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證券時報記者 孫璐璐
8月23日,銀保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于學軍在由新浪財經主辦的2018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上發表了對貨幣超發、當前中國所面臨的內外部復雜局面以及中國銀行業不良資產發展趨勢的看法。
他認為,在內外部環境影響下,中國銀行業可能面臨新一輪的大額不良資產暴露的局面,因此如何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同時又可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發展,是銀行業面臨的重大課題。
以下是經于學軍本人確認過的演講全文: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我很高興參加由新浪財經主辦的2018年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這次論壇的主題是“未來銀行之路:固本與攻堅”。當中分會場的議題廣泛,圍繞商業銀行轉型新機遇,有商業銀行改革新征程,中小銀行挑戰與思考;圍繞金融科技,有創新與融合,科技賦能金融新挑戰;圍繞銀行結構調整,有信用卡轉型與創新,銀行資管規范與發展等。
這些議題都是目前中國銀行業發展中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也是各類銀行業機構需要共同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新浪財經每年為銀行業、新聞界提供這樣一個交流平臺,大家參與其中,共同討論、啟發思考,定可互相促進,為我國銀行業的發展貢獻應有的智慧。
下面我圍繞論壇主題,以“中國銀行業發展面臨的環境問題”為題目,談一些個人的體會和看法。
中國自2000年加入WTO以來,以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為界,經濟發展大致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在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之前,中國保持了巨大的比較成本優勢,發達國家紛紛將生產制造業轉移至中國,在全球范圍遂形成“中國制造”、“中國價格”等概念。這個階段,中國外貿進出口大幅增長,順差直線上升,每年外匯儲備大量增加,社會流動性呈現出持續過剩的局面。我認為,這是中國經濟增長、技術進步、經濟結構調整最好的一個時期。在這個階段,無論是企業、政府,還是百姓個人,都顯示出蓬勃向上的活力,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來。金融危機爆發之后,隨著中國推出“四萬億元巨額投資計劃”以及貨幣信用的大規模擴張,外部國際環境和內部政策環境均發生了重大變化。對外使中國的比較成本優勢逐步消失,內部經濟結構逐步扭曲,經濟的失衡現象越來越突出。我們現在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所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補”,即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客觀上也正好反映了這個階段我國經濟存在的主要問題。具體來看,主要表現為:
房地產市場的大幅度擴張、膨脹,房價短期內連續翻番,一二線、三四線、五六線,各層級的城市房價輪番上漲,呈現明顯的資產泡沫現象;固定資產投資的力度不斷加碼,規模龐大,用以支撐經濟增長,但生產性投資卻日漸乏力。從2014年二季度開始,人民幣出現貶值壓力,外匯儲備增長放緩,隨后又出現趨勢性減少。經濟下行壓力不斷體現,政府出臺更多刺激性政策以拉動經濟增長;而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手段就是投資,尤其是公益性的基礎設施投資,其背后又是貨幣信貸的大量投放,也就是現在社會上早已習以為常的所謂“放水”行動。其結果,必然造成貨幣超發的局面,使資產泡沫化更加明顯,宏觀杠桿率水平快速上升,人民幣的購買力大幅縮水,從而面臨著對外貶值、對內通脹的局面。
用幾個簡單數據和十年前做一些對比:
2007年即金融危機發生之前,當年中國的GDP是27萬億元,固定資產投資是13.7萬億元,廣義貨幣供應量M2是40.3萬億元,本外幣貸款余額為27.8萬億元;至2017年末,這四項數據分別增加為82.7萬億元、63.2萬億元、167.7萬億元、125.6萬億元。我們把這四個數據中的后三個和GDP做一個比較,2007年固定資產占GDP的比重約為50.7%,2017年上升為76.4%;2007年M2占GDP的比重是149%,2017年上升為203%;2007年本外幣貸款余額占GDP的比重是102.6%,2017年上升為152%。
前后對比,這些數據均出現了這么大的變化,人們對經濟的感受能相同嗎?我想,自然不同。只要你細心觀察、揣摩,肯定會有諸多不同之處。簡單舉一個例子,今天你掏出一張100元人民幣,盯著它仔細看,想想到超市購物的情景,與十年前相比能一樣嗎?
那么,經濟發展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的過程中,銀行發揮了哪些重要作用或者扮演了一個什么樣的角色呢?
毫無疑問,中國的銀行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中國的金融體制是以銀行間接融資為主,每次貨幣信用的大規模擴張,正是通過銀行體系的巨額投放來實現的。這個話經常聽人講,但的確不是一個套話,絕對是真實可靠的。表現為:
一是巨額放貸。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中國銀行業當年的貸款新增額從未超過5萬億元,危機爆發后的2009年輕易便突破10萬億元,是以前年份的兩倍以上,實現了一個巨大跳躍,并從此使中國每年的新增貸款額沖上十萬億元的"高臺"。
二是圍繞著監管進行各種創新。早期主要的創新業務是銀信合作,發明買入(賣出)返售資產等科目,促使信托類業務、證券基金公司資產類業務迅速膨脹,行業內俗稱為“通道業務”;后期(2014、2015年之后)則主要通過產業基金、資管計劃、同業合作、債券、理財等多種方式大規模投放,將大量業務從表內轉為表外,并使資產負債表大幅度膨脹。這次擴張的資金,主要流向地方政府平臺、房地產市場、大型國有企業等,也有一部分大中型民營企業從中分了一杯羹。
在市場競爭環境中,銀行作為市場競爭主體,這樣做的目的,顯然在于滿足宏觀調控和監管約束的同時,最大限度的追求自身的發展目標。
但是,當這種繞規模、規避監管的行為偏離太大時,必然引起某些方面的混亂,甚至會明顯積累金融風險。這就是近年來社會上對金融業多有詬病的重要原因。于是,我們看到,從2017年開始,強監管、嚴調控的各種政策措施不斷出臺,其中“資管新規”從去年搞到今年,涉及到銀證保等所有金融機構,統一監管標準,影響廣泛。
在“去杠桿”的過程中,不少集團公司接連爆發債務危機,金融風險凸顯。回過頭來看,這些大額風險爆發中,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上市公司,無一不是前幾年在信用環境十分寬松的情況下過度舉債擴張的企業,有不少更是所謂的“明星”企業。在此環境下,即前幾年貨幣信用過渡膨脹,債務率上升過多過快,不得不加以控制的情況下,不少企業因債務過重,事實上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銀行與企業緊密聯系,企業的債務風險必然會反映到銀行體系中,這使中國銀行業有可能正面臨新一輪大額不良資產暴露的局面。
以上是從國內情況做的最簡要分析。事實上銀行業的發展環境還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那么,國際環境怎么樣呢?
總體上看,我認為也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復雜局面。
第一,中美貿易戰持續。這將是一個標志性事件,許多方面都會隨之發生調整、變化。不僅是中美之間,全球的貿易環境也會隨之發生改變。
第二,美聯儲提高利率將是不斷的持續過程,這對人民幣等其他非美元貨幣構成持續的貶值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對中國的貨幣擴張會構成困難。對這一點,我們需要有清醒的認識。
第三,由國際金融危機所引發的量化寬松或超寬松的貨幣環境到回歸正常化,仍在不斷的確立和轉化之中,這對中國的宏觀調控也會帶來方方面面的影響。這涉及到歐洲、日本、英國等世界主要央行對本地區經濟增長的看法、政策意圖等諸多因素,也并不是由美聯儲一家可以單方面主導。
綜上,有關中國銀行業面臨的發展環境問題,我簡單歸納如下:
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外部沖擊,十年來中國貨幣信用發生了巨額擴張,形成巨大的潛在風險。隨著美聯儲貨幣政策的不斷收緊,外部的國際貨幣環境開始發生明顯的變化。在內外部環境的約束下,中國難以進行更大規模的貨幣信用擴張,強監管、嚴調控應是未來的常態。在這種形勢下,中國銀行業有可能正面臨著新一輪大額不良資產暴露的局面。因此,如何在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同時,又可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發展,應是中國銀行業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我相信,如果這個問題能夠解決好,那么中國經濟增長必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我就講到這里,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謝海平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