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國資委掌門離任時最擔心的是什么

首位國資委掌門離任時最擔心的是什么
2015年12月30日 08:43 新浪財經

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新浪財經訊 “2015-2016中國經濟年會”于12月26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資委原主任李榮融出席并演講。

  李榮融回顧了國企改革31年的歷史,強調無論在經濟好的時候還是不好的時候,都要堅持“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改革方向。其也透露,“我離任時最擔心的就是政企分開變成政企合一,政府干預越來越多”。

  李榮融直言,“當前中國最要抓的不是別的,就是怎么有利于政企分開就怎么做”,“社會公共管理的職能和出資人職責都混在一起,能搞好嗎?歷史證明搞不好”。

  以下為演講實錄:

  李榮融:大家早上好,從1979年改革開放算起已經36年了,如果說國有企業改革以1984年的十二屆三中全會算起已經31年了。今天10分鐘讓我講這些題目,我想講兩點:

  第一,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現在各種說法很多,但是很重要的是要牢牢把握方向,這就要回顧我們已經走過的路,來堅定我們自己的信心。所以,為了這個講話,我重新又把這些決定學了一遍。

  十二屆三中全會對國有企業的講法是,政企職責不分、條塊分割、國家對企業統得過多過死,使本來應該生機盎然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這是決定當中的原話。所以當時的著眼點叫搞活國有企業,我認為沒有過時,無論是哪個所有制企業,無論怎么評價我們的經濟,按我的評價就是有沒有活力,沒有活力就沒有希望,盡管現在很困難,但有活力,我相信一定有希望。

  經過了九年的探索,我認為這個時間不長,代價也不算太高,但是到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就明確了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這個方向就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用了16個字: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

  1993年已經定了這個方向,到1999年四中全會對國有企業改革的重大問題作出了若干決定,這個決定我自己理解就是對現代企業制度的全面詮釋,所以在這個情況下,盡管之后的路很困難,因為大家知道1998—2000年是國有企業脫困的三年,成為了國民經濟沉重的包袱,但就是在那樣的條件下,現代企業制度的步伐沒有停止,撤銷了九個工業部,這么多的企業關閉破產,下崗分流,再就業,咬住了。通過那三年,如果說成績很大,我認為過高,但是逐步擺脫了困境。當時是亞洲金融危機,對中國的沖擊也很大,國家的財政收入很可憐,外匯儲備也很可憐,但是推進現代企業制度的步伐沒有動搖。

  到2002年,十六大對國有資產管理的體制改革作出了重大的決定,從我學習的認識,是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里程碑,因為這次會議很重要,對政企分開這樣一個體制上做了重大的改革,所以才有了后來一個階段的所謂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從2002年算起,經過10年的時間,國有企業的平均增長速度,包括效益、稅收,都在15%以上,哪個國家有這個速度?所以美國的財政部每年來看我,他說你這個部門太重要了,我說你應該訪問我們財政部,我跟你不對口。他說美國如果要有像你們這樣的100來戶中央企業,交的稅能夠占國家財政收入20%左右,我這個財政部長就好當了。我們的國企每年增加的稅收交給國家的超過1200億,不是1年,是10年,所以由國民經濟的沉重包袱變成了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靠的是什么?堅定不移的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去改革,不動搖。

  困難的時候不動搖,好的時候也不要動搖,所以我離任時最擔心的就是兩條:一是政企分開變成政企合一,政府干預越來越多。不要說國有企業,其他所有制企業,如果是政府干預多的,我相信一定搞不好。這是歷史證明的。十六大以后到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叫使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的發揮政府的作用,應該說這是對現代企業制度推進的催化劑。

  十五屆四中全會提出要依法治國,提高兩個能力,我認為目標很清楚,要回顧這段歷史,堅持現代企業制度就有希望,扎實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就有活力。如果國有企業沒有活力,我不相信我們的經濟會有活力。在這十年不要光看國有企業,我們其他所有制企業同樣突飛猛進,民營企業也在發展中不斷提高,所以經濟的活躍程度,我相信回顧歷史都看得出來,哪一段是活躍的,哪一段是死氣沉沉的。再回過來看,當初十二屆三中全會著眼點是完全正確的,今天叫我評價經濟,評價企業,我仍然說活力。后來要求國企三句話,活力、影響力、控制力,沒有活力談不上后面兩條,所以我認為當前要談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首先要抓這個方向,這個方向仍然是把建設現代企業制度牢牢抓住,這是我想講的第一點。

  第二,關于學習淡馬錫。講到國企改革就牽扯到學習淡馬錫。淡馬錫到去年建立了40年,今年是41年,40年的成績我給報一下,對國家GDP的貢獻是13.5%,平均每年派紅7%,股東的投資回報率年均是18%,可以說從亞洲金融危機到美國金融危機,他都經歷了。

  朱镕基總理當時帶我去訪問,那時候我在國家計委工作,去那邊看了10分鐘,99年,他們報告的一句話是我底下的企業無一虧損。朱總理指著我,他說你聽聽,我知道他的意思,但是我相信,路走對就有希望。所以我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拜訪淡馬錫,可以說淡馬錫的40年是新加坡國有企業改革成功走出的一條路的40年,也可以說新加坡淡馬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成功的典范。

  咱們講的16個字他都做到了,而且是與時俱進,美國不少人吹捧,我也認真學習,安然是不是現代企業制度,應該說是,雷曼是不是現代企業制度,也是,但是都轟然倒下了。反過來再去看看淡馬錫,他公司治理結構有他的特色,那兩個為什么倒下?要我說有一個重要原因,董事會失效,都是做假賬,說得重一點是詐騙犯,所以建立董事會是淡馬錫治理結構當中很重要的環節,沒有合理的結構,不會有40年的輝煌,而且還要與時俱進。所以,他對董事會有一整套的制度,對董事的管理,對董事日常的溝通都有規定。

  所以至今可以說淡馬錫值得我們學習,關鍵是學什么。有的說淡馬錫,新加坡政府的出資人代表就是財政部。我說2003年之前確實我們國家也是財政部,國有資產管理局在財政部,2003年以后才有了國資委,國資委的授權當時也是試點,范圍不大,確定的是非金融的經營性資產,還要受國務院授權的,在那個非金融的經營性資產當中,國務院授權部分是國資委。所以我認為,形式一定要服從于內容,今天要談這個題目,我想要說的形式一定要符合內容,當前中國最要抓的不是別的,就是怎么有利于政企分開就怎么做。不客氣地講,現在去問不少高官,問他國資委為什么叫特色機構,能正確回答的我估計不會超過30%,為什么政府管理越來越多,他不清楚社會公共管理的職能和出資人職責都混在一起,能搞好嗎?歷史證明搞不好。所以,重點要向新加坡學習的第一位的是政企分開。

  我拜訪過李顯龍,我問他,你這位總理對國家淡馬錫的投向有沒有想法?他說當然有想法。我說你怎么辦?他說我們派出了董事,有董事在董事會大,如果董事會投票決定不同意,我總理也只能接受。我說這在中國要做到這一點,沒有15、20年是做不到的。但如果做不到,要談國有企業改革,基礎不對。什么原因?說話的人不負責,負責人不說話,這怎么能搞好?要學習淡馬錫的第二條,要認真學習他的公司治理以及公司治理結構,不是一成不變,要與時俱進。現在淡馬錫的投資70%在海外,在新加坡占30%不到。所以,40年成就,我想應該正視這樣的現實,不去爭,我們要做的是學完了要結合中國的實際來認真做,要總結我的發言就是:堅持方向,加快步伐,扎實推進。謝謝大家。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1-02 和遠氣體 002971 10.82
  • 12-25 八億時空 688181 --
  • 12-25 僑銀環保 002973 --
  • 12-24 興圖新科 688081 --
  • 12-19 鉑科新材 300811 26.22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