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反彈!新的投資方向出現了?投資不看政策就像盲打,來新浪理財大學,聽董小姐讀新聞,懂市場。2月9日前限時免費!
證券時報記者 張婷婷 李樹超
鼠年首個交易日,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沖擊之下,A股開市遇挫。疫情對A股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市場未來走勢如何?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的多位機構人士認為,開市首日大跌是對疫情持續發展的擔憂,但總體來看只是一次事件性沖擊,不會改變A股長期慢牛的基本趨勢,醫藥、科技等板塊則被機構投資者長期看好,有望持續受益。
中長期絕佳買點
雖然上證指數一天內重回2700點,但多家機構人士集體“看多”A股,認為當前股市調整主要是情緒面宣泄,從市場流動性、整體估值、外資流向等因素看,股市大幅調整則是中長期絕佳買點。
分析人士普遍把新冠肺炎疫情和2003年的非典疫情進行類比,參照來看,當年股市主要股指從高點到低點回調幅度約8%至10%。從疫情演進和投資者認知來看,目前正處于“大規模爆發后的市場緊張甚至恐慌”階段,A股在這種情緒中開市,自然表現不佳。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漢鋒認為,本次市場受疫情影響調整的幅度可能與非典時期類似或略大。本次疫情目前確診病例已經超過非典時期,但非典疫情持續時間跨度可能會更長。
嘉實基金認為,此次新型肺炎疫情對市場短期影響主要表現為情緒面因素。從歷史周期來看,疫情沖擊不會對整體宏觀增長和企業盈利方向造成根本性影響,而這才是決定市場走勢的關鍵因素,因此不必恐慌。
雖然A股開門遭受重挫,但市場的亮點也不少。周一A股開盤大跌,但“聰明資金”則趁機抄底,北上資金全天凈流入181.91億元,創單日流入額紀錄,外資持股占比較高的美的集團、海螺水泥率先開板。
華泰證券策略分析師張馨元團隊認為,這反映出外資是當前市場的主力流入資金,該階段北向流入的邏輯與2018年末高度類似。
張馨元團隊表示,港股、A50期貨、離岸人民幣三大指標與滬指呈現高度相關性,從外圍市場假期表現來看,滬指節后首日合理底部區間為2772點至2849點,2772點以下出現超跌買入機會,北向資金由節前大幅流出轉為開盤后持續流入,顯示A股性價比邏輯切換為外資短期主導邏輯。
不改慢牛趨勢
國盛證券策略分析師張啟堯、胡思雨認為,沖擊將是短期的,中長期來看,疫情影響僅是擾動,勝利終將屬于樂觀者。他們認為,由于實施全面防疫控疫措施更早更及時,力度也更強,本次疫情持續時間可能較短。疫情平抑后,市場仍將回歸自身邏輯,在政策持續寬松、逆周期調節強化+中長期資金持續入市下,看好市場繼續向上。
就經濟基本面來看,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表示,疫情對經濟的沖擊預計會集中在一季度,短期影響或大于非典時期,但這不影響經濟的自有周期,并且有逆周期政策的托底,以確保“決勝之年”目標實現,全年經濟不必過度悲觀。
嘉實基金表示,與2019年相比,新春伊始A股市場上漲的主要驅動因素將由估值驅動逐漸切換為盈利驅動,趨勢性機會依然存在,結構性機會豐富,但波動率可能會加大;同時拉長時間周期觀察,目前A股市場估值水平,無論是上證50還是滬深300,放在與海外市場橫向和A股市場的歷史縱向比較,仍然是系統性低估的,看好中長期投資機會。
海富通基金也表示,本輪疫情對市場短期風險偏好或有壓制,但中期走勢仍取決于流動性狀態。其中,整體宏觀流動性易松難緊,金融市場流動性充裕,中期來看,市場整體估值仍有提升空間。
中信證券認為,在兩融和股權質押風險可控的背景下,市場進入受迫性賣出負反饋的風險很小。疫情沖擊影響市場節奏,但不改變A股中期“小康牛”的趨勢和結構,正面因素逐步顯現,“黃金坑”的坑底已現,可以開始積極配置。
銀河證券投顧負責人秦曉斌也認為,對A股而言,疫情只是意外的一次性、事件性的沖擊,不會改變A股長期慢牛的基本趨勢,改變的只是股市短期運行的節奏與結構。對于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者而言,短期的沖擊其實提供了較好的買入機會與結構調整機會,沖擊震蕩可能成為應予珍惜的黃金坑。
醫藥及科技板塊受益
具體從板塊投資機會看,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疫情對餐飲、電影、旅游等行業形成利空,但對醫藥、科技等板塊形成利好,未來有望長期受益。
泓德基金研究部總監秦毅認為,一方面,疫情對于人群流動、聚集的行業負面影響較大,諸如餐飲、電影、旅游等,交運、線下培訓等行業同樣受沖擊明顯,但作為剛需產業,疫情結束后或將迅速復蘇;另一方面,居家隔離帶來了另一些行業長線或短期受益。如游戲行業,《王者榮耀》近期創單日流水歷史新高;再如醫藥行業,居民健康意識提升,不論短中長期均有望受益。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表示,A股市場短期將由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發展所主導,參考港股春節前后的行業和風格建議,一是規避周期相關的行業或風格,特別是能源、建筑建材、地產和非必需消費等;二是金融行業相對抗跌,其中銀行的表現或好于保險與券商;第三,公用事業、醫藥以及科技等,或受疫情的影響較小。
東海基金也認為,若疫情拐點和復工逐步確認,建議加倉科技成長、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可選消費、建材等,提升倉位。
中金基金投資管理部副總經理蘭蘭也稱,疫情對部分醫藥公司短期及中長期影響偏正面,比如疾病診療方式及治療方案、居民消費習慣及消毒意識等;中長期來看,醫藥行業趨勢不變,優質龍頭企業的競爭力將會持續提升。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覃肄靈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