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課題組發布《大型互聯網平臺消費者金融信息保護問題研究》的研究論文稱,部分大型互聯網平臺在商業利益驅使下,過分追蹤與收集用戶“數字足跡”,不當使用數據驅動式營銷策略,侵占用戶私人空間,引起消費者反感與不適。用戶諸多“數字足跡”中,最具含金量的就是各類金融信息,包括賬戶信息、交易信息、信用信息等,這些信息可以構建起大型互聯網平臺的“信用”支柱。
他們通過挖掘用戶的金融行為,分析用戶金融行為特征,大量推送金融營銷廣告,使“超前消費”“過度消費”“負債消費”的理念越來越被資信脆弱人群所接受。
央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課題組舉例指出,某些大型互聯網平臺旗下的小貸公司、助貸公司發布的消費貸款廣告經常設計一些廣告劇情,將大學生攀比奢侈消費美化為“追求高品質生活”,宣傳青年女性使用醫療美容整形就能“逆襲白富美”等。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戴菁菁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