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陽即景圖》[明]陸治
《龍舟奪標》[元]吳廷暉
《端陽景圖》[清]余樨
龍舟競渡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特色民俗活動。《荊楚歲時記》云:“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人傷其死,故命舟楫拯之。”每年端午節,楚地紛紛舉行龍舟競渡活動,以紀念屈原,后來逐漸演變成為民間的一項重要的端午節俗活動。
《龍舟奪標》圖中有三艘龍舟在河中競渡,中間的龍船裝飾華麗,舟中設有一亭,亭內有許多人在觀看比賽;前后兩舟則彩旗飄飄,鑼鼓喧天,舟上的參賽選手,跟隨鼓聲的節奏指引,奮力劃槳。溪流兩旁,林霏朦朧,侍衛儀仗游行其間;觀賽的百姓,或立或坐,歡呼雀躍。遠處群山連綿,云遮霧繞,山腳下一處古剎隱于叢林之中,又給人以幽靜之美。畫中線條有如游絲般細致柔和,人物精密生動,龍舟工整華麗,真實地表現了端午龍舟競渡、觀者如云的場景。
北宋詩人黃庭堅在《謝張仲謀端午送巧作》中有一句詩為:“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南宋詞人吳文英《隔浦蓮近·泊長橋過重午》有“榴花依舊照眼”句,元代詩人袁桷《客中端午簡善之》有“海城紅憶石榴新”之詠。蜀葵多為紅色,原產于四川,因它于端午節前后開花,故又得名“端午花”。蜀葵的花和葉,具有解毒散結的功效,外用可以治癰腫瘡瘍。所以,蜀葵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作用,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除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外,還在家中的瓶中插蜀葵。由此可見,萱草、石榴、蜀葵,均為端午節的標志性花草。
《端陽即景圖》所畫即是端午節時陸治親手所植花木的芳姿。圖中的湖石是背景和襯托,故僅用淡墨干筆渲染造型,復加以苔點,頗顯意趣;而萱草、蜀葵、石榴等花葉,均以勾花點葉法重點刻畫;野草灌木則直接以沒骨畫法用色彩點染寫出,顯得生趣盎然。
任頤的《端午圖》,以直立的艾草、菖蒲、蜀葵為主要表現對象,以地面上擺放的枇杷、蒜頭為輔。圖中物象,皆與端午習俗有關。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具有驅蚊蟲之功效。每至端午節,人們將新采的艾條插于門楣上,或將艾草捆扎為似人似虎的形狀,懸掛在屋檐下,或置于屋中,以驅蟲避邪。
“五月江南碧蒼蒼,蠶老枇杷黃”,枇杷是端午節前后的時令水果。在江南一帶,過端午節不僅要吃粽子,還要吃枇杷。
大蒜自古就是天然殺菌劑,有“天然抗生素”之稱。在湖南、河南、浙江等地,端午節這天,人們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作為端午節早餐食用。
清代畫家余樨所繪的《端陽景圖》,以挺秀細潤的筆法,將菖蒲、蜀葵、豆娘、蟾蜍和青蛙等動植物生動逼真地刻畫出來,一派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
端午與蟾蜍淵源頗深。清代《吳越風土錄》記載:“端午日,藥市收癩蛤蟆,刺取其沫,謂之‘蟾酥’。為修合丹丸之用,率以萬計。”明代的《帝京景物略》載:“(五月)五日,南太醫院官,旗物鼓吹,赴南海子捉蝦蟆,取蟾酥也。”可見端午捉蟾蜍的習俗不僅流行于古代民間,連皇家也不例外。據說蟾酥可用來解毒,治瘡瘤疙瘩。現在我國一些地區還保留著這一習俗。
圖上方所繪乃兩只豆娘,有人誤認為是蜻蜓。古代端午節這天,江南一帶的婦女有佩戴豆娘頭飾的風俗。它是用絲絹等材料做成仙、佛、蟲、魚、百獸之形,或八寶群花之類,固定在金銀絲或銅絲金箔支架上,插于婦女發髻上。其源一說來自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民間采集艾草扎成人形掛在大門或房門上,認為可辟毒氣)的別樣形式。根據《清嘉錄》引《唐宋遺紀》的記載,江淮一帶的婦女在端午節這天要在發髻插上豆娘頭飾,以起到驅邪辟疫之作用。 《光明日報》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