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在11月18日舉辦的第9屆財新峰會上,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指出,在目前地方政府負債高的狀況下,積極財政政策的空間并不大,因為地方政府的債務已非常沉重,收入也并不樂觀。同時,地方政府也不能啟動大規模基建,否則會導致杠桿越來越高。當前我國地方債發行量在狂奔幾月后,發債量正逐步回落,同時,伴隨著高風險,地方債的操作空間已十分有限,減稅降費、推動消費漸成主旋律。
發行量驟降
7月以來,隨著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宏觀政策作出微調,強調“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地方債的發行量也迎來大幅增長。但隨著2018年度新增專項債額度已接近完成,10月至今,此前發行如火如荼的地方債,發行節奏明顯放緩。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7-9月,受發行提速的影響,地方債發行規模較此前大幅增長,其中7月為7570億元,8月更是達到8830億元,9月為7485億元,3個月地方債發行量占今年前10月地方債發行總規模的59%。但10月地方債發行量僅為2560.31億元,同比下降24.71%,環比下降超65%。在10月地方債發行量回落后,11月地方債發行量繼續大幅縮減,有統計顯示,截至11月15日,地方債發行規模僅為225.3億元,其中專項債為114.47億元。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馮俏彬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我國的地方債限額是年初就由相關部門確定的,因此即便是在積極的財政政策下,地方債也不能超發。7-9月,地方政府置換、償債和財政支出需求較大,因此地方債發行提速,這也使地方債的余量驟降,目前,全年新增地方債額度已基本用完,“在經過7-9月地方債發行高峰后,國內新增專項債剩余額度已經不多。”馮俏彬表示。
此前財政部預算司發布的數據也顯示,截至2018年10月18日,各地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18169.26億元。其中,發行新增專項債券12648.26億元,占當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3500億元的93.7%;各地發行地方政府一般債券21155億元。其中,發行新增一般債券7891.68億元,占當年新增一般債券限額8300億元的95.1%。2018年度新增專項債額度已接近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7-8月地方債發行量大幅增長源于此時固定資產投資的頹勢,數據表明,今年1-7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55798億元,同比增長5.5%,增速比1-6月回落0.5個百分點;1-8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15158億元,同比增長5.3%,增速再比1-7月回落0.2個百分點,而GDP的很大一部分由投資構成,投資又依賴于地方基礎設施投資,在此背景下,為刺激投資,地方債一路飆升。
今年8月以來,財政部曾多次發文明確9、10月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進度。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指導意見》也提出,財政部門要完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制度,優化專項債券發行程序,合理安排發行進度。分配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時,充分考慮債務水平外,還要考慮在建項目和補短板重大項目資金需求,以及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項目儲備情況。
促進減稅降費
在地方債發行量下降、地方債務負擔較重、舉債空間不大的背景下,減稅降稅將更有利于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一直以來,為企業和個人減稅降費都是國家穩增長政策的重點。財政部部長劉昆對增強國內經濟穩定性提出四點,即加力減負、補齊短板、促進消費、節用裕民。其中,加力減負(包括企業和居民)被擺在了首要位置。據悉,按照已經出臺的減稅降費政策,落地后預計全年減稅降費規模將超過1.3萬億元。財政部副部長劉偉日前也曾表示,下一步將聚焦減稅降費,助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困難。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盈利能力不強,交易成本較高,稅費負擔較重,嚴重影響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 這除了依靠行政手段外,更需要提高中小企業的發展活力,通過自身實力吸引融資。因此,加大力度減稅降費、實質性降低企業負擔勢在必行。
為促進減稅降費落地,今年以來,我國出臺了多項減稅措施,例如,5月1日起實施降低增值稅稅率、統一小規模納稅人標準、試行留抵退稅等3大深化增值稅改革措施;今年9月1日至2020年底,將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單戶授信額度上限,由此前已確定的500萬元進一步提高到1000萬元;10月1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當日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不再續做等。此外,我國還出臺了若干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支持科技創新等的措施。同時,進一步清理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等。
以上措施在數據上也有了充分體現。1月至10月,國內增值稅52682億元,同比增長10.3%。其中,10月份國內增值稅同比下降2.8%,降幅比上月擴大1.6個百分點。10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的稅收收入13464億元,同比下降5.1%,這是今年以來我國稅收收入首次負增長。而隨著個稅起征點提高、印花稅收入下降,企業、個人可支配收入將不斷提高,這也將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刺激消費,并激發企業的經營活力。
責任編輯:牛鵬飛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