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輝:增加保險有效供給的7點建議

陳東輝:增加保險有效供給的7點建議
2019年11月28日 16:20 新浪財經
陳東輝陳東輝

  11月28日,由新浪網、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主辦的“新浪金麒麟·2019保險高峰論壇”今日在北京舉行,瑞士再保險中國總裁陳東輝出席并演講。

  陳東輝表示,中國的保險業會經歷五個浪潮,而當前中國處于第二個浪潮,即壽險以健康險主導,產險以政府補貼為主的發展階段。為了進一步推動中國保險業的發展,幫助保險業在有效供給和產品豐富方面取得跨越式進展,陳東輝提出了7點建議。

  以下是演講實錄(部分):

  陳東輝: 大家中午好!

  我注意到上午的論壇,所有領導、嘉賓都是講壽險,我的內容里面原來壽險和產險都有所涉及,但現在我重點說一下產險相關的內容。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在保險產品有效供給方面做的一些思考。前面幾位嘉賓演講當中涉及到一個問題就是高質量的發展階段,總體需求和總體供給的矛盾不像以前那么突出,但是有效供給的不足成為最突出的一個矛盾。在這方面我希望行業能夠做一些呼吁,改變這個局面,現在我想把我們的思考跟大家做一些分享。

  瑞士再保險認為,中國有望到2030年代中期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保險市場,但我在此列舉的關于身故、自然災害和醫療健康相關的三個數字都非常低,所以深入觀察來看,當前中國保險市場的滲透率較低,保險產品的有效供給不足。以壽險為例,我國人均身故賠付金額只有5000元,而日本目前已達到60萬元人民幣。財險方面,自然災害,1%講的是汶川地震和雨雪冰災,經濟損失超千億元,但保險能提供的賠付當時不到1%。今天這個比例有所提高,臺風、地震等災后的賠付金額占經濟損失的比率大概到10%左右。再看全球,全球自然災害發生后的保險賠付金額大概占到經濟損失的30%的水平,我們能夠提供的有效供給還是非常不夠的,自然災害的保障缺口巨大。此外,瑞士再保險跟三甲醫院做交流時,得到的反饋是商業健康險賠付在三甲醫院醫療費用收入當中占比大概6%,意味著商業健康險在社會醫療支出中的占比很低。由于商業健康險的貢獻較少,三甲醫院不太重視和商業保險公司的合作,只重視和社保的合作。此外,整個保險行業沒有形成統一的聲音,保險公司各自為戰,三甲醫院與商業保險公司合作的興趣不高,系統對接和醫療控費缺乏抓手。商業健康險之所以占比較低,原因之一是因為健康險產品中較大比例是重疾險,保險公司不需要和醫院有賠付往來。未來,我們認為這個比例,商業保險占40% (為美國當前水平),社保占50%,個人付10%,我認為如果能夠達到這樣一個結構比例,是非常理想的。所以,根據上述的分析,我們在身故、巨災、醫療健康這三個方面的有效供給還存在很大的缺口。

  我們看到了保障缺口,結合當前保險業發展的現狀,我總結了未來保險業可能會經歷的5個浪潮:

  第一個浪潮,產險方面,以車險為主,同時壽險方面以理財、儲蓄產品為主,這個浪潮已經結束了。

  當前,我們正處于第二個浪潮,保險消費者開始關注自身健康和醫療費用,因此,健康險實現高速增長,成為壽險領域增長最快的險種。在財險方面,政府支持的業務如農險、大病、政府基礎設施項目帶來的工程險等這三塊產險業務發展很快。沒有政府支持的商業保險業務增長較為緩慢。

  第三個浪潮,隨著未來家庭財富的進一步累積,看病問題解決之后,養老、財富傳承的需求就會凸顯。這一階段預期將會是純粹的壽險浪潮,以養老和壽險為代表的真正意義上壽險的保障產品,會獲得快速的發展。在此階段,產險的發展會面臨著挑戰。

  第四個浪潮,未來養老問題解決之后,大家隨著身價的高漲,會怕什么?怕打官司,大家會非常珍惜自己的名譽和信用,怕有賠償、侵權等責任。因此在這個階段,個人和社會都會關注到責任險和信用險,所以責任險和信用險將迎來高速發展。

  第五,到了最后一個階段,大家財富進一步積累,才會關注自然災害、地震等低頻高損的保障需求,因此財產保險和巨災保險會迎來高速增長。

  我們行業怎么推動、宣導、爭取政策的支持,讓保險業5個浪潮來得更快,甚至同時來臨。我們有7個建議:

  第一個建議就是交強險要回歸“保人”本質,建議分離人傷和物損責任,大幅提高人傷保障的限額,真正實現車險的風險轉移。對比香港地區和內地的車險差異,香港車險的第三者責任險人傷保障限額可達1億港幣,而內地的交強險即使加上三者險往往才50萬人民幣,而兩者的保費是基本相近的。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因為內地交強險人傷和物損責任是在一起的,而物損是高頻的,所以擠出了人傷保障。因此,建議在交強險中,剔除物損責任,大幅提高人傷保障,實現交強險的“人傷保障”目的。

  十年前交強險制度出臺時,也討論過這個問題,當時公安部門不支持這個意見,他們希望又保人傷又保物損,原因是當時汽車碰撞事故的出險率特別高,有的一線城市當時的車險出險率達到了60%甚至80%,這樣交強險保了物損以后,可以在兩車發生碰撞之后,各自都有保險,從而馬上撤離現場,解決交通擁堵和事故處理的問題。當時公安部門的這一意見也是合理的,所以在交強險中,既保人傷又保物損。但現在的情況出現了變化,現在車險的出險率已經大幅下降,行業的出險率已經降到了30%甚至20%這樣一個水平。當時必須涵蓋物損的壓力也已減輕,碰撞事故不像以前那么多,因而更需要解決的是人傷保障的問題,如果發生人傷碰撞的話,賠付成本越來越高,現在有些地方發生死亡事故后,賠償金額超過了100萬,甚至到了200萬,所以我們更需要解決人傷保障問題。現在應該再來討論這個問題,把物損責任從交強險剔除,用商業保險覆蓋物損責任,交強險只是解決人傷的問題。這樣可以大幅提高人傷保障,徹底解決交通事故中人傷救助問題,能夠有效改善車險的有效供給,對車險行業是一個非常好的推動。

  第二個建議是推動銀行建立抵押物的保險制度。無論是對企業還是個人,銀行在發放貸款時所接受的抵押物必須是有保險的。銀行業應達成共識——沒有保險的抵押物是不完整的,因為萬一遭遇洪水、臺風、地震,抵押物在損毀之后就沒有價值了,銀行就出現敞口。抵押物是否具有自然災害風險保障,應該影響銀行資本充足率,如果能達到這一效果,將有助于推動實施抵押物保險,一方面降低銀行敞口風險,另一方面提高保險行業有效供給。從目前來看,大部分銀行接受抵押物時,無論是房子還是企業財產,很多都是沒有保險的。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光靠呼吁是不行的,必須體現在銀行資本充足率標準當中。目前銀行充足率只覆蓋了經濟風險、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也應該覆蓋到抵押物的自然災害風險,這樣銀行在接受抵押物的時候,可以問一下客戶有沒有保險,有保險對于銀行資本是一種節省。在過去十年里,產險行業主要險種當中,增長最慢的兩個險種是家財險和企財險。銀行作為企財險和家財險業務的源頭和渠道,如果沒有達成這一共識,這兩個險種的業務很難發展起來。瑞士再保險瑞再研究院在這一方面也有相關報告。同時,銀監會和保監會的合并是解決這一問題很好的契機,雙方的監管人員可以進行很好的溝通,如果這一問題能夠得到解決,將對產險行業產生巨大推動。

  第三個建議是企業考慮員工福利,特別是長期激勵時,應優先考慮年金和高端醫療。國家稅收政策確實非常重要,個人稅優可以發揮作用,但是企業也能起到很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我建議行業應該共同推動和普及一個重要理念,也就是企業在考慮員工福利時,特別是長期激勵時,應優先考慮年金,優先考慮高端醫療,把股票作為長期激勵中的第二考慮,而非第一考慮。現在大家首先想到的長期激勵就是股票,當經濟處于高增長階段,大家都希望有很好的回報。但是從長遠來看,企業年金和高端醫療對于人才具有長期穩定的吸引,作用非常巨大。在很多國際大公司,將年金和高端醫療作為福利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做法。未來我們判斷,對于很多人才來講,他們在選擇就業機會時,也會把年金和高端醫療作為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第四,讓保險成為最基本的商業規則,比如餐館、網吧或是KTV在開業之前,必須要投保公眾責任險。在一些特定行業,企業申領執照的必要條件是必須要投保環境污染責任險,或一些高危行業則必須要投保安全生產責任險,如果沒有責任保險的話,是不能允許他們開業的,這在國外是非常標準的做法,這是對公眾最基本的保護,否則發生安全生產問題、食品安全問題和環境污染問題,它們所帶來的社會成本是非常巨大的。此外,會計師、律師、醫師在執業的時候必須要有職業責任險,否則會帶來很多的社會問題,特別是醫療機構和醫生,必須要有職業責任險來保駕護航。讓保險成為最基本的商業規則,這樣責任險在產險的占比將會從現在的3.5%左右提高到全球平均水平10%左右,在發達國家這個比例通常會超過15%,所以增長空間還是非常大的。目前,行業的責任險已經體現出了高增長,但目前高增長的責任險都是政府有法規予以規定,甚至有保費補貼的這類政府主導的責任險,才會高速增長。純粹商業性的責任險,企業自發投保的責任險增長較慢,還有待開發。

  第五,把保險納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標中。全行業要通過推動和普及讓地方政府了解到保險是一種比較成熟的高階的社會治理方式,要普及“保險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工具之一”這一理念。怎么鼓勵地方政府運用保險手段來做好社會治理,光呼吁是不夠的,我們建議一定要把保險納入到地方政府的考核體系中。考核指標有兩類,一是扶貧考核指標,貧困地區脫貧的標志之一應該包含保險指標,也就是說必須通過保險來解決因災返貧和因病返貧的這些問題,這樣一個地方才能真正脫貧,如果沒有保險的保障的話,很容易因災返貧和因病返貧,扶貧和脫貧都是不徹底的。另一個考核指標是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指標,保險也是一個重要指標,比如環境污染責任險或巨災保險,以及像IDI(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這些保險手段,沒有得到很好運用,保險覆蓋率很低,那么一個地方的可持續發展也是沒有基礎的,所以我們建議把這兩個指標納入到政府的考核體系當中。

  第六,健康險方面,要打破重疾險單一產品主導的局面。我列了一組數據,目前健康險保費當中,重疾險的保費占比超過了65%,我認為重疾險是一個好賣的健康險產品,但不是一個好的健康險產品,因為重疾險沒有體現健康管理,沒有體現醫療費用的控制,也沒有充分體現出行業的服務價值。我們希望行業共同合作,在監管的帶領下,能不斷豐富健康險產品種類,打破一個單一重疾產品主導的局面,讓健康險真正成為比較豐富的一種保障。

  第七,共同推動改變社會的理財觀念,讓大眾認可“保險才是特別好的儲蓄”這一觀念,而不僅僅是把錢存在銀行。目前保險行業的資產總規模是20萬億,銀行的資產總規模是200萬億,反差非常巨大。如果大眾能將“保險才是特別好的儲蓄”這一理念建立起來,這兩者之間的差距才能逐漸縮小。我們判斷社會的財富會逐漸從中短期融資再生產的需求轉向長期代際轉移和家族傳承,從而社會財富會從銀行逐漸匯聚沉淀到保險行業,通過年金、壽險產品、健康險、重大災害產品、責任險產品讓社會財富不斷沉淀到保險行業。這個理念的普及需要個人理財規劃師的業務模型的推動,讓保險行業的高端營銷員變成個人理財規劃師,能夠提供家庭理財的綜合服務,推動整個社會儲蓄觀念和理財觀念的轉變,讓大家看到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存在保險,能夠實現財富的傳承。如果這個理念普及的話,整個行業就有像美國一樣的發展潛力,因為美國的保險業和銀行業的總資產比較接近,體現了成熟市場比較理想的狀態,也就是社會財富更多聚集在保險行業。

  從再保險公司角度,從提供保險的有效供給的7點思考和建議,希望行業在有效供給和產品豐富方面能夠取得跨越式進展,讓保險行業的5個浪潮來得更早一點,而不需要等20年、30年。特別是產險,如果按照自然的行業演進,可能需要等待較長時間,那將不是一個理想的局面。

  謝謝大家。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陳鑫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5-18 和輝光電 688538 --
  • 05-17 東鵬飲料 605499 46.27
  • 05-17 海程邦達 603836 16.84
  • 05-14 百川暢銀 300614 9.19
  • 05-14 愛慕股份 603511 20.99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