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7日電中國經濟時報報道說,繼去年全國12個省級電網拉閘限電后,今年前三季度已經出現了21個電網拉閘限電的新記錄。對于這一現象,人們一般把原因歸結為:電力行業本身的供應能力不足,整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影響,高耗能產業的迅速擴張和今年的持續高溫干旱。
報道稱,今年下半年,國家電網公司、中電聯和電監會的相關文件和來自有關人士的
聲音表明:最近幾年,電力建設滯后于電力需求增長,電力供應總量不足,是造成電力供應逐步緊張的根本原因。
據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市場分析預測課題組提供給中國經濟時報的數據分析,“八五”期間電力基建投資占全國基建投資比例為12.09%,“九五”期間這一比例下降為10.40%,2000年下降為7.22%,2001年下降為6.94%,2002年略有回升,但也僅為7.17%。電力基建投資連續幾年滯后于全國基建投資,直接導致電力建設緩慢,電力供應總量不足。
此前,受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國家經濟結構調整以及1998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緩慢、電力供應相對富余的影響,在研究編制電力工業“十五”發展規劃時,對“十五”期間我國宏觀經濟發展形勢估計不足,對電力發展速度預測明顯偏低,電力項目計劃新開工規模過小,使得近年來投產容量嚴重不足。
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帶動用電需求全面高漲,是造成近年來電力供需逐步緊張的主要原因。
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市場分析預測課題組的最新報告分析認為,從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與新增裝機的比例關系變化看,1990年全國每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就配套有1萬千瓦新增裝機,2000年到2002年間,這一比例分別為每16億元、19億元、24億固定資產投資配套1萬千瓦新增裝機。在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幅逐步攀升的情況下,配套裝機容量不足,造成電力供需緊張。
今年持續的高溫、干旱和來水不足,增加了隨機性缺電,也是造成電力短缺的一大直接原因,而相應的管理機制不到位也是加劇緊張局面的間接因素。
一個明顯的邏輯是:嚴重干旱導致水庫來水減少,水電出力下降,農業灌溉用電增加,這使水電比重大的省份的電力供需形勢受氣候的不確定影響更加明顯。另外,電煤供應緊張、機組非計劃停運次數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部分地區電力供應緊張的局面。(單繼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