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學軍:我國銀行業發展面臨內外部壓力

于學軍:我國銀行業發展面臨內外部壓力
2018年08月24日 07:27 新浪財經綜合

  來源:金融時報

  記者張末冬

  本報北京8月23日訊 記者張末冬報道 在23日召開的“2018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上,銀保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于學軍表示,中國銀行業正面臨著巨大壓力,如何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同時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發展,是銀行業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不斷突破。

  于學軍表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補”,客觀上反映了這個階段我國經濟存在的主要問題——房地產市場的大幅度擴張、膨脹,房價短期內升高,固定資產投資的力度不斷加碼且規模龐大,用以支撐經濟增長,但生產性投資卻日漸乏力。

  “在此過程中,銀行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于學軍表示,由于我國的金融體制是以銀行間接融資為主,貨幣信用的擴張正是通過銀行體系加大投放來實現的,具體表現為,新增貸款快速增長以及圍繞監管進行各種創新等。在市場競爭環境中,銀行作為市場競爭的主體,這樣做的目的顯然在于滿足宏觀調控和監管約束的同時,最大限度地追求自身的發展目標。

  但是,當這種規避監管的行為偏離太大時,必然會引起某些方面的混亂,甚至會明顯積累金融風險。于是,從2017年開始,強監管、嚴調控的各種政策措施不斷出臺,其中,“資管新規”從去年到今年一直在推進,涉及銀、證、保等所有金融機構,統一了監管標準,且影響廣泛。

  在過去一段時間“去杠桿”的過程中,不少集團公司接連爆發債務危機,金融風險凸顯。于學軍提醒稱,在這些風險案例中,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上市公司,無一不是前幾年在信用環境寬松的情況下過度舉債擴張的企業。在此環境下,即前幾年貨幣信用過度膨脹、債務率上升過多過快、不得不加以控制的情況下,不少企業因債務過重,事實上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程度。銀行與企業緊密聯系,企業的債務風險必然會反映到銀行體系中,這使得我國銀行業可能面臨新一輪大額不良資產暴露風險。

  除此之外,于學軍談到,銀行業發展還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例如,中美貿易摩擦仍在持續,許多方面都會隨之發生調整和變化;美聯儲提高利率將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對人民幣等其他非美元貨幣構成持續的貶值壓力,國內貨幣擴張存在困難;由國際金融危機引發的量化寬松或超寬松的貨幣環境回歸正常化,但仍在不斷確立和轉化之中,這對我國的宏觀調控也會帶來方方面面的影響。

責任編輯:謝海平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9-25 科博達 603786 26.89
  • 09-16 天奈科技 688116 --
  • 09-11 交建股份 603815 --
  • 09-10 宇瞳光學 300790 --
  • 09-05 五方光電 002962 14.39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