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入局造車背后真正的動因是何?專家權威如何解讀小米造車可能性?來新浪理財大學,聽《每日經濟錦囊》,行業專家團第一時間幫你看懂財經大事。
來源:玥瓏商業隨筆
小米終于官宣造車了,之前傳言-辟謠-再傳言已經出過多次。
有一個同行在朋友圈里寫道:坐等徐主任辟謠。
這是因為曾經的小米公關負責人,現在小米總辦副主任徐潔云曾經在小米造車傳言最盛的時候在微博上說:
掌握一個原則就行:但凡說小米要造車的,都是假新聞。
現在看來,這堪稱是最尷尬的回應。我猜想有這么幾個原因:
1,徐主任不知道小米要造車;2,徐主任知道,但是還沒有到官宣的時候,只能辟謠;
第2種更可能一些,很多時候,公關不得已只能替公司背鍋,其實將其理解成一種職務行為就釋然了。
也有人說,這是先抑后揚,前面辟謠多堅決,后面的高潮越精彩。想想是這樣,3月30日晚是屬于小米和雷軍的,激情與夢想,尤其是“最后一戰”的標簽令人動容,刷屏無數,當70后、80后都考慮退休時,52歲的雷軍不惜一切代價,壓上自己的身家、自己的聲譽,為造車最后一戰,這樣的決絕值得敬佩。
貨拉拉CEO發了內部反思信,不得不說,這個時機掌握的恰到好處,在輿論熱潮散去的時點反思,大家更理性一些,也更能接受其反思。而且,用內部信的方式,曲線與外部溝通,既避免了直接對話的沖突,又將該傳遞的信息傳遞出去。
這堪稱是最聰明的回應。
讓我有些憤怒的,是包鋼鋼管公司的回應,其一名員工跳入渣罐自殺,其慘烈程度可想而知。但是,我們卻等到了這樣一個回應:
首先沒有為逝者諱,竟然用了其真名;其次在沒有調查清楚其自殺真相的情況下,竟然說這個員工是因為買期貨和股票虧損數額過大、負債過多、無法償還……
看著這份聲明,我在想,到底是什么樣的人如此冷血對待剛剛逝去的同事?到底是什么樣的公司能如此冷血,不先對自己的員工哀悼甚至同情,而是首先甩鍋?
這堪稱是最冷血的回應。
那天和一個朋友聊,我說,公關就是為公司背鍋而生,這話有點夸張,公關當然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去改變用戶認知、去樹立公司品牌,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公關不得不為公司背鍋。
比如,最近大家盛傳的拼多多公關集體下崗,不就是如此嗎?
一個公司出了問題,出了危機,是公關的問題嗎?99%的情況下不是,但是公關很多時候必須要沖到一線,流血犧牲,替公司背鍋。這是職業使然。
只是,各位公關同仁,你們在找工作的時候也需要擦亮眼睛,謹慎選擇公司,就像我們找對象首先要看人品,找公司也首先要看價值觀,因為再好的公關,在沒有價值觀的公司也沒有用武之地。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馬婕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