摩擦緩和及基建刺激的預期將升溫,有色金屬價格短期上漲的概率較大,因此銅價上行空間較大。
此外,API的原油庫存意外增加和全球疫情的再次爆發,原油短線承壓。但疫苗研發的進展,以及OPEC可能推遲增產計劃,為油價提供一定支撐。雖然拜登的“能源轉型”政策雖然將抑制傳統化石能源的供需,但很難在短期內實現。綜合來看,2021年隨著疫情高點回落,全球經濟將再度復蘇,帶動原油上漲。
芯片:“缺芯漲價”趨勢短期難扭轉
2020年堪稱電子行業爆發的大元年。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宅經濟興起,強勢拉動了電子消費品以及云服務系列需求,北美半導體設備出貨指數創下歷史新高,以半導體為代表的細分板塊在全球主要市場均呈現領先趨勢。
A股市場上, “缺芯漲價”幾乎成為貫穿全年的主題,且呈現愈演愈烈之勢,甚至在年末已經從電子行業蔓延到了汽車行業。究其原因,除了由于產業鏈短期擔憂疫情影響物流而超常規備貨,還有華為、中芯國際受制裁,進一步加深供應鏈擔憂,并催化了國產化替代;中長期來看,新能源汽車爆發、AIoT成熟落地等因素,進一步拉動了對電子元器件的超預期需求,并預計將在2021年繼續演化。
景氣度持續提升背景下,晶圓廠、封裝廠產能緊張,相對低毛利率的訂單被“擠出”排期,進一步加深了“缺貨潮”,華潤微一類的IDM生產模式類型被看好,能夠靈活掌握生產節奏,保障供貨安全。綜合業內人士觀點,預計在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之前,2021年電子行業缺貨漲價的趨勢短期難以扭轉,半導體功率器件、被動元器件等細分領域預計面臨更嚴重缺貨,建議關注功率器件,關注華潤微、新潔能以及斯達半導,MLCC領域關注三環集團、風華高科(維權)等上市公司。
此外,作為國內半導體投資的風向標,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大基金)以及二期投資進展應該繼續予以關注。雖然大基金2020年在二級市場上減持了多家芯片龍頭上市公司,但是圍繞關鍵設備、材料等短板進行了精準投資,以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銀河證券建議關注國內半導體設備龍頭北方華創、中微公司,半導體材料領域的國產拋光液龍頭安集科技、大硅片制造商滬硅產業等。
醫療醫藥:常規醫療料回溫 創新藥加速國際化
2020年收官,全球疫情還在反復,2021年抗疫醫療產業鏈或將繼續受到歡迎,因疫情影響而受到壓制的常規業務也將回溫。展望2021年,醫療行業方面,疫情應對需求、消費醫療和院內診療三大主線都有值得聚焦的領域;醫藥行業方面,創新藥國際化和醫藥消費升級值得關注。
醫療行業方面,國金證券研究報告指出,疫情應對需求仍是重要主線,看好疫苗放量和防護檢測持續性需求;醫療消費板塊在疫情后快速恢復,未來醫療消費板塊成長確定性不斷增強,各類擾動風險小,同樣值得重點關注;院內診療方面,則是由于今年疫情影響常規院內診療業績承壓,2020 年的低基數也將為 2021 年的良好增長打下基礎。
邁瑞醫療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展望2021年,國內市場方面,隨著疫情的有效控制,受疫情壓制的常規業務如生化、發光、血球、臺式彩超、微創外科、AED等業務將逐步恢復;同時,各地政府陸續展開防范疫情二次反復和加大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的工作,開啟了醫療新基建浪潮,國內醫療器械市場未來幾年都將加速擴容。國際市場方面,疫情局勢仍未看到明顯拐點,對監護儀、呼吸機、輸注泵、新冠抗體試劑、便攜超聲等抗疫產品的需求短期內仍將維持。并且,新冠疫情對各國醫療衛生體系都造成了巨大的挑戰,疫后加大醫療投入已然勢在必行。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疫情催化之下,互聯網醫療發展迅猛,互聯網診療逐漸被很多人接受,未來互聯網醫療的發展仍然存在較大的空間。疫情初期,互聯網診療及部分第三方互聯網服務平臺的診療咨詢量出現數十倍增長,互聯網醫院數量也呈較快增長態勢。安信證券諸海濱團隊分析指出,“互聯網+醫療健康”縱深發展或將提前3-5年實現,看好維持高增長態勢的醫藥電商行業和鑒于2020年醫療IT預算受壓制的醫療信息化行業。
醫藥行業方面,隨著一致性評價、藥品集采、創新藥醫保談判、耗材集采、以及DRGS等重磅政策逐步落地推出,醫改進入深水區,醫藥新時代來臨。國金證券醫藥健康研究中心認為,創新藥、創新疫苗、創新器械等高壁壘產品,國內市場有望延續高增速和演繹進口替代邏輯。
從醫藥產業鏈來看,以創新藥為代表的科技創新;以原料藥、器械為代表的高端制造;以醫美、服務及藥店為代表的消費升級這三大方向明年都各有看點。
東吳證券醫藥行業研究報告分析認為,科技創新方面,創新藥環境優化、國際化為主要看點;疫苗作為黃金賽道,國產品種有望迎來放量密集期。高端制造方面,2021年耗材集采持續擴面情況下,優選醫保無關的設備公司和業績確定性較高的耗材公司;同時,中國CXO公司在技術、成本、客戶響應速度等方面具備全球優勢,全球新藥研發景氣度持續高漲,精選“高性價比”標的。消費升級方面,醫美賽道資產證券化加速,備受資金青睞;隨著醫保局控費政策推進,醫療服務作為避險賽道更值得投資;藥店板塊仍將穩健向上發展。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2021年醫藥細分板塊依然會高度分化,成長性為核心因素,行業的三大方向為“創新驅動成長,品質驅動消費,本土走向國際。”創新產業鏈的核心投資方向主要在CXO賽道、創新藥賽道、創新器械賽道與疫苗賽道。非醫保賽道也是市場關注的重點,消費升級驅動高品質的消費性醫療賽道高成長,并且整體受政策擾動較小。由巨大但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孵化出的本土企業,在技術水平與全球接軌以后,國際化是必然的趨勢,2021年將是本土走向國際加速的一年,海外市場的成功將會提升估值體系。
免稅:大消費行業的黃金賽道
2020年新冠疫情之下,旅游行業受到重創,但令人意外的是,旅游行業的小分支免稅行業卻在疫情中突出重圍,免稅商品經營作為市值千億的藍海市場,有著非常廣闊的前景,在免稅政策不斷放松,國人海外免稅消費快速回流的大背景下,國內免稅行業仍然處于快速成長期。
展望2021,我們依然認為國內免稅行業值得投資,依據主要有兩點:一是中國免稅規模在全球的占比仍然較低,與出境游情況不相匹配;二是國家政策強力支持,海外消費有望回流。
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免稅行業銷售額達到395億元,增速達27.3%。目前,尚無權威機構給出具體的2019年中國免稅市場的規模,但有券商分析師在研報中預計2019年中國免稅市場規模為485億元,增速22.8%。更有分析師預計,2019年至2022年,中國免稅業規模將在2018年395億元的基礎上進一步增長至885億元,復合增速為22%。
客觀來看,中國免稅銷售增速確實明顯高于全球水平。中國免稅行業增速較快,但全球占比仍然較低。國信證券研報數據顯示,中國的免稅2019年收入達500億元,但是中國人每年的海外購物消費能達到約五、六千億元人民幣左右,國內消費僅占海外消費十分之一,在內循環以及消費回流的背景下,免稅賽道長期增長空間十分可觀。
全球疫情蔓延,目前中國成為最安全的消費國家。今年受疫情影響,出國游人數大幅下滑,海外消費猛烈回流,海南旅游的數據可以佐證。截至12月14日,海南四家離島免稅店總銷售金額年內已經超過300億元,提前完成海南省委政府年初提出的目標。
數據顯示,自7月1日離島免稅新政實施以來至11月30日,海南離島免稅累計購物人次與購物總額分別同比增長79%、204%。
在海外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疫苗作用尚不可知的情況下,明年各國出入境可能繼續采取一定的封鎖手段,受益于購買力提升和消費回流,免稅業將繼續保持高增長。
責任編輯:楊紅卜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