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最新預測:全球經濟活動正在失去動力,今明兩年增速為3%

IMF最新預測:全球經濟活動正在失去動力,今明兩年增速為3%
2023年07月25日 23:31 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鄭青亭 北京報道

  2023年進入下半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全球經濟從新冠疫情和烏克蘭危機中復蘇的步伐正在放緩,各經濟部門以及各地區之間的分化也在不斷加劇。

  7月25日,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速將達到3.0%,這比三個月前的預測略高0.2個百分點,但仍遠低于3.8%的歷史(2000年至2019年)年均水平。明年,全球經濟增速也將維持在3.0%,這跟三個月前的預測持平。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全球經濟活動正在失去動力。”IMF首席經濟學家皮埃爾-奧利維耶·古蘭沙在發布會上表示,盡管一些不利風險有所緩和,但全球經濟面臨的風險仍偏下行。這些風險包括:各國央行為抗擊通脹而采取的加息政策繼續對經濟活動造成拖累,不包括能源和食品價格的核心通脹率仍遠高于央行目標。

  發達經濟體增速放緩繼續成為全球經濟增速下行的主要原因。IMF預測,2023年,發達經濟體的增速將從2022年的2.7%降至2023年的1.5%,約93%的發達經濟體在2023年的經濟增速將放緩。2024年,發達經濟體增速預計將進一步降至1.4%。

  與之相反的是,在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2023年和2024年的經濟增長前景大體穩定,其經濟增速預期將分別達到4.0%和4.1%。不過,各地區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其中,亞洲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今年預計將達到5.3%的強勁增長,而許多大宗商品生產國將遭遇出口收入下降。

  IMF維持了對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測,2023年為5.2%,2024年為4.5%,但增長的構成有所變化。該機構認為,中國的消費增長大致符合三個月前的預測,但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投資表現不佳。此外,中國的凈出口表現強于預期,抵消了投資的部分疲弱,不過,隨著全球經濟放緩,其貢獻正在下降。

  報告顯示,在商品消費疲軟、未來地緣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加劇、生產率增長疲弱和金融環境更具挑戰性的情況下,企業縮減了對產能的投資。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和工業產出大幅放緩或出現收縮,拖累了新興市場的國際貿易和制造業。國際貿易以及制造業的需求和產出指標都顯示,經濟將進一步呈現疲弱現象。

  在最新預測中,世界貿易增速預計將從2022年的5.2%下降至2023年的2.0%,并在2024年回升至3.7%,這遠低于2000年至2019年4.9%的平均水平。2023年的下降不僅反映了全球需求的變化路徑,還反映了需求構成向國內服務的轉變、美元升值的滯后效應(由于產品普遍以美元計價,美元升值使貿易放緩)以及貿易壁壘的增加。

  美國消費增長勢頭難以為繼

  根據IMF的預測,美國的經濟增速將從2022年的2.1%放緩至2023年的1.8%,并在2024年進一步放緩至1.0%。由于第一季度消費增長強勁,2023年的增速預測值已被上調了0.2個百分點,這反映了人均實際收入的增長和汽車購買量的反彈。然而,IMF預計這種消費增長勢頭不會持續下去,因為消費者總體上已經耗盡了疫情期間積累的超額儲蓄,且美聯儲預計將進一步加息。

  2023年已經過半,美國經濟依然沒有陷入年初被廣泛預測的衰退之中,且美股投資者的情緒高漲,科技股飆升。美國經濟能否逃脫這一劫?對此,瑞士百達財富管理亞洲宏觀經濟研究主管陳東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衰退可能被推遲,但沒有辦法被完全避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美國銀行業的壓力有所緩解,但貸款條件收緊,將對實體經濟造成沖擊;美國6月ISM制造業指數連續八個月陷入萎縮,進一步的去庫存將給本國甚至全球的制造業造成下行壓力;隨著美國企業進行調整,就業市場也開始降溫。

  根據IMF的預測,歐元區的經濟增速預計將從2022年的3.5%跌至2023年的0.9%,隨后在2024年回升至1.5%。這一預測與先前基本維持不變,但2023年的經濟增長構成發生了變化。鑒于服務業和旅游業的強勁增長,意大利的經濟增速被上調了0.4個百分點,西班牙則被上調了1.0個百分點。然而,對于德國來說,2023年第一季度制造業產出疲軟和經濟收縮使經濟增速被下調0.2個百分點,至-0.3%。

  最新預測中,IMF認為,美聯儲和英格蘭銀行的加息幅度將超過三個月前的假設(美聯儲將加息至約5.6%的峰值),隨后在2024年降息。預計歐央行將在2023年加息至3.75%的峰值,并在2024年逐步放松。此外,隨著短期通脹預期下降,即使在名義利率開始下降之后,實際利率也很可能保持高位。

  彭博經濟研究認為,在基線情景中,美聯儲將在7月加息25個基點后維持利率穩定,預計本輪加息周期的終端利率為5.5%,隨后從2024年第二季度開始降息,因為更顯著的信貸緊縮導致經濟放緩的跡象更加清晰;而歐洲央行將在7月把全部三個關鍵利率上調25個基點,將存款利率從3.5%提高到3.75%,并在9月進行最后一次加息,幅度為25個基點。

  對抗通脹的戰斗尚未取得勝利

  IMF預計全球總體通脹將從2022年的8.7%下降至2023年的6.8%和2024年的5.2%,遠高于疫情前(2017至2019年)約3.5%的水平。由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2023年,預計全球約四分之三經濟體的總體通脹率將下降。

  然而,全球核心通脹下行速度慢于整體通脹,仍遠高于大多數央行的目標,且比預期的更加持久。根據IMF的預測,全球核心通脹預計將從2022年的年均6.5%下降到2023年的6.0%和2024年的4.7%。其中,發達經濟體的核心通脹率預計今年將保持在5.1%的年平均水平不變,到2024年降至3.1%。

  總體來看,在實施通脹目標制的經濟體中,有96%的經濟體的通脹將在2023年繼續高于目標,有89%的經濟體的通脹將在2024年高于目標?!帮@然,對抗通脹的戰斗尚未取得勝利。”古蘭沙說道。

  IMF認為,頑固的核心通脹反映出以下因素:先前的沖擊從總體通脹向核心通脹傳導;企業利潤仍處高位;以及勞動力市場緊張,且工資增長強勁(特別是在生產率增長疲軟的背景下,單位勞動力成本的上升)。然而,迄今為止,工資-價格的螺旋式上升(即價格和工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同時加速上升)似乎并未在發達經濟體中切實出現,并且長期通脹預期仍然保持錨定。

  “如果勞動力市場保持強勁,我們應該期待并歡迎實際工資收復失地。這意味著,即使物價通脹下降,名義工資增長仍將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強勁。事實上,兩者之間的差距已經開始縮小?!惫盘m沙說,“由于一般公司的利潤率在過去兩年中強勁增長,我仍然相信,在不引發工資-物價螺旋上升的情況下,有空間容納實際工資的反彈。由于主要經濟體的通脹預期穩定,經濟增長放緩,市場壓力應該有助于抑制勞動力成本向價格的傳遞?!?/p>

  IMF警告,如果出現更多沖擊(包括烏克蘭危機加劇和極端天氣引發的沖擊),通脹可能會保持高位甚至上升,從而引發貨幣政策的進一步收緊。而若市場隨央行進一步收緊政策而做出調整,金融部門的動蕩可能會再次出現。

  銀行業壓力消退,但信貸供應緊張

  今年3月起,硅谷銀行破產導致歐美銀行業陷入恐慌,成為今年上半年國際財經焦點事件。對此,古蘭沙表示,“由于美國和瑞士當局采取了強有力的行動,3月份銀行業動蕩之后的金融不穩定仍得到控制?!?/p>

  IMF最新發布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更新》顯示,當前,全球金融環境有所放松,這表明金融市場對銀行業帶來金融穩定風險的擔憂有所減弱。但緊縮的貨幣政策繼續使部分銀行面臨壓力,無論是通過直接影響(通過更高的融資成本)還是間接影響(通過增加信貸風險)。美國和歐洲的銀行貸款調查顯示,銀行在2023年第一季度大幅限制了信貸供應,預計未來幾個月它們還將維持這一做法。企業貸款近期持續下降,商業房地產貸款也是如此。

  上述報告指出,在這種不確定的環境中,主要新興市場總體保持了韌性,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3月的銀行業動蕩。然而,在新興市場和前沿市場中,許多評級較低的主權債發行人仍在努力維持其入市融資的能力。在第二季度,投資級主權債利差保持在歷史平均水平左右,而發行投資級以下主權債的利差則仍遠高于歷史水平(880個基點)。值得注意的是,有18個國家的利差處于承壓水平(超過1000個基點)。這種高利差使2023年初至今前沿市場發行新的硬通貨債券十分艱難。

  IMF警告,當前金融市場可能會重新定價。4月以來,金融市場上調了對貨幣政策收緊的預期,但其仍然預計政策收緊的幅度將小于政策制定者發出的信號,這增加了不利通脹數據引發利率預期突然上升、資產價格下跌的風險,正如2023年第一季度所發生的。

  “展望未來,如果通脹意外上升或全球風險偏好惡化,則存在金融市場大幅重新定價的風險,這將導致資金流向美元安全資產、借貸成本上升和債務危機加劇?!惫盘m沙表示,這些都將引發對全球貿易和增長的負面連鎖反應。

 ?。ㄗ髡撸亨嵡嗤?編輯:和佳)

現在送您60元福利紅包,直接提現不套路~~~快來參與活動吧!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周唯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7-28 藍箭電子 301348 --
  • 07-28 盟固利 301487 --
  • 07-28 華勤技術 603296 --
  • 07-25 華虹公司 688347 52
  • 07-25 民爆光電 301362 51.05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