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一季度財政收入增速普遍回落 二季度減稅大潮開啟將加大收支矛盾
陳益刊
[西部省份財政收入形勢也較為嚴峻。貴州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滑5.2%,這十分罕見,去年一季度貴州同比增長13.4%。]
財政收入是判斷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的一個重要指標,其中稅收收入更是經濟“晴雨表”。第一財經記者查閱各省份今年一季度財政收支情況發現,各地財政收入尤其是稅收收入增幅普遍回落,包括經濟活躍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一些財力雄厚的東部省份,而貴州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滑5.2%。這一情形在近十年中少見。
盡管產業結構、經濟發展情況不同,各地財政收入增速快慢不一,但增速回落的共同原因之一是經濟下行大背景下受到減稅降費的影響。
隨著2萬億元減稅降費主要政策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正式實施,財稅專家預計,地方財政收入將受到更大沖擊,地方財政收支矛盾將更加突出。為了緩解財政收支矛盾,地方將多渠道增加收入,壓減不必要的支出,過緊日子。
財政收入增速回落明顯
財政收入不斷做實和提高質量后,成為市場觀察經濟運行的非常關鍵的指標。由于東部省份貢獻了全國一半以上的財政收入,因此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首先,從北上廣深的財政數據來看,無一例外,一季度四地財政收入增速紛紛回落,保持低速增長。
具體來說,北京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2.1%,增幅同比回落3個百分點;上海市同比增長3.3%,增幅同比回落2.9個百分點;廣州市同比增長3.3%,增幅同比回落7.2個百分點;深圳同比增長5.7%,增幅同比回落1.6個百分點。
東部財政實力雄厚的江蘇財政收入增速也明顯回落。一季度江蘇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7.2%,增幅同比回落3.5個百分點。其中一季度稅收收入同比增長5.9%,增幅回落更是高達12.6個百分點。
浙江和河北的一季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均高達13%,遠遠高于其他省份的平均增速,其中河北的增幅比去年同期還有所增加。但最為核心的稅收收入增幅浙江回落了3.4個百分點,河北則比去年同期大幅回落了15.5個百分點。
中部不少省份也面臨同樣的情況。比如,湖南一季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3.15%,雖然增幅較同期略有回升,但稅收收入同比增長僅1.7%,增幅同比回落高達約19個百分點。
西部省份財政收入形勢也較為嚴峻。四川省財政收入是西部省份中規模最大的,一季度四川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8.2%,增幅比上年同期低3.9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增幅較上年同期回落10.2個百分點。
重慶一季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2.7%,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6.4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增速更是較同期回落9.4個百分點。
此外,貴州省一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5.2%,這十分罕見,去年一季度貴州同比增長13.4%。
財政部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28318億元,同比增長6.8%,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了2.3個百分點,是近十年來同期數據的第二低位。
減稅降費疊加經濟下行
為何地方財政收入增速普遍放緩?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稅收增長是以經濟增長為基礎,經濟增速放緩是導致地方財政收入增速放緩的關鍵原因。
2018年一季度,全國經濟增速為6.8%,今年一季度這一數字同比回落了0.4個百分點至6.4%。
除此之外,遼寧大學地方財政研究院院長王振宇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減稅降費力度加大也是地方財政收入增速下滑的重要原因。當然各省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不一,受前期收入基數等因素影響,各省收入放緩情況也會有所不同。
施正文分析,四大減稅政策影響了一季度地方收入,包括去年5月1日實施的增值稅減稅政策,這體現在今年一季度增值稅收入增速放緩;今年1月1日全面實施的個人所得稅減稅政策,帶來個稅收入負增長;地方政府今年1月1日實施的減半征收“六稅兩費”(即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耕地占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政策。“六稅兩費”收入占地方財政收入比重較大,因此地方財政收入直接減少;最后還有今年1月1日起,針對小微企業實施的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優惠政策。
施正文還表示,除了減稅降費政策力度加大外,在征管方面,稅務部門將減稅降費作為一項任務在落實,從財政收入減收上也能體現減稅費政策落地有成效。
第一財經記者近期跟地方稅務官員交流時發現,減稅降費的確已經不再是一項宏觀經濟政策,稅務干部通過優化服務來確保減稅降費政策真正落地。
收支矛盾如何解決
從各地披露的一季度的月度數據來看,財政收入增速放緩呈現逐月加大趨勢。比如,四川今年1至3月收入同口徑增幅分別為9.5%、8.5%、8.2%。
而真正的減稅大潮4月份之后才開始。今年2萬億元減稅降費政策核心是增值稅減稅和社保降費。其中,4月1日增值稅稅率大幅降低,5月1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率正式下調。
“這意味著第二季度開始,地方財政收入增速將進一步放緩,收支矛盾會進一步加大。”施正文說。
當然除了一般公共預算之外,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逐漸降溫,土地溢價率下降,地方政府依賴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也呈負增長(一季度下降約10%),一些地方財政壓力加大。
不少地方財稅部門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今年出臺的減稅降費政策對地方財政收入沖擊非常大,地方收支矛盾前所未有。
從一季度財政數據來看,同一個省份下地方財政收入減收形勢差異較大,因此減稅降費后傳導給地方的壓力也不同。
比如,重慶市下轄的39個區縣中,某區縣一季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高達約45%,某區縣下滑約37%;江蘇省下轄的13個城市中,收入增速也從1.7%至12.9%不等。
地方為了緩解收支矛盾,一大策略就是加快發行地方政府債券來籌集收入。
財政部數據顯示,一季度發行地方政府債券14067億元,而去年同期為零。這筆錢地方政府主要用于在建項目,重點投向棚戶區改造等保障性住房、鐵路、公路、城鎮公共基礎設施、“三區三州”等重點地區脫貧攻堅,以及污染防治、鄉村振興、水利等領域重大公益性項目。
除了加快發債籌資外,地方政府一般也會通過培育稅源,優化營商環境,加強征管打擊逃漏稅行為,確保財政收入應收盡收。
施正文表示,地方政府也會動用自己的存量利益,通過增加國企利潤、加大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來籌集收入從而應對減稅沖擊。
對于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應對減稅降費沖擊需要依賴中央財政轉移支付。
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郝磊表示,今年中央加大對地方轉移支付力度,增強地方財政保障能力。2019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安排75399億元,增長9%,是近年增幅最高年份之一,增量為歷年最大。
責任編輯:李鋒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