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金融委最新定調!鼓勵境外資金進入境內金融市場,一個月三次提及銀行資本補充,有何深意?看三大要點
來源:券商中國
十一國慶假期前,金融委召開會議,部署了一系列金融領域下一步的重點工作。
9月27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召開第八次會議,研究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等問題,部署下一步重點工作。
近幾個月來,金融委保持著每月至少召開一次會議的節奏,且通常選擇在月底召開,如第七次會議是8月31日,第六次會議是7月20日。
在本次會議中,雖然如此前幾次會議中對貨幣政策再次定調,強調“繼續實施好穩健貨幣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但更需要值得關注的是以下幾點:
一是繼續關注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問題,這是一個月內金融委第三次提及這一問題,足見當前高層對銀行資本金的重視,畢竟銀行資本金充足了才能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支持實體經濟。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此前只是支持銀行利用更多創新型工具多渠道補充資本,本次會議提出要“加快構建商業銀行資本補充長效機制”,這或許意味著在鼓勵銀行補充資本方面將有更多支持政策出臺。
二是突出政策性金融機構在逆周期調節中的作用。會議提出,發揮好政策性金融機構在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中的逆周期調節作用,這是否意味著國開行等政策性銀行將在穩投資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貨幣政策將如何配合?是否會像2014年創設PSL(抵押補充貸款)那樣,繼續通過特定貨幣政策工具定向提供流動性?這些問題拭目以待。
要點一:繼續實施穩健貨幣政策
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增長動力加快轉換,金融風險趨于收斂。金融體系要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切實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實施好穩健貨幣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對貨幣政策的定調符合市場預期,也與9月25日召開的貨幣政策委員會三季度例會(下稱“三季度例會”)一致。三季度例會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增速相匹配,保持物價水平總體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例會對物價的表述是新增內容,會議提出要“保持物價水平總體穩定”,再結合受豬價油價持續上漲影響,市場普遍認為CPI仍存“破3”的可能,這將掣肘貨幣政策放松,近期降息概率進一步下降。
央行行長易綱近日也指出,不急于像其他一些國家的央行所做的那樣,進行大幅降息和量化寬松政策。中國的貨幣政策還是要保持穩健取向。要珍惜正常的貨幣政策空間,這樣對整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老百姓的福祉都是有利的。
要點二:一個月內三次提及銀行資本補充
金融委一個月內三次提及銀行資本補充問題,足見高層對這一問題的重視,畢竟當前制約銀行信貸投放的一個很重要因素就是資本金,今年以來,不少銀行也加大通過永續債、優先股、二級資本債的發行力度以補充資本,但從國際比較看,我國銀行業的資本充足率水平依然處于中等。當前穩增長離不開信貸的支持,緩解銀行資本短缺的問題,也是對加大信貸投放實現穩增長有利。
不過,相比于前兩次金融委會議對資本補充問題的表態,此次會議對銀行補充資本有了更詳細的部署安排,且更看重資本補充長效機制的建立。
8月31日的金融委第七次會議提出,鼓勵銀行利用更多創新型工具多渠道補充資本。
9月5日金融委召開全國金融形勢通報和工作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時指出,支持銀行更多利用創新資本工具補充資本金。
9月27日金融委第八次會議上對銀行資本補充有了更詳細的部署安排。會議指出,要加快構建商業銀行資本補充長效機制,豐富銀行補充資本的資金來源渠道,進一步疏通金融體系流動性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重點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將資本補充與改進公司治理、完善內部管理結合起來,有效引導中小銀行下沉重心、服務當地,支持民營和中小微企業。
上述表態有兩個重點值得關注:
一是提出加快構建銀行資本補充長效機制,豐富銀行補充資本的資金來源渠道。
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曾表示,應加快建立商業銀行資本補充長效機制。一方面,銀行需要內外源相結合補充資本。內源性資本補充主要依靠提升營利能力,通過利潤留存補充資本,并適當控制風險資產的增長速度;外源性資本補充需要從審慎角度出發,根據市場情況統籌運用境內外各類資本工具適當補充。比如,適時通過優先股、可轉債、二級資本債等資本工具補充資本。另一方面,監管部門要加強協調,統籌配合,繼續加強對銀行補充資本的支持力度。除永續債之外,還可以繼續探索轉股型二級資本債券、含定期轉股條款資本債券和總損失吸收能力債務工具等,進一步增強資本補充工具的靈活性和多樣性。此外,監管部門還應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提高資本補充工具發行效率,并賦予商業銀行一定的發行自主性。
實際上,北京一銀行業分析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目前我國銀行擁有的資本補充渠道已較為豐富,下一步應著眼于讓這些渠道更為順暢,如監管部門在進一步簡化銀行資本補充工具發行的審核流程、進一步支持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的IPO等方面還有很多改進空間。
除上述外源性資本補充渠道的暢通外,銀行內源性資本補充能力也有待提升。近日財政部發布的《金融企業財務規則(征求意見稿)》中就提出,為真實反映金融企業經營成果,防止金融企業利用準備金調節利潤,對于大幅超提準備金予以規范。以銀行業金融機構為例,監管部門要求的撥備覆蓋率基本標準為150%,對于超過監管要求2倍以上,應視為存在利潤的傾向,要對超額計提部分還原成未分配利潤進行分配。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熊啟躍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上述規定將會使得部分銀行的即期利潤有所提升,即期利潤提升后會對銀行資本金帶來結構性改變。因為超額撥備本來就計入二級資本,撥備還原成利潤后,相當是可以把二級資本部分轉化為核心一級資本。
二是明確提出要將中小銀行資本補充與改進公司治理、完善內部管理結合起來。
這或許意味著政策層面將進一步支持中小銀行通過增資擴股、引入符合條件的新股東的方式,即實現資本金的充實,又可以改進公司治理和內部管理。再結合當前金融領域進一步對外開放的大背景,銀行、證券、保險業股比投資限制明年將全面放開,業內普遍認為,未來會有更多外資通過收購中小銀行的方式進入國內銀行業市場。
本次金融委會議也提出,要進一步擴大金融業高水平雙向開放,鼓勵境外金融機構和資金進入境內金融市場,提升我國金融體系的活力和競爭力。
山西銀保監局二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李瑞杰近日就指出,通過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2019年上半年,山西轄內的不良貸款率創下十年來新低。針對地方法人銀行機構,通過城商行增資擴股、農村信用社產權制度改革的辦法來化解風險,主要就是增加資本金,由股東出資購買不良資產。這是地方法人銀行拿出真金白銀處置風險的最有效方式,也是主要渠道。
要點三: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在逆周期調節中的作用
本次會議對政策性金融機構在逆周期調節中要發揮的作用也有部署安排。會議指出,要進一步深化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完善治理體系和激勵機制,遵循金融機構經營規律,發揮好政策性金融機構在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中的逆周期調節作用。
一直以來,國開行、進出口銀行、農發行在國內基建投資、外貿發展和“三農”領域都扮演著重要的資金提供者的角色,三家銀行以其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身份在信貸投放方面,用“量大價低”的方式支持著重大民生領域和經濟薄弱環節。在當前要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的背景下,政策性金融機構所發揮的信貸投放角色將更為重要。
但三家政策性金融機構在逆周期調節中要發揮作用,也離不開央行的流動性支持。2014年,為支持棚戶區改造、保障房安居工程、三農和小微企業發展,央行就創設PSL為國開行提供流動性,后來擴展到對三家政策性金融機構。PSL類似定向再貸款,主要流向“三農”、小微企業和棚改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期限一般在3-5年,央行此前透露,PSL的利率為3.1%。2016年5月,央行正式宣布將于每月月初對三家政策性金融機構發放上月特定投向貸款對應的PSL。
三季度例會指出,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久不受關注的PSL是否要在流動性投放方面再次發揮更大作用,值得進一步關注。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張文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