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價已放開,而電價國家還控制著,體制矛盾是煤電“頂牛”的根本原因。國家發改委在公布2003年電上漲價格以及電煤的漲價上限后,電、煤雙方對此仍不滿意。“這樣電煤價格聯動機制的制定標準是什么?”煤電雙方都表示不解。 [發表評論] |
電力、煤炭兩大行業暗中角力 煤荒牽動著電荒
在經濟專家看來,解決目前電煤企業矛盾就要實行電煤聯動。國家發改委價格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員表示,煤價的市場價與受國家嚴格監管的電價存在很大矛盾。
對于部分地區出現電荒,更多專家指出,這是電力與煤炭兩大行業的較量——前者想借此提高電價;后者則認為長久以來煤炭行業面對電力企業“低三下四”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 |
真是“煤荒”引起“電荒”? 背后是價格之爭
2001年以前,煤炭作為基礎性資源,由國家計委確定指導價,之后由企業協商,政府出面協調。從2002年開始,國家取消電煤指導價,電煤價格也開始真正進入市場化。但在這一年12月長沙舉行的電煤訂貨會上,雙方卻開始發生爭端。煤炭企業計劃漲價,而對于要“電網分家”的電力企業來說,成本難以消化。煤價已放開,而電價國家還控制著,體制矛盾是煤電“頂牛”的根本原因。 |
實行電、煤價格聯動機制 煤電雙方對此均不滿意
煤炭專家認為電力企業在“賣乖”:一家用煤600萬噸的電廠,利潤指標10億元,每噸煤漲30元,利潤只下降1.8億;而2002年陽泉煤礦產量1000萬噸,利潤1000萬,每噸利潤只有1元錢。
電力企業則認為,“(煤炭企業)是拿電力最理想的企業與經營成本較高的煤炭企業比較。”效益好的煤炭企業每噸煤成本只有36元,如果煤價170元/噸,則每噸煤的利潤率是陽泉煤礦100倍。
不過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煤炭職工工資不到電力職工的1/5。 |
煤電價格之爭開始升級 發改委、電監會正面對撞
對于124號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表示,他理解發改委的燃眉之急,但124號文存有重行政、輕市場取向、同時沒有相應的配套處罰措施的弱點,將會導致電監會改革被動。
電監會在東北實行“價格雙軌制”的目的,是一種過渡,是為了最終將全部的電量都實行競價上網。而發改委124號文件,取向剛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