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還是風險?免密支付的“利弊”之爭

便利還是風險?免密支付的“利弊”之爭
2024年01月02日 22:15 媒體滾動

  轉自:北京商報

  買東西、點外賣、坐公交、自動繳費……各種App里的免密支付功能你開通過嗎?1月2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話題“建議關閉免密支付功能”近日登上微博熱搜,“大媽撿到手機用免密支付刷光余額”一事引得大家紛紛直呼“嚇得我趕緊關閉了免密支付”。

  免密支付到底該不該關閉?需要注意哪些風險?多家支付機構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支付機構有一系列風控措施保障支付安全。消費者則需要注意設置多重驗證措施,在開通免密支付功能時充分了解權益信息。

  警惕因免密支付被盜刷資金

  據中國警方在線披露,近日在四川瀘州一位60歲大媽撿到他人手機后,發現手機沒有鎖屏密碼且微信零錢有5100多元,轉頭向其女兒隱瞞實情稱“交了個男朋友,男友給我們買衣服,把手機給我直接買”。母女兩人到某服裝店,分8次掃碼免密消費,直到將微信零錢揮霍一空后將手機關機。最終民警根據消費記錄順利抓獲母女二人。

  事件曝光后,關于免密支付的討論熱度在社交媒體居高不下。“錢明明白白地來,絕不能糊糊涂涂地花。”一名網友表示,輸入密碼支付的方式會讓自己更加安心。

  這并不是免密支付第一次引起大眾熱議。在此前,全國各地也陸續出現了多起因為事主開通免密支付功能,通過直接掃碼,或者將付款碼轉發給他人導致手機內錢款被騙走、盜走的案例。公安部刑偵局甚至曾發出提醒,“免密支付功能建議直接關閉”。

  支付行業資深觀察人士蘇筱芮分析道,免密支付存在的風險隱患主要有:一方面,免密支付可能被機構所濫用,在未經消費者授權或消費者誤觸的情形下對消費者賬戶進行扣款,另一方面,當免密支付功能所在的手機載體出現丟失、被他人暫時借用等情形,可能會出現非消費者本人操作等情況。

  警方提示,在使用免密支付功能時,應同時啟用手機的鎖屏密碼和支付應用的二次驗證功能,以增強安全保護。不要將自己的收款碼、付款碼隨意展示、發送給他人。

  微信方面建議,為了保護您的錢包隱私安全,建議設置錢包“安全鎖”,用戶點擊“服務”時須經過面容、指紋或手勢密碼驗證后才可進入。

  無處不在的免密支付

  無需密碼即可快速付款,在數字時代,免密支付為用戶帶來了更便捷的支付體驗。事實上,免密支付在各App中已不是什么新鮮的功能,甚至可以說無處不在,滲透進日常生活各類消費場景中。出示付款碼支付時,稍小金額的一筆付款可設置跳過支付密碼的操作;坐公交、地鐵,刷碼直接乘車;在購物場景如淘寶、攜程等,初次開通免密支付會享受幾分至幾元不等優惠。

  有人喜歡免密支付的“絲滑”,也有人擔憂其風險。不僅是用戶自身對支付過程的無法掌控性,被盜刷、非自主意愿支付,甚至是隱私與個人信息的泄露問題都成了消費者的“心結”。

  “免密支付是小額支付場景,支付機構有一系列風控措施保障支付安全。”支付寶方面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風控系統會綜合判斷支付風險,如果判定高風險,會禁用免密支付。另外,對于賬戶被盜的情況,支付寶始終以“你敢付我敢賠”的原則,承諾“被盜全賠”,用戶支付寶賬戶被盜產生直接損失,支付寶全額賠償。

  微信支付方面同樣明確,開通服務時,會充分確認用戶的意愿,用戶明確了解免密的使用范圍后,需校驗用戶的支付密碼才可完成開通。使用時,微信支付通過免密支付服務的限額限次、風控團隊的實時檢測來保障用戶的資金安全,若有風險則會對交易進行攔截。

圖說:付款碼免密支付開通使用說明頁面截圖圖說:付款碼免密支付開通使用說明頁面截圖

  除了直接支付,“自動扣款”是免密支付的另一大應用模式。在生活費繳納等周期付款場景,和共享單車、充電寶、汽車租賃等場景,服務提供者常與消費者簽訂代扣協議,取得消費者授權扣除相應費用,避免因消費者忘記付款導致服務終止或產生違約,甚至產生滯納金。

  可以說,免密支付的應用廣泛涵蓋了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甚至有一定意義上的“強制”要求。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如租借充電寶、無人售貨機等通常為先用后付、先購后付模式,這樣的方式其中默認授權免密扣款,對于大部分用戶來說,這是必經的前置操作過程。

  對此,支付寶表示,對開通代扣功能的商家,各機構都有嚴格的規范。支付寶要求商家必須保障用戶知情權和選擇權,做到“事前要告知,隨時可關閉,扣費有通知”,開通時驗證支付密碼等信息,確保用戶本人開通。當有商家邀請消費者簽訂代扣協議時,消費者要充分了解權益信息,了解自動扣款的用途、周期、金額等。

  記者注意到,在支付寶設置中,可以統一看到已簽約免密支付的服務,包括支付寶內付款碼、乘車碼、抖音小店、充電寶租借、攜程旅行、淘寶、哈啰出行、手機話費自動充值等等。點進每個服務詳情中可以將自動扣款關閉。

  微信支付方面,點進“錢包”中,可在“支付設置”內查看、修改用戶已開通的免密支付服務。

  免密支付“利弊之爭”

  盡管有對于免密支付的推廣與支付機構風控“兜底”,在部分消費者眼中,對于免密支付的態度仍是排斥和擔憂。便利的同時風險肆溢,免密支付到底該不該被取消?如何平衡便利與風險?

  “已經記不清什么時候開通的、哪些地方都開了免密支付了”,消費者王先生對北京商報記者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在某些時間緊張的時候,免密支付確實帶來了不少便利。事實上,最令他苦惱的是這樣的支付過程有些“猝不及防”——萬一“手滑了”、沒有看清支付訂單明細,免密支付并沒有向用戶二次確認的步驟,也給不了用戶“反悔”的余地。

  “本來電子支付就容易沒有心理負擔亂花錢,有個儀式緩沖一下有助于冷靜頭腦”。一名網友這樣說道。

  與此同時,消費者普遍反映,App內存在多次誘導開通免密支付的情況,經常彈窗、易點錯,尤其老年群體易在不知情情況下開通。

  蘇筱芮表示,免密支付主要針對的是小額支付場景,可以通過免除輸出支付密碼的流程,使得整個支付環節變得更加快捷,從而帶來良好的支付體驗。免密支付意味著平臺機構業務完成后的快速回款,利好其現金流,因此被機構所偏好,此外,在一些大客流場景中使用免密支付,對于疏解人群來說也具有一定作用。

  “除了節約時間,運營商也有縮短支付路徑的考量”,博通咨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說道,這樣可以促進產品使用率和售出的轉化率。

  而面對種種問題,就需要支付服務商履行風險提示與防控的責任。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指出,開通、使用過程中,除了告知風險、用戶同意許可之外,服務商應該設置免密支付限額。“取締免密支付并不必要,但服務商應針對特殊人群推出免密支付,而不是通過廣告來推廣。”在盤和林看來,免密支付應該是現有密碼支付的一種補充工具,僅僅發揮補充作用,服務商應限制免密支付的用戶范圍、設置其有效時間。

  “對于免密支付利弊的討論,恰恰側面反映出,在我們越來越推崇電子化支付、傳統支付方式式微的環境下,不強調多元支付環境建設的弊端顯現。”談及免密支付取消之爭,一業內觀察人士坦言,一方面,服務商要盡到消費者保護的責任和義務,配套措施要跟進支付方式的變革;另一方面,繼續加強多元支付環境的建設仍是社會的呼喚。

  北京商報記者 岳品瑜 董晗萱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開戶!智能定投、條件單、個股雷達……送給你>>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文

北京商報 支付寶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1-09 永興股份 601033 --
  • 01-09 騰達科技 001379 --
  • 01-05 貝隆精密 301567 21.46
  • 01-03 云星宇 873806 4.63
  • 01-02 西典新能 603312 29.02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