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一張榜單盡顯中國經濟的“大事”與“大勢”! “2018十大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火熱進行中!【點擊投票】Pick你心目中的商業領袖
法制日報四問ofo:我們的押金到底去哪了?
朱琳、張雪泓、馬樹娟/法制日報
作為共享單車行業寡頭ofo小黃車的出現解決了大家“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一度成為共享經濟領域的弄潮兒。
然而,從今年年初開始,關于ofo的“壞消息”卻接踵而至,先是ofo從多個海外市場撤出,又頻繁曝出資金鏈緊張,拖欠鳳凰自行車貨款6815萬元,騰退辦公場所,一年裁員三分之二等,甚至有消息傳出ofo為了給員工發工資,將單車作為資產抵押給了阿里巴巴。
直至如今,ofo到了連押金都退不出來的局面。
這到底是腫么了?難道ofo徹底“涼涼”了?
最近幾個月來,ofo用戶退押金難的傳聞從未消停過,要么是找不到退款按鈕,要么是客服電話長期無人接聽,要么是退款時間太長。
直到近日,這種退押金潮不但沒有退去,反而呈爆發式增長,在ofo北京總部出現幾百人排長龍退押金的情況。
12月17日,ofo官方微博回應退押金事件:
據了解,12月19日下午,ofo創始人兼CEO戴威也發布內部信,稱ofo活著才有希望,不會逃避責任,將為ofo的每一個用戶和欠著的每一分錢負責。
雖然ofo承諾會處理好退押金事宜,但很多用戶依然擔心押金退不回。
12月19日下午,《法制日報》記者來到ofo總部所在的中關村互聯網金融中心,看到有百余人在排隊退押金,大廈門前還放置數個自助退款流程易拉寶。工作人員在現場發放手機退款說明,稱現場也是掃碼排號,沒有任何特權。
王先生告訴記者,他上午11點就來了,此刻已經排隊三個小時,“我要退還的押金是199元,上周來現場,辦公人員承諾三個工作日就能到賬,但遲遲沒有。我用手機退款后顯示排到了900多萬名,這得猴年馬月能退上?”
ofo北京總部門前百余人在排隊退押金
用戶按照退款流程用手機操作退款
ofo發放的自助申請流程
19日,記者試著用手機在線上將ofo的99元押金退回,微信小程序顯示不支持退押金需下載使用ofo小黃車APP。
記者又登錄ofo小黃車APP,再次選擇退押金,頁面顯示,自2018年12月18日起,若要退款需要核實并排隊退款,需要輸入姓名和支付寶賬號。比起交押金時的秒入,退押金可謂大費周章。
隨后,記者看到自己已經排隊排到1000多萬名之后了。
有網友調侃,這可能是目前人生中最長的一次排隊。
還有的說,這個冬天不冷了,畢竟1000萬人都擠在一起呢。
當記者問為什么不按原支付方式退款時,工作人員稱最近退款用戶太多,原路退款怕發生遺漏,并稱這是專門為了退押金開發出來的流程,只用了40分鐘。
記者再次詢問開發app這么快,退款為什么做不到這么快時,工作人員稱押金受政府監管,不能想退就退,并稱公司正常運轉,ofo沒有破產也沒有倒閉,“數字每天都在變化,會向前推進,證明前面的人在退款,我們既然開通手機退款通道就是我們的誠意,如果您已經到排隊這一項了就耐心等待?!?/p>
2014年,ofo最早創立時押金為99元,自2017年6月起,ofo的押金漲至199元,如果以99元計算,ofo需退還用戶押金近10億元;如果以每人199元計算,ofo則需要退還用戶押金超20億元。而2017年11月,ofo創始人戴威稱用戶已超2億,因此退款人數或許還將上漲。
當記者想要進入ofo總部樓層時,被工作人員制止,在表明身份并提出采訪要求時,ofo市場部工作人員提出,發一份采訪函及提綱才行,于是記者按要求開具采訪函列好提綱發給ofo后,經多方努力,但截至發稿前,仍一直未能聯系到其相關負責人回答有關問題。
雖然沒有聯系到ofo的負責人,但是出于對網友擔心的考慮,《法制日報》記者梳理了關于退押金大家最關心的幾個問題,并采訪了三位不同領域的專家,進行分析。
對話人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授 蘇號朋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秦希燕聯合律師事務所主任 秦希燕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
《法制日報》記者 朱琳
一問,我們的押金到底去哪了?
秦希燕
ofo押金去向存在以下幾種可能性:
第一,用于擴大再生產。ofo為了急速占據市場,進行了大量的生產,甚至達到一夜間“泛濫”的地步,這都與自行車生產商簽訂了大批量的生產合同有關,這是押金的一部分流向。
第二,車輛的經營維護。為了搶占市場空間,ofo一進入市場就采用低成本迅速擴張模式,通過大量投放造價低廉的單車占領市場。然而這樣野蠻擴張的模式到了后期,大量的車輛需要維護,包括單車的維修、為停放在規定的區域而支付的人工成本、運輸成本等。ofo是一種線上與線下結合的產品,還需要線上系統的升級,尤其是在用戶量爆增階段,對系統的運行要求是比較高的,ofo用戶的押金就變成平臺運維的資金。
第三,企業內部管理費用支出。為了加大發展,ofo招募了大量的人員,企業內部管理費用上的支出也是相當大的,比如,2018年1月ofo員工數量至少在3000人以上,僅員工成本都是巨大的。
第四,宣傳營銷支出。ofo的廣告造勢也是非常洶猛的,在宣傳營銷上肯定也需大量費用。
第五,可能存在的內部資金侵吞。ofo在融資過程中曾一度超過其經營所需資金,容易滋生內部的資產侵吞行為。
二問,為何退押金這么難?
蘇號朋
退押金難可能存在兩個原因,一是經營者不想退,二是沒錢可退。
第一,從ofo設置的退押金程序可以看出,交押金很容易,但是退押金的程序要復雜得多,這其實屬于一種變相的刁難,違反誠信經營的精神。
第二,客觀上,企業很有可能沒錢可退。簡單分析一下,共享單車押金的特點是一個單車可能承載很多份押金,這和傳統的一對一的押金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借一本書就對應一份押金,但一輛共享單車可以對應20多份押金,遠遠高于單車本身的價值,這就使得平臺押金變成了融資的手段。
同時,對企業的監管出了問題,沒有明確規定押金一定不能動用,因此企業一定不會放過這樣一筆巨大的財富,比如用于企業的經營、擴大再生產、民間借貸、收取高額利息、對外投資等,一個企業進行市場經營行為其本身具有巨大風險,誰也不能保證只賺不賠,一旦經營失敗,就有可能使整個企業停擺,對于用戶的押金也就采取拖延,或者干脆不退的策略了。
朱巍
主要原因應該是挪用資金。資金鏈斷了之后,自有資金和消費者的押金或預付款混為一談,被挪用之后,一旦經營上出現問題,在沒有得到融資的前提下,資金鏈一斷,押金就退不了了。
簡單分析一下不難看出,退押金背后其實是代表著用戶對企業失去信心,代表著用戶數量的減少、競爭力下降,企業不愿意輕易失去投資了巨額資金才增長的用戶量,但是遭到用戶差評的產業,又更難融入資本,沒有資金也就沒有能退給用戶的押金,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三問,為何會出現退押金潮的現象?
朱巍
信用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押金能不能退,跟企業信用是掛鉤的。退押金難的事件一旦被曝光,信任危機就會產生,尤其是ofo不斷出現負面新聞,讓用戶產生擔憂,大批的用戶就會出現集中退押金的現象。而ofo的資金無法迅速回籠,畢竟涉及幾十億的押金數目,這對于一個正處在嚴冬的企業來說并不是小數目,越是無法應付退押金浪潮,就越會聚集更多想及時止損的用戶。
蘇號朋
對企業產生信任危機是原因之一,同時,我認為這也跟企業發展和市場規律有關系,是市場選擇的結果。一個企業要發展就要尊重市場規律,一個市場不需要冗余的企業和產品,單車是臨時、短途的代步工具,不少用戶最開始帶有好奇心和新鮮感,現在共享單車盛行了幾年,大家的新鮮勁兒過了,而且寒冬已至,騎單車人越來越少,大家在不需要產品的情況下卸載軟件退回押金也是正常的消費心理,信任危機不過是一劑催化劑,市場也需要擺脫狂熱的狀態,回歸理性。
秦希燕
第一,ofo市場投放數量巨大,注冊用戶眾多。大量的市場投放加上營銷推廣,使得ofo注冊用戶數量巨大,一旦退押金,也是人數眾多。
第二,用戶信任度暴跌。信息披露不及時、缺乏應急預案、押金轉入互金平臺、押金轉余額等行為,致使用戶信任度暴跌,出現集體退押金現象。
第三,消費者維權意識的提高。消費者維權意識的提高,促使自身為維護自身利益而去主張、去行動。
四問,共享單車的寒冬真的來了嗎?
近年來,共享經濟猶如雨后春筍拔地而起,“共享”一詞幾乎滲透到了每個角落,一夕之間,遍布各地的共享單車出現在大街小巷,各大城市街頭路邊“紅橙黃綠青藍紫”各色單車,多到“泛濫”的地步。
行業的火爆催生了共享單車市場規??焖贁U大。但是相應的軟硬件設施無法跟上,服務和監管也不到位,造成了諸多行業亂象,停放問題、超過環境設施承載能力、損壞率高等問題日益凸顯。
為了抑制這種亂象的擴大,國內多個城市、地區宣布暫停共享單車停放,與此同時,部分共享單車已經退出市場。悟空單車、酷騎、小鳴、1號等不是倒閉就是賣身。
今年2月份,在國務院例行吹風會上,中國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回答記者提問時透露,國內有77家共享單車企業,已有20余家倒閉或停運。
朱?。?/p>
寒冬遠未到來
我覺得共享單車的寒冬遠遠沒有到來,因為它的春天都還沒到。只是開始開春的時候發芽的比較快而已,一二線城市都知道有共享單車,但三四五線城市都不知道什么叫共享單車,說明其空間還很大。所以說共享單車產業進入寒冬,我覺得這個判斷太武斷了。
共享單車不過是在競爭的過程中壓力太大,而且又分頭而戰,沒有形成像滴滴一樣的合并趨勢,只想賺快錢的思維現在也在不斷地被糾錯,我覺得這跟資本運作的模式以及投資創始人的策略有關,但這些不代表整個市場的寒冬。
蘇號朋:
企業吃相太難看,注定走不遠
我認為共享單車的發展是在不斷萎縮的,共享單車是作為一種補充工具,而不是主流的代步工具,其受到地勢、天氣、以及人為的影響很大,所以這不是一個適合過量資本涌入的行業。
而且很多共享單車企業并非為了做強做大企業,而是為了融資圈錢,瘋狂逐利,企業投資者的原始動機就不純,看到成堆的單車被浪費掉也不覺得可惜,因為一輛單車積攢的超過其價值幾十倍的押金他們已經賺到口袋里了,抱著這樣的心態,就注定企業走不遠,因為吃相太難看。
況且,有別于高科技含量的領域,共享單車是一個夕陽產業,同時也不是一個生活必需品,三四線城市不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巨大需求量,因此在國內的幾個一線大城市已經飽和的狀態下,共享單車再發展應該會十分艱難。
雖說,沒有哪家企業在發展壯大過程中一直一帆風順,有問題不可怕,怕的是諱疾忌醫,更怕的是敷衍了事,毫無誠心解決問題。
畢竟,當前的互聯網大潮中,產生的泡沫已經夠多了,若是只顧搞資本運作,而忽視了企業的核心經營點,喪失掉自己的優勢和誠信,就一定會在市場中被淹沒。
作為曾經的共享單車的領軍代表,面對押金難退的局面,不做好充分的應對之策,只是一味拖欠敷衍,如此沒有誠信,又如何贏得用戶的信任?
責任編輯:陳合群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