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子萌 上海證券報
人民幣連續強勢飆升之后,穩匯率的信號出現了。
10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官網發布信息稱,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以市場供求為基礎雙向浮動,彈性增強,市場預期平穩,跨境資本流動有序,外匯市場運行保持穩定,市場供求平衡。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20年10月12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20%下調為0。
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彈性,穩定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調整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已非首次。中國人民銀行曾在2018年8月6日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調整為20%。彼時,人民幣貶值壓力正面臨較大貶值壓力。
這項被業內人士視為外匯市場“自動穩定器”的工具,將如何影響匯率市場及其參與主體?
什么是外匯風險準備金率?
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本質上是一種價格手段,即通過影響匯率遠期價格,調節遠期購匯行為。
央行在2015年9月“811匯改”之后出臺《關于加強遠期售匯宏觀審慎管理的通知》,文件中要求對開展代客遠期售匯業務的金融機構收取外匯風險準備金,準備金率暫定為20%。外匯風險準備金凍結期為1年,利率暫定為零。
歷史上看,外匯風險準備金率曾經歷四輪調整。離本次調整最近的一次,發生在2018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調整為20%。
回顧來看,數次調整均與人民幣匯率表現有關:一般來說,當人民幣貶值預期較強時,上調外匯風險準備金率;當人民幣升值預期較強時,下調外匯風險準備金率。
“當收取20%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時,一般理解為人民幣外匯市場存在貶值的羊群效應,央行有意平滑外匯市場波動;當取消時,可以理解為人民幣外匯市場相對平穩,不存在貶值預期或貶值壓力較小。”某外資銀行合規負責人對上證報記者說。
與人民幣匯率表現息息相關
為何在此時進行調整?
回顧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表現,波動加大、彈性增強、對美元匯率升值明顯是其主要特征。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波動加大,總體呈現由貶轉升的走勢,特別是隨著中國經濟基本面持續向好,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顯著。
國慶節后首個交易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強勢補漲近1100點,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延續假期強勢。截至10月10日發稿,在岸、離岸人民幣雙雙升破6.70關口,創下去年4月以來新高。
今年第三季度,在岸人民幣升幅達3.8%,實現了自2008年初以來的最大季度漲幅,同期離岸人民幣漲幅逾4%。人民幣在三季度的表現,超過了包括瑞士法郎和日元等傳統避險貨幣在內的G10貨幣。
再向前回溯,自5月中旬以來,人民幣漲勢凌厲,目前漲幅已逾6%。
華泰證券固收團隊表示,人民幣過快升值容易引發羊群效應和反饋效應。考慮到貨幣政策已經回歸常態,匯率如果過快升值,將會弱化宏觀經濟面臨的貨幣條件。
此外,當前均衡的跨境收支狀況或為另一因素。“外匯風險準備金率類似外匯市場的自動穩定器,與跨境收支狀況有一定關聯。”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外匯首席分析師李劉陽表示,當前,我國跨境收支整體處于均衡狀態,與過去兩年偏流出的情況有所不同。因而,20%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取消,并不意外。
將產生何種影響?
首先,這一政策將促進人民幣匯率處于合理均衡水平。
“在此時將外匯風險準備金率下調為零,將有助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繼續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溫彬稱,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屬于逆周期調節工具,通過調整,防止人民幣過度升值或貶值,實現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下的雙向波動。
在中信固收明明看來,這一舉動意味著,央行不追求趨勢升值,人民幣匯率合理均衡仍然是主要目標。“下調遠期售匯業務的準備金,可以進一步平衡外匯市場的供需,從而實現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位置上保持穩定。”
從市場參與主體的層面來講,這一政策的出臺堪稱“利好”。
一方面,下調外匯風險準備金率,意味著,遠期購匯成本得以下降。
某外資銀行合規負責人表示,對于銀行來說,由于遠期售匯業務交易成本降低,將有望吸引到更多相關業務;對于有實際貿易需求的企業來說,將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換取遠期美元用于支付進口費用。
該人士向記者解釋稱,原先,準備金率為20%時,假設某銀行要做100萬美元的遠期售匯業務,需要計提20萬美元的外匯風險準備金,這筆資金將以零利息在人民銀行存放一年。此種情況下,銀行會把損失的利息,轉嫁為做遠期售匯業務的成本,最終將由與銀行簽訂遠期合約的客戶承擔,客戶遠期購匯的積極性就會因此下降。
而準備金率降至0后,對于有實際貿易需求的企業來說,將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實現“自由地購匯”。
溫彬也表示,這有助于銀行降低遠期售匯成本,增加企業對此產品需求,以更好地利用衍生品管理匯率風險。
另一方面,通過降低外匯風險準備金率,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勢頭有望放緩,還將促進出口。
待政策進一步落地后,華泰證券固收團隊認為,后續仍需關注四方面問題:
第一,本次調整能改變人民幣升值的趨勢嗎?由于人民幣的偏強走勢存在基本面、風險錨、政策錨、利差錨等基礎。本次政策更可能的是改變升值節奏和步伐,信號效應強過實質影響;
第二,邏輯上講,外匯風險準備金上調對控制人民幣貶值更為立竿見影,畢竟增加了交易成本,但下調為0更像是回歸常態,僅能釋放企業售匯需求,效果可能不及調升立竿見影;
第三,對資金面的影響偏正面,畢竟人民幣面臨的升值壓力略偏大,央行此舉看似是“主動”避免過快升值,仍有利于資金流入。當然外匯掉期顯示的仍是貶值預期,以往經驗看,流動性狀況還是“內因為主”,前幾次調降并未引發資金面過度反應;
第四,央行在外匯操作上常常配合以組合拳,后續更應關注匯率中間價的每日變動。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2018年8月至今年8月,銀行代客未到期遠期售匯余額減少1137億美元,未到期遠期結匯增加163億美元,去年8月起(人民幣破7當月)銀行代客未到期遠期結售匯差額由凈購匯轉為凈結匯。如果重新將外匯風險準備降至0,有助于釋放遠期購匯的需求,進一步促進外匯供求平衡。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戴明 SF006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