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一張榜單盡顯中國經濟的“大事”與“大勢”! “2018十大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火熱進行中!【點擊投票】Pick你心目中的商業領袖
中國大規模減稅的盤子到底有多大
12月19日至21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推動更大規模減稅、更明顯降費,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12月20日,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孫瑞標亦稱,將研究推出新一輪更大規模、實質性、普惠性的減稅降負措施,進一步促進稅負公平。他沒有透露正在研究中的減稅降負將可能達到怎樣的規模。此前市場一度傳言,中國正計劃推出五萬億元的減稅措施。
五萬億的說法或許并不靠譜。與此同時,對于中國是否仍有更大的減稅空間還有頗多爭議。比如有論者認為,財政支出剛性導致中國事實上并不存在大規模的減稅可能;也有觀察者堅持,將增值稅率調降若干百分點,以及社保稅率的降低都有現實操作空間。
單就減稅談減稅,難免各說各話。問題的實質是,中國大規模減稅的盤子到底能有多大?或者換個角度看,大規模減稅到底意味著什么?
在財政收支規模大體穩定的情況下,要想減稅,要么通過增加赤字的方法,要么就要堅決地將開支減下來。過去幾年,中國赤字率持續提高,事實上也考慮到了減稅的因素。增加的赤字部分對于減稅是一個很大的支撐。最近關于中國是否仍有條件提高赤字率的討論,或許可以看做這次減稅大討論的注腳——一些研究者主張,中國赤字率可以而且應該突破3%。赤字規模的增加可以填補減稅留下的財政開支缺口,也為持續減稅提供必要的騰挪空間。
提高赤字率,進而為減稅創造條件,隱含的前提仍然是財政支出的剛性。所謂剛性,即是這筆開支相對固定,而且每年按照一定比例增長。中國很多地方的財政是吃飯財政。一些財政相關人士認為,明年減稅效應將進一步釋放,而經濟下行壓力不減,再強調大規模減稅,很可能加劇一些地方的財政困難。更何況,一些地方顯性或者隱性債務負擔已經很重。綜合考量,這種顧慮并非沒有道理。
不過我們認為,值得討論的恰恰是這種財政支出的“剛性”。如果不提高赤字水平,中國到底能夠釋放出多大的減稅空間,實際上是由這種“剛性”決定的。追根問底,求解減稅難題要看的是,在保證財政各項基本開支的情況下,中國財政開支的伸縮空間有多大,或者說,這塊“剛性”的毛巾到底能擠出多少水?
這是弄清楚減稅空間或者能力大小的關鍵。當然,這筆賬不好算。因為沒有哪個部門會認為自己的開支是有彈性的,或是可以縮減的——在他們眼中,這種開支的增長反而是一種剛性。實際上,我們也很難拿出確定的答案。不過僅僅從歷年國家審計署和地方審計部門的審計報告來看,各種跑冒滴漏,各種財政資金趴在賬上無人問津的情形,恐怕都足以說明,這里面有得擠、有得壓。
這些年從中央政府到各地方政府,一直在推動簡政放權,削減各項行政審批事項?!昂喺毕騺砼c“精兵”相對應,我們削減了那么多審批事項,為何未見人員有大的變動?歷經幾輪機構改革之后,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建設一個“小政府”,是否可以認真理一理,哪些機構的存在并無價值?哪些冗員可以裁撤?更進一步,財政供養的人口規模是否可以縮減?
就此而論,實現更大規模的減稅,要完成的絕非一道簡單的算術題。往大里說,它是財稅體制機制整體改革的一部分。不討論中央和地方的財權事權的劃分,僅僅預算編制和審查環節有所改進,也能夠否決一部分原本就該減下來的支出——事實上我們很少看到這樣的情形。而在新的機構改革方案漸次落地的過程中,是否能夠在“簡政”的基礎上“精兵”,對削減不合理的財政開支,壓縮預算規模,有更重要的價值。
責任編輯:張國帥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