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下午,浦發銀行董事長張為忠在2024陸家嘴論壇“全體大會七:數字金融創新與治理”表示,在數字金融框架下,要平衡金融、創新和監管的關系,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監管要對整體創新持支持、包容的態度,鼓勵創新,同時確定創新相關的準則標準。
他認為,數字金融是一個支撐點。數字金融就是要用數字技術來做金融服務和產品,在改寫金融服務產品甚至顛覆金融服務的模式。創新是一種驅動力,會在數字金融的支撐框架下不斷推動,以便給客戶對接展業,是供給方必須解決的問題。
張為忠表示,監管是管控力,讓創新在一個正確軌道上來運行,以保證創新的成本更低,特別是保證可持續發展。
“金融是血脈,血脈要能夠流到毛細血管,不然機體肯定會僵化生病的。金融是糖,溶到水里看不到,是甜的,多了也會帶來苦處。”張為忠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你未必對金融的概念清晰,但是日常生活每一個角落里都會感受到,這些一定會倒逼金融服務模式不斷跟市場和客戶的需求能夠對接。一方面你有能力挖掘和觸達客戶,能知道客戶的需求是什么。另一方面要知道客戶的需求怎么解決、怎么優化。”
他表示,問題的解決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既要達到可持續發展、健康發展的要求,同時還要解決客戶的需求問題,這就要求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相向而行,并肩作戰。
張為忠指出,現在數字金融技術發展非常快,Sora大模型用一句話就可以生成一個視頻。在金融方面,一方面要打造金融基礎設施,另一方面要在各類技術、各個領域的應用上通過產品和服務呈現給消費者。因此可能產生幾對關系。
第一個關系是創新必須符合監管。“我們往往談創新談得多,不可能每個監管都在創新之前,這是不斷規范的過程。創新跑到前面去,是不是端正、合規的?存在哪些風險,怎么判斷風險?金融本身就是管控風險的,這個關系很難處理,又必須處理。”
第二個關系是金融機構和消費者的關系。金融機構不能簡單作為賣方,要考慮作為供給者給消費者的產品好不好用、管不管用。同時,不能挖坑,不能有陷阱,不能過度銷售。這些問題怎么解決,是有壓力的。當然也要靠監管規則的運行、監管標準的運行,相向而行,達到共同的目標。
第三個關系是效率與成本和質量的關系。技術的第一個本能就是提效,如何高效地展業和服務?張為忠舉例,原來做一個客戶的信貸業務,遞交各種材料,再去看財務報表等等,走下來可能需要20天到1個月的時間。現在通過數字技術可能秒申秒辦。如果去申請貸款,通過背后模型的分析直接給客戶生成額度,直接能夠獲貸。同時可以批量通過千千萬萬客戶,不會一筆筆做,效率大大提高,也在降低成本。單人單位工作成本大幅度降低,觸達能力和客戶獲得感大幅提高。
這同時帶來了新的問題。張為忠表示,數據風險、模型風險、消費者相關權益風險,消費者的消費安全、信息安全、數據隱私等一系列問題都會跟上來,這時候就看到監管的重要性,必須要亮劍。亮劍不是人工判斷、主觀裁決,而是一定要研究。
責任編輯:曹睿潼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