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總市值穩居全球第二 創業板十年發展含金量幾何?

股票總市值穩居全球第二 創業板十年發展含金量幾何?
2019年10月30日 21:53 第一財經

  原標題:股票總市值穩居全球第二,深交所創業板十年發展含金量幾何?

  10月30日是創業板十周歲生日,如果讓一個剛滿十歲的“小學生”和成年的境外小伙伴直接比較成績如何?

  結果是令人驚訝的。第一財經記者對比全球主要創業板市場發現,十歲的深市創業板股票總市值已經穩居全球第二,遠遠超過韓交所KOSDAQ、倫交所AIM、日交所JASDAQ和Mothers、港交所GEM等知名國際創業板,僅次于已經48歲的“壯年”納斯達克。

  當然,如果以全球最成功的納斯達克為標桿,創業板在上市公司數量、市值等硬指標方面,以及為科技企業直接融資、鼓勵新經濟、吸引全球企業上市方面還有不小的差距。

  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助理院長習超對記者表示,任何創業板的前十年都走得很艱辛,如果以前十年有限的成績去否定任何一個創業板未來的潛質,這是短視的。從環球的經驗來看,前十年是個坎,但前十年是未來往前邁的一個重要的基礎。

  遙遙領先的全球第二

  創業板十周年取得的成績到底如何?與全球創業板的對比或許能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

  根據深交所官網統計,截至10月30日創業板共有上市公司776家,總市值5.68萬億元,約為8000億美元。

  從上市公司的市值角度來看,深市創業板是當之無愧的全球第二,遙遙領先第三名韓國交易所KOSDAQ的2000億美元、倫交所AIM的1000億美元、日本交易所JASDAQ的800億美元和Mothers的500多億美元、多倫多交易所TSXV的300多億美元,以及港交所GEM的150億美元。

  同時,創業板的公司數量相比上述境外創業板并不占優勢,不及TSXV的1682家、KOSDAQ的1375家、AIM的879家。也就是說,創業板以有限的700多家上市公司來和其他創業板競爭,每家公司在二級市場的平均市值優勢更加凸顯。

  從行業發展來看,創業板的科創屬性也是成色十足,目前有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549家,占比70%,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208家、新材料82家、高端制造業80家、生物醫藥74家、節能環保58家、新能源23家、新能源汽車12家、數字創意8家、相關服務業4家。

  招商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姚爽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近十年來,創業板從無到有、自身發展增速非???。與納斯達克相比,行業的性質也比較一致,主要集中在TMT、醫藥和高端制造三個領域,從全球范圍來講這些領域都是產業趨勢發展的主要方向,從行業結構來講也是符合創業板自身的定位。

  研發投入方面創業板也有突出表現。據統計,十年來創業板公司平均研發強度超過5%,高于A股平均水平,735家公司擁有與主營相關的核心專利技術11.09萬項(其中3.72萬項是發明專利),697家公司擁有國際或國內領先技術,446家公司的產品、技術能夠實現進口替代,具有較強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

  成功的少數派

  全球創業板的發展曾在世紀之交掀起熱潮,中國的創業板建設也是1998年率先由成思危提出,并很快形成市場共識。

  融通創業板指基金經理蔡志偉表示,在2000年附近互聯網泡沫的時候,全球有70多個地方在搞創業板,但實際上真正成功的是少數,標桿也只有納斯達克,其他發展的也并不是特別的順利。

  習超總結全球創業板的發展經歷認為,一是從全球創業板經驗來看,成功的要遠遠比不成功的少,“境外成功的創業板,現在大家口口相傳、市場上予以充分認可的主要就是納斯達克加上倫敦的AIM。”

  二是從全球的經驗來說,創業板一開始就生活在主板的陰影下,任何的創業板都是開局不易、久久為功。

  對比全球其他創業板,深市創業板十年的發展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蔡志偉表示,中國的創業板是獨立板塊,具有相對獨立性,而不是轉主板的墊腳石,不是附屬關系。這保證創業板從一開始定位是相對高層次的,而不是低端、依附型的板塊。這促使優秀科創企業能長期留存在板塊內,而不像2017年改革前港交所的創業板,企業目標都是轉主板的。

  姚爽分析稱,創業板形成了突出的創新標簽和成長風格。據統計,創業板超過九成企業為高新技術企業,超過八成擁有自主研發核心能力,創新特征明顯。對應到具體的投資上,無論是做風格輪動的策略,或是做成長價值在估值、盈利增速的對比,都會想到以創業板指數為基準,可以說創業板已經成為成長風格的代名詞。

  姚爽還表示,創業板也催生了多元化的新興產業估值的方式。估值方面,以前市場可能主要看PE,但因為很多新興產業不太適用,市場估值的方法越來越多,可能更多地用PE、PEG,醫藥可能要用pipeline折現的估值方式。它比其他的板塊具有更強的估值彈性和波動性,所以在做策略的時候可以更好地實現風格輪動和策略多樣化。越來越多針對成長的研究和投資方法,也使整個市場越發多元化,這也是創業板給資本市場帶來的巨大的改變。

  追趕第一前路漫漫

  成為“中國的納斯達克”,市場從創業板提出時就對它擁有這樣的期待。但從前十年的發展來看,今天的創業板和納斯達克比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Wind統計顯示,截至10月29日納斯達克擁有近270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約為14.5萬億美元,約為創業板的18倍。另外,納斯達克還擁有151只中概股,最新市值總計3193.49億美元。

  更大的差距在于上市制度和全球科技公司的吸引力。納斯達克采用注冊制,并且通過市場分層形成了包括全球精選市場(Global Select Market)、全球市場(Global Market)、全球資本市場(Capital Market)在內的多層次市場,以更好地應對全球上市資源的競爭。

  “可能市場唯一的遺憾是,一些規模較大的科技類公司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在創業板上市?!币λ硎尽?/p>

  安信證券投資銀行執行總經理韓志廣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創業板并沒有達到“中國的納斯達克”。目前創業板還是審核制,對公司的盈利、規范程度都有比較嚴格的要求,而且跟主板、中小板沒有實質區別。這與現實情況有密切關系,比如十年前直接走納斯達克模式的話,市場可能消化起來也比較難。

  納斯達克的注冊制也讓市場更具活力。蔡志偉表示,創業板在退市制度標準的嚴格程度不及納斯達克,由于退市程序上有暫停上市、恢復上市等環節,退市時間冗長。而納斯達克的退市率大概8%左右,近10年上市公司數量變動不大,保持在3000家左右,平均每年200家上市、200家退市。

  當然,必須看到創業板剛剛十歲,而納斯達克已經經過了近50年的發展才取得今天的成就。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表示,把創業板和現在的納斯達克做比較是有失公平的,納斯達克也不是十年建成的。納斯達克自1971年2月8日建立,前十年并不特別出彩,到90年代納斯達克才進入發展的黃金時期,這和新興產業周期和策源地有關,而且納斯達克在發展中也經歷過互聯網泡沫等問題。

  納斯達克也不是一天建成的,1980年以來先后7次調整內部分層及上市標準,并提供特別豁免權,滿足經濟發展、產業升級、企業融資多重需求。納斯達克樹立了一個全球創業板市場發展的標桿,現在全球第二的創業板繼續前進,面臨的必然有來自第一的挑戰,當前注冊制的改革方向就是創業板追趕第一的一個契機。

  “總體來說創業板前十年還是有一定成績的,從中長期看伴隨著中國產業轉型升級和相關市場制度進一步完善,中國可能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尤其是智能化時代的引領者,創業板未來應該會有更好的發展。”陳果進一步表示。

責任編輯:王帥

創業板 深交所
相關專題: 創業板十周年專題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1-06 三達膜 688101 --
  • 11-06 指南針 300803 --
  • 11-05 聯瑞新材 688300 --
  • 11-05 貝斯美 300796 14.25
  • 11-05 矩子科技 300802 --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