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銳德“賭”對了
創立5年,累計虧損8億元后,特銳德的二次創業迎來高光時刻。 文/《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陳浩杰 創立5年多的特來電,終于開始賺錢了。 “賭對了。”特來電宣布跨過盈虧平衡線3個月后,在與記者的交談中,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德翔心情平靜。 特來電是特銳德的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的建設、運營及互聯網增值服務。特銳德成立于2004年,有著“創業板第一股”之稱,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箱式電力設備研發制造企業。 2014年特銳德投資特來電,幾年來累計投資50多億元,其中研發投入就達十幾億,在今年實現盈虧平衡前,特來電累計虧損已超過8億元。來自市場的壓力與社會的質疑,籠罩著這家明星制造企業。 從箱式電力設備到智能生態充電網,特銳德的兩次創業,都充滿了“險中求勝”的冒險風格。尤其是“豪賭”充電網,一度讓特銳德飽受爭議。 “賭”的背后,是于德翔在能源新時代下的一盤大棋。他的賭注中,既有特銳德創業以來累積下的家底,也有對中國引領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信心。 “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是比5G和工業互聯網更大的產業,新能源汽車將引領全世界第四次工業革命。讓新能源車充新能源電,遠離霧霾和尾氣,這是特銳德的企業使命。”于德翔說。 和市場去“賭” 走進特銳德,一種自信的企業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并不是市場需要什么,我們就研發什么;而是我們創新了什么,市場就需要什么。”一句充滿霸氣的話,醒目地刻在背景墻上。 “怎么保證特銳德創新了什么,市場就一定需要什么?” 面對記者提問,于德翔的回答是:我們利用團隊的前瞻性和對未來行業發展的把控,引領技術引導用戶,我們和市場去“賭”,但我們“賭”對了。 “賭”對了,看似靠的是運氣,底氣卻是實力。 2004年特銳德開啟創業之路,僅用五年的時間,就成為創業板第一股。上市后,特銳德的業績一直保持穩健增長,從2009年到2011年營收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8.09%,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2.20%。 “我們十年只做一個產品。”于德翔說,他們“賭”中國高鐵快速發展帶來的巨大市場,十年來專注于箱式電力設備研發制造,做到行業內研發和市場的中國第一。特銳德在國內鐵路市場占有率高達70%以上,每新建一條高速鐵路,每兩公里就有一臺特銳德箱變。 市場高度集中、飽和,也帶來了增長乏力的困境。“(箱變)產品相對比較小,我們做到十年的時候,做到了百億規模,已經到天花板了,我們需要找到新的發展空間。”于德翔說。 2014年,于德翔帶領特銳德二次創業,創辦特來電,專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絡建設。在新能源充電這個全新產業,特銳德五年時間不計回報投入巨資。 于德翔說,當時很多朋友都替他們捏了一把汗,認為風險巨大,不應該這么“豪賭”,但特銳德下定了決心,頂著壓力堅持了下來。 2.0階段的充電網 “目前,特來電充電網已進入2.0階段,能實現汽車安全兩層防護以及充電網智能運維,明年我們要升級為3.0……未來是4.0……”不久前特來電舉行的“面向新能源汽車安全的充電網兩層防護技術”發布會上,于德翔作了這樣一番介紹。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頻頻發生自燃事件,讓很多人對新能源汽車陷入恐慌。 據分析,新能源汽車80%的燒車事件是發生在充電的過程中和充滿電時。如何避免車輛自燃?特來電有自己的一套成熟打法。 于德翔說,充電樁不止是充電樁,特來電充電網最大的亮點之一,便是應用了特來電面向新能源車安全的充電網兩層防護技術,能夠為電動汽車進行“體檢”并進行安全防護,從充電環節提高電動汽車安全性。 安全放心是前提,智能便捷是關鍵。如何讓充電真正安全可及?特來電一開始就有清晰的定位:建一張充電網,而不是做充電樁。于德翔認為,只有充電網的群管群控、有序充電,才能承接中國大規模電動汽車的充電需要,也才能實現低谷充電、高峰賣電,實現新能源車充新能源電。 充電網是一個涉及技術、產品、平臺、運營的復雜生態系統。特來電通過云平臺大數據建設充電樁,根據區域的屬性,以一個區域的人口密度和新能源車密度,采集數據上傳到云平臺進行多方位分析之后,使得他們有效地實現了城市內一公里半徑內都有充電樁,同時每個充電樁的利用率能夠達到最高。 在特來電展館,技術人員向記者介紹,特來電構建了一套智能的充電系統,不僅可以看到充電樁充電站實時的所有充電的數據,還可以結合用戶需求,對用戶充電進行相應的引導。 “高峰期間可能用電的人數非常多,電力可能不太夠用,到夜晚時間這部分電量有大量富余,完全可以進行高效調節。”于德翔說,以一輛新能源網約車為例,早高峰時段充電一個半小時需要84元。而夜間低谷時充電,在更短的充電時間內能省下來34元,一個月下來能省近1000元費用。 受政策和市場的雙向驅動,國內充電樁建設不斷提速。位于展館的充電網指揮中心內,大屏幕上每天實時公告充電樁的數量和充電量。中國充電聯盟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特來電上線的公共充電樁近22.7萬個,以41%的市場占有率位居行業第一。 第二個春天 建充電網是一個長期的市場培育行為,錢要燒到什么時候? 在很多業內人士認為特來電盈利還遙遙無期的時候,“意外”不期而至。 今年4月29日,于德翔給特銳德股東們寫了一封信,正式宣布特來電跨過盈虧平衡線,開始盈利。這意味著特來電走出了創業風險期,駛入健康發展期的快車道。 在于德翔看來,充電網板塊實現盈利,首先得益于電動汽車的產業路線在國內和國際形成高度統一,新能源汽車行業高速轉暖,2019年特來電的充電量從2017年的4.4億度,大幅提升至27.3億度。 其次,對充電網板塊持續10億元的研發大投入,讓特來電充電網產品及平臺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同,產品銷售大幅度增長。 而在這背后,也是特來電的巨大投入和野蠻生長。特來電目前投入建成了智能充電、電力電子、云平臺、大數據、智能調控、無線充電、智能箱變、德國電氣技術、儲能技術、新能源微網十大研發中心,擁有1071人的研發團隊,取得了1131項技術專利,引領了世界充電網的17項關鍵技術,攻克了無人駕駛公交車的人工智能充電弓、乘用車的單軸雙向機器手技術難題,成為充電行業技術的引領者。 “熬過了嚴冬,迎來了特銳德二次創業的第二個春天。”在致股東的信中,于德翔這樣寫道。 于德翔說,特銳德二次創業確立了“一機兩翼”的發展戰略,飛機的“本體”仍然是箱式電力設備研發制造,這是生存的根,是發展的基礎;飛機的“左翼”是“汽車充電生態網”,“右翼”是“新能源微網”。 在國家鼓勵發展新能源產業大背景下,處于風口期的新能源汽車發展速度驚人。多家機構的研究報告預計,到2030年電動汽車保有量可達到1億輛, 新能源汽車離不開充電,未來是車、電融合,充電運營市場空間巨大。 于德翔認為,充電網是一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引領世界的新產業生態。它上連電網,通過微調度,形成電網及新能源間的智能互動;下接電動汽車及電池,形成安全智能充電和汽車大數據應用;同時通過互聯網鏈接客戶需求滿足個性體驗,是一個新能源和新交通雙向融合的全新產業。 在于德翔看來,只有建立充電網,把車、電網及新能源發電鏈接起來,才能把大規模電動汽車變成移動儲能的工具。當新能源車推廣達到1000萬輛時,可實現現有棄風、棄水、棄光的新能源電得到充分消納;超過千萬輛車后,大規模汽車儲能在線鏈接在電網上,增加電網的柔性,打開了可再生能源的大比例消納的通道。 “不久的將來,新能源車不僅能解決綠色出行的問題,還可以將新能源的應用穩步提升,真正實現新能源車充新能源電,讓尾氣和霧霾遠離人類。”于德翔說。
責任編輯:鮑一凡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