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物業公司資本局: 瘋狂圈地兇猛擴張
作者: 孫夢凡
2021年,融融春風并不屬于房企,而是轉身光顧了它們的物業公司。
市值超2000億、營收過百億、業績增幅超100%……年報披露期,物業公司成為鎂光燈下的明星,不僅對過往業績滿心欣喜,還紛紛制定宏大的增長目標,如沖擊全球第一、營收過千億,整個行業充滿了躍進之風。
資本市場同樣不乏熱情,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在目前45家上市物企中,有16家市值過百億,6家市值反超地產母公司,行業龍頭碧桂園服務(06098.HK)總市值已沖到2400億港元左右,市盈率也達75.43倍。
去年下跌盤整的陰霾仿佛一掃而空,頭部公司紛紛拋出驚人的增長計劃,為股價增長注入信心。為符合資本市場期待,它們計劃通過收并購、外拓等助力目標實現,為此不惜耗費數億資金、犧牲利潤率。
然而,投資者會一直買賬嗎?截至目前,已有雅生活服務(03319.HK)、世茂服務(00873.HK)等多家物企毛利率下跌;因物業費提價較難,收并購標的質量難以保證,此前大肆擴張的隱患已然顯現。
百億營收俱樂部擴容
物管行業的里程碑事件,發生在3月23日。當天,因年報業績利好股市,碧桂園服務市值達到2155億港元,首超母公司碧桂園,中海地產、保利地產、中國恒大、融創中國等龍頭開發商也被甩在身后。
在房企一片風聲鶴唳、市值表現趕不上銷售規模時,物業公司頗顯“另類”。這些從房企身上掉下來的“肉”,還處于蓬勃向上的生長期。
因背靠碧桂園,碧桂園服務可獲得大量在管面積,規模及業績增長確定性較強。截至2020年末,該公司在管面積約3.77億平方米,年內營收約156億元,同比增長61.7%;凈利潤同比增長約61.9%至27.82億元。
恒大物業(06666.HK)、綠城服務(02869.HK)、雅生活服務(03319.HK)同樣躋身百億營收俱樂部。
盡管行業熱火朝天,但要想實現高營收,還需背靠規模大房企。因業績基數較小,物企營收增幅也較為可觀。目前市值超百億的選手中,去年營收增幅最高的為世茂服務,同比高達101.59%;增幅最低的為華潤萬象生活,同比增幅為15.40%,余下多實現四成左右增長。
物企穩定的現金流入、可觀的業績漲幅,一舉點燃了市場熱情,中海物業、恒大物業、碧桂園服務年內股價漲幅分別達82.43%、74.50%、52.05%。
從市值規模看,碧桂園服務、金科服務、雅生活服務、綠城服務總市值已反超地產母公司。千億市值選手包括碧桂園服務、恒大物業、華潤萬象生活,300億~500億港元的有6家,100億~300億港元的有7家,百億以下的有29家。
圈地勢頭將更加激進
盡管業績漲勢迅猛,但物企的野心并未就此滿足。
2021年伊始,物業公司紛紛祭出高業績計劃,激進、狼性、速度成為管理層口中的高頻詞匯。碧桂園服務是野心最蓬勃的企業之一,其管理層表示,將力求2021年到2025年五年內達成“千億營收”目標,收入和利潤實現年復合增長率50%以上的增長。而目前,碧桂園服務營收不到200億。
在碧桂園服務的管理層規劃中,千億營收將被拆分成幾個子目標,其中物管服務未來會近500億,團購、房屋經紀等增值服務接近300億左右,商業商寫板塊營收會突破150億,城市服務則被期望突破200億。
為實現上述目標,碧桂園服務密集進入相關產業鏈,如完成對環衛行業龍頭公司滿國及東飛的收購,以及對文津國際保險經紀公司、城市樓宇電梯海報運營商城市縱橫的收購。年初更是將藍光嘉寶六成股權收入囊中。
恒大物業、綠城服務、雅生活、金科服務的擴張計劃同樣驚人。恒大物業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胡亮在業績會上表示:“2021年恒大物業在管面積目標要突破6億平方米,力爭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物業管理公司。”
綠城服務董事會副主席楊掌法表示:“5年內,綠城服務整體營業收入,保底增長5倍。”按此增長率推算,2025年綠城服務營收目標逾500億。
金科服務則提出營收“五年十倍”的計劃,要做大城市密度,做到西部第一。
雅生活對打造資本平臺的渴望更加強烈。“雅生活將保持高速增長,收入規模會增長40%以上,三年翻兩番。”管理層稱,希望雅生活市值能到千億,并通過對創新產業鏈的投資,孵化出新的千億產業平臺。
“大躍進”式的增長目標,單靠母公司支撐難以為繼,于是收并購成為物企的“必殺技”。譬如雅生活,未來來自股東的面積增長將占20%~30%,此外則是來自市場拓展的驅動,希望每年合約面積增長60%~70%。
克而瑞數據也顯示,2020年上市物企完成66起并購,并購金額達96.3億元。但今年以來,截至3月28日,上市物企已斬獲5起并購項目,并購金81.9億,已是去年并購金額的85%。
資本夢埋下盈利隱憂
作為少數未分拆物業上市的規模房企之一,龍湖對此態度較為冷靜。
龍湖集團創始人吳亞軍表示,龍湖今年也做了一些收并購,但集團非常理性。市值管理不是資本運作,要將業務夯實,再通過財務數據逐年體現出來。
但從行業大趨勢看,物企最快捷的擴張辦法便是靠資本驅動:在地產母公司之外尋找標的,通過收并購納入囊中,短期內在管規模便可大幅提升,進而反映到財務報表上,刺激股價及市場表現。
雖然資本泡泡越吹越大,但物企并非高枕無憂。從2020年度業績看,多家公司盈利空間有所收縮,其中有的系受公共物業毛利率所累,多數則是受此前收并購標的影響,第三方物業收費較低、盈利空間窄。
譬如,2020年彩生活三大主營業務均有所下滑,年內物業管理服務收益為33.42億元,同比下降1.7%;增值服務收益2.56億元,同比下降36.1%;整體毛利率33.6%,相對去年下降1.7個百分點。
管理層表示,2020年彩生活主動調整了管理標準,集中主要力量進行內部梳理,主動進行管理架構優化提升,且退出了一些低效益的項目,同時沒有進行大量的收并購業務,致使規模增速有所放緩。
再看世茂服務,去年其發起9起收并購及市場拓展動作,在管面積升至1.46億平方米,其中來自獨立第三方的在管面積占比增至64.8%。但是,世茂服務期內整體毛利率為31.4%,較上一年下滑2.3個百分點。
“對于所收購公司和新承接的項目在收購之初,毛利率水平普遍較低,整合也需要一定時間,從而導致年內毛利率下降。”世茂服務在年報中表示。
實際上,這些并非個案,物業公司盈利難其實是普遍困境。
一家央企物業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集團利潤非常低,如果不是靠增值服務,根本沒有利潤可言。即便業內萬科、綠城等管理費較高的,利潤空間也極為有限。“所以民營房企毛利率動輒幾十個百分點,都是靠母公司輸送的”。
除此之外,物業費提價困難在業內也極為普遍。除去物企自家在管項目不說,通過第三方并購來的標的,大多屬于業內中小型企業,服務水平、管理效率、盈利空間等均難以保證,雙方磨合均需要較長時間。
從業務類型看,相較于傳統物管服務,增值服務毛利率水平普遍較高。但其中,非業主增值服務被稱為“關聯房企向物企輸送利益的暗道”,主要依托開發商進行房屋咨詢、代理銷售等業務,收入依賴地產母公司。
社區增值服務則是依托社區流量入口,進行社區團購、美裝家居等一系列線下轉化。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物業公司探索出成功的商業模式,最早入局的彩生活已經“妥協”,稱傳統物業服務才是根基。
“目前在高市盈率下,物企存在被高估的情況,行業分化也開始顯現,已有企業出現盈利疲態。靠圈地擴張,短期可刺激資本市場反應,長期還是要關注盈利質量及其可持續性。”一位業內券商分析師表示。
責任編輯:戚琦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