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消息,2020年中國資產管理年會今日在滬召開,主題為“開放變革與全球資管趨勢”。浦發銀行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行長潘衛東出席并發表演講。
潘衛東表示,銀行資管應該堅持金融普惠、科技引領和差異化競爭的發展之路。一是銀行資管應不忘初心,回歸資管本源;二是銀行資管要加快“金融與科技”的融合步伐,探索行業革新之路;三是銀行資管需確立差異化的競爭方向,通過國際化戰略拓展業務邊界。
其次,銀行資管在發展轉型過程中,應處理好母行與理財子公司協同發展的關系,處理好子公司間差異化合作的關系,處理好存量業務與增量業務的關系。
潘衛東指出,市場期待更深層次的“金融與科技的融合”。傳統金融機構對金融科技的認知,大多停留在業務效率的提升方面,如業務流程的線上化等等。但是科技巨頭對金融科技的布局則主要圍繞科技賦能,如向金融機構提供算力、提供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等。因兩種商業模式的差距而引發的流量和效率提升瓶頸已初步顯現。我們需要的不止是這種表層的“結合”,而是更深層次的“融合”。
以下為發言實錄:
潘衛東:尊敬的肖主席、屠主席、陶局長,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媒體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謹代表浦發銀行,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各位長期以來給予浦發銀行的關注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一直以來,浦發銀行高度重視資管業務,并在制度框架下積極實踐資管業務。今年,是我們浦發銀行與“21世紀經濟報道”聯合主辦資管年會的第七個年頭,每次年會都備受關注,我們也希望今年的年會同樣能有諸多收獲和成果。自2018年資管新規正式出臺以來,銀行資管的業務結構和發展模式已發生了重大改變。因此,階段性地對行業進行回溯、總結和展望有著重要意義。尤其是7月31日,人民銀行等六部委決定將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面對這一政策安排,作為金融機構,應該如何把握資管業務的整體發展方向,如何尋找銀行資管業務的切入點,持續提升新產品接續能力,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實現金融普惠,是當前亟待面對和解決的問題。今天,我想就銀行資管的發展方向作一些簡單的觀點分享,供大家參考。
首先,銀行資管應該堅持金融普惠、科技引領和差異化競爭的發展之路。
一是銀行資管應不忘初心,回歸資管本源。伴隨著以“資管新規”為代表的相關政策密集推出,“資管業務回歸本源”的監管初衷已在銀行系資管業務的轉型過程中得到體現,國內資管行業進入了“破舊立新”的時代。銀行資管業務應回歸“代客理財”,堅持“金融普惠”的社會化定位,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財富保值增值需求,真正為老百姓守好錢袋子。
二是銀行資管要加快“金融與科技”的融合步伐,探索行業革新之路。一方面,銀行資管要以更開放的心態與科技公司以及非傳統金融機構開展更多維度、更深層次的合作;另一方面,銀行資管需要不斷提升對新型技術的認知和理解,充分發掘資管業務中的應用場景,以科技引領驅動資管業務的內生發展。
三是銀行資管需確立差異化的競爭方向,通過國際化戰略拓展業務邊界。銀行資管自身需要確立區別于銀行傳統理財業務的專業化發展方向,尋求個性化、特色化、差異化競爭方向。要通過與國際先進資管機構的合作,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業務經驗。以合作帶動業務物理邊界的打破,在拓展客戶資源、擴大市場份額的同時,有效滿足客戶的全球化資產配置需求,有效分散投資風險。
其次,銀行資管在發展轉型過程中,應處理好母行與理財子公司協同發展的關系,處理好子公司間差異化合作的關系,處理好存量業務與增量業務的關系。
一是梳理母行與理財子公司的協同關系,統籌長短期發展目標。鑒于理財子公司與傳統銀行理財業務在資產投放和產品銷售模式上已產生了本質變化,從考核機制到分潤機制均有明顯差別,而考核分潤又會反向影響已有的母子協同關系。各銀行資管需要根據自身業務發展特點,進行機制的重新梳理和安排。短期來看,母行資源是理財子公司生存的支撐和保障;但長期看,理財子公司必須打造市場化競爭能力,這才是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二是子公司間差異化發展,集團內部形成合力。除理財子公司外,許多銀行集團旗下還包括了公募基金、信托公司等存在一定業務交集的子公司。在業務上,如何實現集團內部子公司的差異化定位,并形成集團層面上的業務合力,是銀行資管未來較長時間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三是要處理好存量轉型和增量拓展的關系。一個健康的、輕裝上陣的理財子公司是銀行與監管的共識。但存量業務的轉型工作,多家銀行目前采取的是交由理財子公司代為處理的方式進行。因此,在未來較長的時間內,理財子公司需要找到實現存量轉型和拓展增量業務的有效平衡點。
最后,借此機會我想提兩點想法。
一是深入踐行“資管數字化”。
1、市場期待更深層次的“金融與科技的融合”。傳統金融機構對金融科技的認知,大多停留在業務效率的提升方面,如業務流程的線上化等等。但是科技巨頭對金融科技的布局則主要圍繞科技賦能,如向金融機構提供算力、提供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等。因兩種商業模式的差距而引發的流量和效率提升瓶頸已初步顯現。我們需要的不止是這種表層的“結合”,而是更深層次的“融合”。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大數據思維邏輯的完善、人類計算能力的提升,都為金融科技革命提供了必要條件。
2、“金融數據化”將成為金融科技革命的開端。“金融數據化”并不是簡單地以“金融為主,科技為輔”或以“科技為主,金融為輔”,而是“金融與科技”的融合,需要我們用大數據思維去認識和理解金融的本質和過程。“金融數據化”將為人類生活帶來一場范式革命,為金融領域帶來形態的重構,數據也終將會以一種新的、最重要的生產要素身份參與到經濟活動中來。
3、“金融數據化”大背景下,銀行資管要加快實現自身的“資管數據化”。“數據”是未來最寶貴的資源之一,銀行資管應該有條件和能力建立起貫通不同資產類別、各行業產業鏈和主要標的企業的資產數據平臺。“資管與科技”的深度融合,一定不是為了使用技術而使用技術,這種深度融合的過程應該是從大數據的角度對某個業務點產生新認識、新構想,通過新型技術和強大的算力來達到驗證構想、實現業務落地的目標。這里,我沒有提及人工智能等具體的技術,這不代表具體技術不重要,反而是“資管數據化”要求資管應該在實際工作中把這些技術作為常態化、一般化的工具。只有做到常態化、一般化的高頻使用,才能完成“大數據思維模式”的切換,才能實現“資管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才能做到名副其實的“資管數據化”。
未來,如果把科技手段作為主要業務手段在非常高頻的、很熟練的掌握和應用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未來的數據跟我們現在定義的數據應該是兩個概念。
二是進一步實現“客戶需求驅動的資管革新”。
銀行資管擁有較為完整的資金端。對客戶的服務、對母行理財產品線的全面支持,將是銀行資管有別于多數市場買方金融機構的特殊使命。相比于單純提高工作業務流效率,從而服務于金融機構自身,金融科技顯然更應該集中在對用戶服務領域上。
因此,銀行資管需要對金融科技在資金端的應用進行精確定位,堅守“代客理財、普惠金融”的資管本質,以“客戶需求”為輪,驅動資管業務的內生性革新。更具體地講,銀行資管要從“大數據”角度出發,重新認識客戶、讀懂客戶、挖掘客戶的真實需求,推動銀行資管的資金端從儲蓄邏輯、粗放生長邏輯向科學化、精細化的客戶經營管理邏輯轉型。
這一點很有挑戰,長期我們是基于產品和服務端思考業務邏輯,如果從客戶端考慮服務邏輯,挑戰很大。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中國的銀行資管行業正在變革中快速迭代演進,我們要繼續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態度和胸襟,攜手開創大資管行業的未來。浦發銀行資管也將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回歸資管本源,促進理財業務的轉型和規范發展,為服務實體經濟以及普惠金融和產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最后,預祝本次資管年會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趙子牛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