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一行業,中企10年增長近3倍 日企陷入苦戰
參考消息網9月24日報道 日媒稱,在世界的國際承包商行業,中國企業正在提高存在感。美國《工程新聞記錄》周刊(ENR)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在2018年海外銷售額巨大的全球最大250家國際承包商榜單中,中國企業的銷售額占到全體的四分之一。從10年前開始中國企業在這一領域開始持續增長,增長到近3倍的規模。特別是在非洲和亞洲市場的增長很明顯。另一方面,日本企業則減少了約兩成,日本的基礎設施出口處于嚴峻的狀況。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9月23日報道,ENR統計的是企業在所在國及地區以外的海外市場的銷售額。
報道稱,ENR統計顯示,世界最大的250家國際承包商整體的2018年海外營業收入達到4869億美元(1美元約合7.1元人民幣)。其中,中國企業達到76家,銷售額達到1189億美元,市場份額為24.4%。但在2008年時,中國企業為50家,銷售額只有目前的三分之一左右,市場份額也僅有11%。
報道指出,中國通過“一帶一路”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經濟援助。從市場份額來看,中國企業在非洲的份額高達六成,在亞洲也占到四成。按領域來看,在交通、發電設備和工廠領域,中國企業分別占據銷售額的首位。
實際上,圍繞亞洲的鐵路基礎設施出口,中國企業贏得訂單競爭的情況顯著。例如圍繞馬來西亞東岸的鐵路,2019年4月中國與馬來西亞政府就重啟達成協議,建設由國有企業中國交通承擔。該公司2018年在海外的銷售額達到227億美元,在ENR的統計中排在第三位,在中國企業中排在首位。
報道稱,面對不斷增長的中國企業,日本企業陷入苦戰。在銷售額排在前50的企業中,日本只有日揮和千代田化工建設等專業國際承包企業、以及建筑商大林組和鹿島等4家。在前250家之中日本企業僅有11家,銷售額為196億美元,占整體的比例為4%。而在10年前是6.3%。
另一方面,歐洲企業也表現強勁。2008年排在第九位的歐洲工程企業TechnipFMC在液化天然氣(LNG)領域獲得訂單,參與了2018年啟動生產的英荷殼牌石油主導的澳大利亞海域大型海上LNG成套設備的建設,在2018年也維持在第十一位。
特別是名列250強榜單首位的西班牙ACS集團,2011年向德國黑爾夫曼兄弟建筑股份公司的出資提升到50%以上,通過并購擴大了規模。通過價格競爭實力獲得了全球的交通、高樓建設等訂單。
報道指出,在規模上增長乏力的日本國際承包商具有優勢的是石油和石油化學產品、LNG成套設備。日揮和千代田化工自10年前起在該領域進入前十。不過,2017年在這個領域首次有中國企業進入前十,很難說日本企業處在高枕無憂的局面。
《日本經濟新聞》稱,2018年日本一家國際承包商的技術人員在看到中國企業建設的石化聯合工廠之后感到吃驚。這是因為石化聯合工廠是用于石油冶煉和石油化學產品的生產設備,建設通常需要4年時間,但中國企業在兩年內完成。這位技術人員表示,“技術實力已經不會成為差異化的因素”。業內人士認為,在包括日揮和千代田化工在內,全世界只有四五家企業具有建造能力的LNG領域,中國企業也有可能進入。
報道認為,中國企業在國內具有巨大需求,容易積累成本削減和建設經驗。此外還有通過向訂單國融資獲得訂單的情況。
報道指出,千代田化工等在美國建造的LNG成套設備的完工遲緩,導致了巨大損失。日本企業如何在發揮優勢的同時實現業務多元化,提高盈利性?由于無法在規模上抗衡,需要進一步努力,比如與跨界企業的合作等。
責任編輯:覃肄靈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