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常態化運行首日 私募基金重現套利投資策略

股指期貨常態化運行首日 私募基金重現套利投資策略
2019年04月23日 01:32 21世紀經濟報道

  股指期貨常態化運行首日 私募基金重現套利投資策略

  本報記者  陳植  上海報道

  “如今股指期貨日內過度交易、交易保證金與手續費,幾乎恢復到2015年股市大跌前的狀況。”4月22日,一位國內量化投資私募基金合伙人感慨。

  這也讓他決定重啟一個封存逾3年的市場中性量化投資策略。

  他表示,這個市場中性量化投資策略曾在2015年股市大跌期間創造約3%的正回報,且凈值波動率低于6%(遠低于當時股指跌幅逾30%)。但由于相關部門對股指期貨限倉導致期指貼水率驟增,上述市場中性量化投資策略因無法盈利而被迫封存。“如今我們希望它能帶來年化4個百分點的額外超額收益,進一步提升私募基金的業績增長空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方了解到,持類似憧憬的私募基金不在少數。在上周五相關部門決定對股指期貨常態化運行后,他們都在考慮加大基于股指期貨的量化投資策略研發與投資力度,力爭更高的無風險套利收益。

  “這將有助于股指期貨交易流動性進一步增加,最終為海外資金加倉A股創造良好條件。”4月22日,一位熟悉相關政策的人士透露,對眾多歐美主動投資型基金而言,股指期貨是他們對沖持股風險的重要工具,甚至一個國家股市是否擁有交投活躍的股指期貨,儼然成為他們是否持續加倉這個國家股票的重要評估依據之一。

  在他看來,隨著股指期貨恢復正常化,相關部門可能會先允許社保基金、商業銀行、保險基金等境內金融機構先參與股指期貨市場投資,再允許海外機構能通過QFII、RQFII、滬股通、深股通等渠道參與進來。

  “一旦股指期貨最終對外資放開,將成為海外資金持續加倉A股的新助推器。”前述這位人士直言。

  中信證券研究院發布最新報告顯示,年初至今流入規模最大的三個主體分別是私募基金(2437億元)、杠桿資金(2251億元)和公募基金(1845億元)。預計未來年內增量流入規模最大的三個主體分別是外資(5241億元)、股票回購(1151億元)和保險資金(800億元)。

  “不過,外資流入額能否突破5000億元,很大程度取決于A股市場是否提供足夠多的風險對沖工具幫助他們化解A股持倉風險。”上述私募基金經理認為。

  重啟量化投資策略

  “上周五,相關部門給股指期貨大常態化運行后,當晚我們幾位合伙人就一致決定重啟上述市場中性量化投資策略。”上述私募基金合伙人告訴記者。

  這個市場中性量化投資策略的最大特點,就是跟蹤股指與股指期貨之間的波動相關性是否突破合理區間,一旦突破合理區間,它就通過程序化交易進行反向交易博取其中的價差套利收益。但是,這個投資策略能否創造理想的無風險套利收益,很大程度依賴于整個股指期貨市場是否具備較高的流動性讓量化投資策略得以順利獲利退出。

  2015年相關部門對股指期貨限倉,一度導致整個股指期貨出現15%-20%的貼水率,令這個量化投資策略根本無法盈利(即股票持倉收益需超過20%才能取得正回報),最終迫使他們不得不封存這項投資策略。

  他回憶說,盡管過去兩年相關部門對股指期貨限倉進行了三次放寬,大幅壓縮了股指期貨貼水率,但他們內部的模擬投資模型顯示上述量化投資策略仍無法取得理想回報。

  “上周五股指期貨恢復常態化運行(第四次放寬交易規則)后,我們模擬投資模型意外顯示它有機會獲得正回報了,一下子把我們樂壞了,馬上決定重啟這個量化投資策略。”他坦言,其實基金內部還有更長遠的打算,若這項量化投資策略能實現年化6%的無風險正回報,他們就打算以此作為“底層資產”發行相應的資管產品,進一步擴大資產管理規模。畢竟,上周末多家FOF與資管機構也找到他們,討論上周五股指期貨恢復常態化運行后,是否有機會創造新的量化投資策略進行資產分散配置。

  但他坦言,目前整個私募基金內部對利用股指期貨進行投機交易依然持謹慎態度。因為他聽說盡管股指期貨交易恢復常態化,但相關部門仍對股指期貨投機交易(利用股指期貨押注股指單邊大幅漲跌的投機交易)持從嚴監管態度。

  多位私募基金經理也向記者透露,4月22日加倉股指期貨空倉的私募基金并不多,主要是一些私募基金因此前股市大漲而將股票倉位增加至80%以上,需要適度增加股指期貨空倉對沖較高的持倉風險,但這其實屬于“套保”策略的一部分。

  “基于上周五股指期貨恢復常態化運行,更多私募基金將主要精力放在研發最新的量化投資策略,令自身投資策略更顯差異化,進而提升自身的抗風險能力。”一位國內大型私募基金負責人向記者坦言。

  掃清海外機構加倉“顧慮”

  在上述國內大型私募基金負責人看來,股指期貨恢復常態化運行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通過提升股指期貨交易量與流動性,為引入海外機構參與股指期貨投資做準備,進而打消海外機構持續加倉A股的顧慮。

  “尤其是主動投資型海外投資機構,若沒有股指期貨等風險對沖工具,他們投資A股的實際資金規模將受到很大的制約。”4月22日,一位美國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經理向記者透露。此前,他聽說多家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打算將A股投資比重增加至5%,但由于他們尚未獲準參與股指期貨,且境內股指期貨流動性偏低,因此基金投資委員會將A股投資比重降至2.5%,且這部分資金主要以跟蹤MSCI中國股市指數進行被動投資為主,導致他們投資A股的交易策略大幅受限,也沒有動力持續加倉A股。

  “因此這些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也在密切關注中國股指期貨恢復常態化運行的最新進展,以此判斷引入多元化交易策略的時機是否來臨。”他認為,目前而言,過去兩年股指期貨限倉規定持續放寬,都取得不錯的成績。比如2017年2月股指期貨限倉規定第一次放寬后,股指期貨貼水狀況得到明顯修復,同年9月股指期貨限倉規定第二次放寬后,股指期貨與股票現貨之間出現過短暫的正基準,讓量化投資策略重新擁有獲取正回報的機會,去年12月股指期貨限倉規定第三次放寬后,股指期貨出現較大的正基差,令成交量得以持續回升;如今股指期貨限倉規定第四次放寬恢復常態化運行后,股指期貨基很可能出現小幅升水貼水互現,讓他們看到多元化量化投資策略獲得理想回報的可能。

  在上述人士看來,不排除相關部門會在恢復股指期貨常態化運行后,先允許社保基金、商業銀行、保險基金等境內金融機構先參與股指期貨市場投資,等到時機成熟,再向海外投資機構放開。

  “這有助于股指期貨成交量進一步提升,打消海外機構對股指期貨流動性不足的顧慮,但更重要的是,這也是基于防范金融市場系統性風險的考量。”他指出,不少新興市場國家金融衍生品市場的海外資金占比較高,且擁有極強的定價話語權,因此海外機構決定集體離場或一致沽空,就會導致這些國家股市劇烈動蕩下跌。因此讓境內金融機構擁有股指期貨市場較高的定價話語權,對維持國內金融市場穩定有著重要意義。

  (編輯:馬春園,李伊琳)

責任編輯:李鐵民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4-30 寶豐能源 600989 --
  • 04-30 鴻遠電子 603267 --
  • 04-25 新城市 300778 27.33
  • 04-24 日豐股份 002953 10.52
  • 04-23 有友食品 603697 7.87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