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牡丹江曹園案暴露出哪些問題?罰款過低且涉嫌以罰代刑
文 | 翟瑞民
牡丹江曹園違法占地案被媒體曝光后,當地政府成立的聯合調查組處置迅速。據央廣網報道,曹園的所有者是黑龍江曹園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其法定代表人曹波及其項目經理已經被刑事拘留。調查組還承諾,將確認曹園違法占地、毀林、建設的具體面積、數量,盡快盡早地拿出調查結果和處理意見,向媒體和社會公布。
此事發展到這一步看似取得了一個不錯的結果,未來等待曹園的,可能不止是公司負責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這個耗時多年花費巨資建設的莊園,大概率已避免不了被強制拆除的命運。不過,當地政府及時調查追責,并不能消除人們對曹園違法占地案背后監管失職的質疑。諾大一個莊園,怎么就能違法十年依然能堂而皇之建起來呢?
數百畝國有林地遭毀,違法占地建設持續十余年,相關部門為何沒能及時發現并有效制止?據央廣網報道,實際上當地國土資源部門也曾動用行政手段出面制止,但是行政處罰的結果是只有罰款而沒有拆除建筑恢復林地原貌。
據相關行政處罰文書顯示,牡丹江市國土資源局于2009年、2015年、2018年對曹園未經批準違法占地建設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查處的違法占地面積分別是7000平米、5736平米、2367平米,按照每平米5元的標準進行處罰,并責令其自行拆除。三次行政處罰下來,罰款共計7萬5千多元。
是的,三次處罰一共罰款7.5萬元。這是不是搞笑呢?你不要說怎么才罰這點錢,幾乎連“罰酒三杯”都算不上,這和違法帶來的收益相比太低了。其實,按照《土地管理法》規定,違法占用林地的罰款標準上限只有每平米30元。而按照《黑龍江省國土資源廳土地資源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基準》,對于曹園這種“未經批準或騙取批準,或者超過批準數量,非法占用土地的”,處以每平方米5元的罰款也是有法可依。
近年來,國內違法占地案件頻發,處罰標準過低確實是個不斷被提到的老大難問題。曾有地方國土資源部門工作人員抱怨,違法占地的處罰標準太低,是違法占用土地頻繁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也增加了執法人員的執法難度。但是,法律規定跟現實脫節需要修改了,那是法制部門和人大會議需要及時應對的,對于執法部門來說,不能因為處罰標準過低就執法不作為,更不能為自己的監管失職開脫。
實際上,《土地管理法》也規定,拒不停止違法行為、侵害群眾權益、造成較大社會影響的,還可處以每平方米30元的罰款;還規定,對違法占地繼續施工的,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有權制止,不自己拆除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費用由違法者承擔。
對于這些條款,可以發現牡丹江當地執法部門并沒有窮盡執行,對于曹園的違法占地行為也僅僅停留在了“以罰代管”“以罰代拆”甚至“以罰代刑”。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也有規定,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農用地,改變被占用土地用途,數量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農用地大量毀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在牡丹江市自然資源局官方網站上,關于2018年土地執法結果通報中,對于涉及曹園的牡國土資監罰【2018】37號行政處罰決定書,處罰結果顯示為“拆除未履行,罰款已繳納”。可以在曹園方面繳納罰款后,土地執法機關對此就沒有了下文,要不是媒體捅出來這個“大簍子”,說不定下一份行政處罰決定書又會只是罰款了事。
此前有明白人對類似違法占地案指出,國土部門不斷下發處罰決定書,白紙黑字看起來似乎是依法行政,各項程序完備,但細細梳理會發現,這種“文書式執法”只是做做樣子,不敢硬碰硬,執法窘態顯露無遺。所以我們也有必要追問,牡丹江執法部門沒能執法到底,到底是懶政不作為,還是說因為違法一方的后臺太硬或者“保護傘”還在罩著?
而且一邊是違法建設,一邊是招商引資。可以看到,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官方網站2015年曾發布該項目招商引資信息顯示,曹園項目建成后,年營業收入約為1.83億元,年利潤8000萬元,投資回收期15年。
在曹園事件中,監管部門互相推諉扯皮的行事作風并非單例,如果僅僅是一個部門因為執法不作為放任了違法行為的蔓延,那追究問責起來倒也好算賬,但是,如果集體性的或者普遍性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那就是涉及整個行政管理生態的問題了。
責任編輯:賈兆恒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