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深圳考察熱”
近藤大介
最近,身邊的日本朋友經常問我:“深圳究竟在哪兒啊?”很顯然,很多日本人并不知道,深圳是緊鄰香港的經濟特區(qū)。而且,由于日語里沒有“圳”這個漢字,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這個地名用日語應該怎么讀。
但是,近段時間,日本各大電臺、電視臺幾乎每天都在播報從深圳發(fā)來的關于華為、比亞迪、大疆創(chuàng)新的新聞。深圳這座城市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大事”?對此,很多日本人都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
因此,日本政界和經濟界興起了一股“深圳考察熱”,政治家、大型企業(yè)的社長紛紛前往深圳考察,以便近距離了解這座城市。近日,我也跟隨一個日本的考察團去了一趟深圳。
日本政經兩界的“大人物們”基本上都去過北京、上海和香港,但大部分人都沒有去過深圳。我每年都會去北京5次,卻也很少去深圳。屈指算來,這次的深圳之行距離上次已經隔了20年。其間,深圳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比如,很多東京人認為位于東京的電器一條街“秋葉原”是世界第一電器街,并一直引以為豪。但是,從規(guī)模上看,位于深圳的“華強北”電器街是秋葉原的30倍。所以,這里才是實至名歸的世界第一電器街!而且,秋葉原主推“20世紀的產品”,華強北轉售“21世紀的產品”。此外,光顧秋葉原的顧客主要是普通游客,而華強北的顧客則是來自中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國的采購商。
我在華強北的一家門店親眼見證了一樁交易:來自沙特阿拉伯的買家以“萬臺”、“十萬臺”為單位采購了大量具有AI(人工智能)功能的兒童手寫電子筆記本。簽完合同之后,買家用現金的方式支付了貨款。隨后,這些電腦被打包裝箱運往深圳港。在深圳,這個過程被稱作“深圳質量”或“深圳速度”。試想一下,如果這樁交易交易發(fā)生在日本,恐怕會耗時好幾個月吧。
華強北大廈的某個角落里有一個被某投資公司租用的房間。走進房間,映入眼簾的只有一張寬大的桌子和幾個坐在桌子前專心工作的年輕人。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這幾個年輕人并不是同一家公司的同事,而是素不相識的“創(chuàng)業(yè)者”。租用這個房間的投資公司向每位“創(chuàng)業(yè)者”提供一個僅能容下一臺電腦和一把椅子的狹小空間,然后每個月收取1000元租金。不僅如此,雙方還約定租賃期限僅為3個月。如果“創(chuàng)業(yè)者”在3個月內沒能推銷出自家產品并簽下訂單的話,他將立刻被“清退”。如果“創(chuàng)業(yè)者”的產品在華強北反響良好,那么他將獲得投資公司高達10萬美元的融資,辦公場所也會搬到到更高一層樓上,那里的空間相對更寬敞。如果“創(chuàng)業(yè)者”能夠取得進一步的成功,那么他將獲得更高金額的融資,辦公場所也會搬到更高一層樓的“單間”。
華強北模式是一種令資本主義國家日本都目瞪口呆的“超級市場經濟”。懷揣著成功夢想來到深圳的中國年輕人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具有某種尖端技術或獨特創(chuàng)意的創(chuàng)業(yè)者;另一類則是將其變?yōu)樯唐蜂N售出去的投資者。不論是哪一類,要想在瞬息萬變的終極市場經濟世界里拼殺出一片天地,都必須具有過人的眼力。
一篇報道中曾這樣寫道:華強北之所以能夠發(fā)展到今天的規(guī)模,是由于這里曾是手機產業(yè)的集聚地。深圳及其周邊地區(qū),以華為、OPPO、vivo這三大中國手機制造商為首,每年生產近9億部智能手機,其制造技術正是深圳發(fā)展的原動力。
我完全理解上述觀點,但它并沒有解釋清楚為什么人們會覺得深圳已經超越了電子產業(yè)集聚地的象征——美國硅谷。
智能手機是“點”性商品,即一維商品。如果將其延展成為“線”甚至“面”,即“二維智能手機”,那就是被稱作“會奔跑的智能手機”的電動汽車,以及無人駕駛汽車。
現如今,深圳市內的公共汽車已全部替換成了“電動巴士”,1萬多輛燃油出租車也換成了“電動車”。此外,去年12月,無人巴士駕駛實驗項目也正式啟動。而引領著這些“二維智能手機”快速發(fā)展的公司正是總部設在深圳、如今已躋身全球最大電動汽車制造商之列的“比亞迪”。此行,我所在的考察團拜訪了比亞迪總公司,我也有幸見到了比亞迪公司董事長王傳福。在交談中,他自信滿滿地表示:“21世紀的汽車產業(yè)將是電動汽車和無人駕駛汽車的時代。”
如果從二維延展到三維,那么“會奔跑的智能手機”將會變成“會飛的智能手機”,即無人機。目前,在商用無人機領域,總部設在深圳的“大疆創(chuàng)新”占有全球7成市場份額。此次深圳之行,我也與一位大疆創(chuàng)新的高管進行了交流,他非常有信心地表示:“21世紀將是人手一部無人機的時代。”
一提到飛行,日本人很容易聯想到日本的國民漫畫《哆啦A夢》里的“竹蜻蜓”。從22世紀的世界穿越而來的藍胖子“哆啦A夢”,將巴掌大小的竹制螺旋槳放在人們的頭上,它就能像直升飛機的螺旋槳一樣旋轉,帶著人像鳥一樣在天空中翱翔。《哆啦A夢》里的世界也許將不再是幻想,到2050年左右,人類很有可能頭戴無人機,在天空飛翔。如果20世紀是二維的“汽車的時代”,那么21世紀可能是三維的“無人機的時代”。“21世紀的無人機時代”的引領者,既不是美國、歐洲,也不是日本,而是中國。
通過這次深圳之行,我清晰地意識到,一維的華為智能手機、二維的比亞迪電動汽車以及三維的大疆創(chuàng)新都有共同之處,那就是中國企業(yè)制造出最終的成品,日本企業(yè)則成為外包商制造零部件。而且,這一情況已成既定事實。20世紀80年代,日本松下公司在北京投資開設電視機工廠。當時,日中兩國的經濟關系是:“日本是生產銷售的總公司,而中國是提供零部件的外包公司”。這種“日本在上,中國在下”的上下關系持續(xù)了好幾十年,不知在什么時候已經發(fā)生了逆轉。
目前,日本政府已經深感危機,迅速制定了應對方針:即于今年2月召開以官房長官菅義偉為議長的“技術革新戰(zhàn)略調整會議”。據稱,日本政府將以今年6月為期,出臺包含具體行動計劃在內的“綜合技術革新戰(zhàn)略”。
不過,在此之前,我個人以為,“技術革新戰(zhàn)略調整會議”的全體成員應該先來深圳考察一番。
責任編輯:帥可聰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