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國2007 等待之年(17)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2日 12:05 《財經》雜志
“中國因素”帶來的機會不會永遠存在 香港:繼續挖掘中國紅利 □本刊特派記者 陳慧穎發自香港 2007年,香港已步入回歸后的第十個年頭。經過多年嘗試和調整,香港對自身定位逐漸清晰。回看董建華、曾蔭權兩位特首的每一份施政報告,“中國因素”逐年凸顯,至今分外鮮明。 在剛剛過去的2006年,香港股市持續飄紅,由強勁的“中國故事”所支撐的H股、紅籌股占據了這個市場的半壁江山。但在新的一年,謹慎心態已然日顯。 如今,除了內地企業赴港上市這一熱論多年的“常規”主題,人民幣業務已一躍成為香港資本市場上的關鍵詞匯。人民幣業務的擴大,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如同一明一暗兩條主線,影響著香港資本市場乃至普通香港人的每日生活。 2月1日,曾蔭權正式宣布競選連任;翌日,再向800人選舉委員會介紹競選綱領,其中關鍵,是將香港建成“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 回歸十年,香港同內地的關系日益緊密。香港已經意識到,在國際主要金融中心的競爭中,“中國因素”是其最大的優勢。如何讓香港的金融業搭上內地經濟發展的快車,是香港未來的核心課題之一。 躍上高峰 2006年的香港股市一派風光。在此上市的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包攬了當年全球IPO融資額的前兩名——融資合計超過2116億港元。 在內地企業強大的IPO業務推動下,香港股市“超美趕英”。2006年前11個月,香港市場共通過IPO融資353.7億美元,力壓紐約,成為繼倫敦之后全球第二大IPO融資市場。 二級市場同樣異常活躍。2006年底,恒生指數收于19964.72點,較2005年上漲34.2%;恒生中國企業指數(H股)和恒生香港中資企業指數(紅籌股)分別收報10340.36點、3330.06點,同比增長93.99%和72.11%。 截至2006年11月末,香港股市總市值達13.3萬億港元,位列全球第七。內地企業總市值剛好占據香港股市總市值的半壁江山,其成交額則已高達股市總成交額的67%。 各大指數也紛紛對成份股作出調整,以反映中國在全球資本市場中的比重。2007年2月,恒生指數再將兩只H股——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人壽納入成分股,加之2006年初進入恒指的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石化,已有五只H股進入恒指,后者成分股亦擴編至38只。 內地企業赴港上市,可溯及上世紀90年代,當年香港也將自身定位在“融資中心”。2006年堪稱香港運作內地企業融資業務的巔峰。與此同時,各大交易所對內地企業上市業務的競爭也近乎白熱化。 一方面,“回歸A股”已是大勢所趨。普華永道估計,由于目前在港上市的內地國企僅有一半已發行A股,未來兩年陸續會有巨型H股回歸A股,以推動內地資本市場發展。2007年香港IPO融資額將達1500億元港幣,而內地IPO集資額則將達到2000億元人民幣。 另一方面,海外交易所對中國內地企業上市資源的爭奪也日趨激烈。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周文耀曾感慨,早年中國企業上市推介會上,只有香港和國內交易所一起競爭內地的發行人;但今天,每個推介會上都會有來自紐約、納斯達克、倫敦、新加坡等交易所的代表,競爭激烈不言而喻。 高處不勝寒 2007年,“中國故事”能否繼續大行其道? 在供給一方,赴港上市作為內地企業改制、融資的一個重要手段,還會繼續下去。在金融行業,預計會有中信銀行、太平洋保險等內地金融巨頭赴港上市。另外,在房地產、零售等行業也將有來自內地的大型IPO產生。 盡管回歸A股已是2007年的大趨勢,但香港市場的監管水平、國際化水平,始終是促使內地企業赴港的動力。 從需求面看,人民幣持續升值的潛力是外資追捧人民幣資產的根本動力之一。2006年出現了多支投資海外上市中國股票的新勢力,最引人注目的是中東的“石油美元”。沙特王子阿爾瓦利德一擲20億美元認購中國銀行之后,中東買家的名字不斷出現在中國企業IPO的新聞當中。 就在2007年1月,麥格理銀行在香港推出專門投資于中國企業海外IPO的基金,這是目前市場上首只以中國IPO為投資方向的基金。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投資者仍看好中國的IPO。 然而甫入新年,形勢已有變化。恒指單日波幅可達二三百點,1月有多只新股在上市之后就跌破發行價。當月恒指環比上漲僅0.7%,恒生中國企業指數(H股)環比則下降7.1%。市場膠著,已反映出做空與做多兩種力量的拉鋸。 一位國際投行的分析師表示,香港股市增長已持續三年余,“牛市持續了這么長的時間,幾乎所有的玩家都已經賺到了,大調整來臨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謹慎心態日趨明顯,很多散戶投資者表示,目前香港股市風高浪急,已是獲利離場之時。也有不少基金經理感嘆,遍尋香港證券市場,“已經找不到便宜的股票了。” 目前,市場正在等待上市公司2006年的全年業績數據。“2006年的業績如果不會給人異常驚喜,即便會好于預期,但結果很可能是‘好消息出貨’。”一位基金經理說。 A股市場動向也牽動香港投資者的神經。雖然A股和H股兩個市場尚未打通,但二者已互見影響。如今A股大熱,市場認為政府將出臺調控政策,一旦A股下調,則可能直接影響H股表現,進而影響整個香港股市的氣氛。 轉戰人民幣業務 2007年1月,在爭取多年之后,香港終于獲批增加一項新的人民幣業務——在港發行人民幣金融債券。 迄今,香港是內地以外惟一可開展人民幣業務的地區。自2004年2月人民幣業務在港展開以來,當地共有38家銀行開辦了人民幣業務,幾乎包括香港所有主要的零售銀行。目前,業務領域限于存款、兌換、匯款、信用卡及個人支票等五方面。 曾蔭權2006年底赴北京述職時,再次向中央政府提及兩項進一步擴大人民幣業務的新措施,包括在港發行人民幣金融債券,以及用人民幣支付從香港至內地的直接進口。 目前,人民幣債操作具體規范尚未出臺,赴港發債的主體被限定為境內金融機構,主要考慮評級等級高的境內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在內地高流動性的狀況下,這些機構發債的需求有限,但此項業務的影響卻相當深遠。 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將大大疏通人民幣回流內地的渠道,并激發市場對人民幣的潛在需求。截至2006年11月底,香港人民幣存款余額為228億元,不足全港存款余額1%。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指出,未來香港將可建立全球獨一無二的支付系統,人民幣、港元、美元及歐元這三個不同時區的四種貨幣,可以同步即時支付,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非常重要。 今年六七月間,香港交易所還將推出人民幣期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已于2006年8月在全球推出人民幣的期貨與期權。人民幣匯率改革以及人民幣國際化,是未來中國給國際資本市場提供的新主題。香港如不能及早做出反應,將會在新一輪競爭中失去先機。 “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金融界對此競爭態勢已有清醒認識。2007年1月,香港“十一五”規劃與香港發展經濟高峰會向曾蔭權提交了一份專項報告,其中包括了香港金融界對香港未來發展的諸多設計。 經濟高峰會最早于2006年9月由曾蔭權召集,香港33名專家參與;起因是在2006年3月,中央政府在“十一五”規劃中提出支持香港發展金融、物流、旅游、資訊等服務業,保持其在國際金融、貿易、航運等方面的中心地位。 報告認為,隨著內地經濟增長、資本項目開放以及人民幣走向可兌換,內地的國際金融活動的規模將迅速增加,這為中國發展自己的世界級國際金融中心提供了一個機會,而這樣的機會不會永遠存在。 經濟高峰會成員、香港立法會議員李國寶表示,應該為香港、內地兩個金融體系建立互補、合作、互動的工作關系,運用內地龐大及日益增長的國際金融活動,使香港發展成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 報告在證券、人民幣期貨、商品期貨、保險和再保險以及資產管理等多個金融領域,提出了共80項具體行動建議。比如,建議放寬香港金融機構“走進去”內地提供服務的限制,涉及香港銀行、證券公司、投資銀行、基金管理公司及保險公司;建議政府與內地磋商,放寬香港銀行持有內地銀行股權的上限,允許證券公司、基金及保險公司在內地設立獨資公司等。 其實,包括推出大宗商品期貨、爭取在港開展人民幣貸款業務、發行中國存托憑證(CDR)等多項政策建議已被市場討論多時,其中又以CDR引發的討論最為熱烈。雖然回歸A股的方向已定,但紅籌公司仍然因身份原因回歸無門;另外,由于A股和H股市場并未打通,同股不同價的問題仍然存在;再加上內地外匯儲備創下新高,人民幣仍面對巨大的升值壓力。在此背景下,市場期待CDR能夠一舉數得,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條途徑。 雖然香港金融界提出了眾多的行動建議,但可以想象,每一項具體業務的開展或具體產品的推出,都需兩地間的溝通和籌劃,最終成行不可能一蹴而就。譬如香港自2004年2月便開始經營人民幣業務,但三年后方才取得發行人民幣債的突破性進展。中央政府將會根據自身金融改革的規劃,有計劃地進行開放和試點。 曾蔭權此次競選連任,將“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作為施政綱領中的第一要務。由此可見,建立具有資源配置、定價、風險管理等多重功能的國際金融中心,已成香港政商界的共識。-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