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國2007 等待之年(12)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2日 12:05 《財經》雜志
地方政府復制“匯金模式”主導中小銀行的重組,不失為一種現實的路徑,但僅僅是改革的起點 城商行:創造性模仿 □本刊記者 歷志鋼/文 在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國有商業銀行改制上市先行一步之后,中小銀行的改革日益受到更多關注。 沉重的歷史包袱、粗放的經營模式以及地方政府財政收入捉襟見肘的現實,一度使得中小銀行改革之路前景黯淡。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6年末,在WTO三年過渡期結束后,仍有70余家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未能達標。 2006年,中國銀行股在資本市場的成功,為金融改革帶來了轉機。借此“東風”,一些地方政府積極推動當地銀行的重組,目前已不乏初見成效者。最立竿見影的是大量中小銀行已受到國內外戰略投資者的熱捧。 比如,重慶市商業銀行“舊貌換新顏”,其利用地方政府注資及國家開發銀行的軟貸款,成功引入香港大新銀行和凱雷投資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徽商銀行、江蘇銀行先后以省級行政區為單位,進行城市商業銀行合并重組;廣東發展銀行更將控股權交給以外資花旗集團為首的競標團。 從現有的重組案例看,在地方政府主導下的中小銀行重組多數復制“匯金模式”,即地方政府動用各種資源剝離不良資產,卸下歷史包袱,利用市場時機引進戰略投資者,實現重組。 在業內專家看來,這不失為一種現實的路徑;但在具體操作中,仍存在著強烈的行政色彩,多數重組并非按市場化方式進行,地方政府既為舊賬埋單,多半也不肯放棄對銀行的控制,重組多局限于財務改善,與以前并無本質變化。 另一方面,國內銀行最為看重的“引資”,最終能否真正實現改制、“引智”等目標,目前尚未得到經驗證實。因而引資、重組只是銀行改革的起點,中小銀行還有長路要走。 “匯金模式”地方翻版 匯金公司對國有銀行的注資重組,取得了始料未及的成功,也讓中小銀行改革看到了生機。于是,各地政府紛紛效仿匯金模式,對當地的金融業進行重組。 “匯金模式”的要點,是政府動用手中資源重組原商業銀行,通過政策性剝離不良資產、注資等方式,使銀行的財務狀況達標;在此基礎上將部分股權轉讓給戰略投資者,繼而啟動銀行上市,用獲得的溢價收入來彌補此前救助銀行所欠缺的資金缺口。 國有銀行成功上市后,匯金的重組模式即為地方政府所借用,以救助同樣處于危機邊緣的中小商業銀行。 其中頗具代表性的是重慶市商業銀行,通過當地政府全資持有的渝富資產管理公司和國家開發銀行的貸款,地方政府將重商行裝扮一新,在2006年底溢價轉讓24.99%的股權給戰略投資者后,已經獲得4億元的溢價收益。如若今年如愿上市,國有股權所獲溢價有望超過20億元,不僅可彌補救助銀行所耗資金,還將獲得不菲的投資收益。 今年初剛剛成立的江蘇銀行,也有賴于江蘇省政府對不良資產的剝離及注資。是次重組,江蘇省政府財政共將支付10億元以彌補預期資產損失,其中8億元與另外15.43億元不良資產被打包轉讓給江蘇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由江蘇國投發行專項的五年期信托產品,并由江蘇省農村信用聯社以原額承購。如果沒有未來的戰略投資者進入及上市融資,這10億元將變為純粹的政策性投入。 地方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國有控股的信托公司,雖然身份不同,但扮演的角色大體相同,都是匯金公司的地方“翻版”。 在“匯金模式”中,引進戰略投資者和上市是最核心的兩個環節。引進戰略投資者一方面使政府獲得股權溢價轉讓收益,用以彌補資金缺口;另一方面,外資進入也為銀行內部改革提升其競爭力帶來進一步動力。 繼2006年部分銀行成功引資并謀求上市之后,今年將有更多的銀行借此良機完成改革的攻堅戰。 來自官方的統計數據表明,截至2006年12月末,已有59家城商行累計置換、剝離不良資產685.05億元,其中信貸資產511.09億元,非信貸資產173.97億元。 股份制銀行的進展更為迅速。繼興業銀行2月5日登陸A股后,中信銀行、光大銀行以及規模較大的城市商業銀行今年將完成上市之旅。 除廣發行成功引入花旗等戰略投資者,光大銀行、中信銀行等也都獲得注資并籌備上市。其中,中信銀行較為特殊,扮演注資角色的是其母公司中信集團。在累計注資超過130億元之后,同在2006年底,中信銀行成功引入西班牙BBVA銀行作為戰略投資者,并將于今年3月登陸資本市場。 實力稍遜的銀行仍舊處在尋找戰略投資者的路上。預計今年,除招商銀行,尚未引入戰略投資者的股份制銀行如光大銀行、浙商銀行、恒豐銀行,城商行中如武漢、深圳、大連、重慶、長沙、南昌、沈陽等也將陸續完成戰略投資者的引進。 質量更差的中小銀行將為年內達標而奔波。銀監會的信息顯示,已有18家城商行正在實施不良資產置換或注資工作,計劃置換不良資產41.86億元,注資44.25億元。 另有一部分銀行將走向聯合重組。銀監會二部主任樓文龍告訴《財經》記者,在安徽、江蘇等地的城商行聯合重組之后,山西、廣西、內蒙古等地也將進行區域性重組。 期待實質性改革 不過,即便銀行的引資完成或接近完成,也還遠未到喝彩的時候。由于政府主導的財務重組并非市場化的選擇,銀行的經營模式及政府對其的管理方式仍一如既往。 今年初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對此亦有判斷:金融業仍然是國民經濟的軟肋,銀行業面臨金融發展同質化、發展模式粗放的難題。 在后WTO時代,銀行能否在重組之后,擺脫對政策性扶持的依賴,實現內生性發展,取決于以下內部變革: 其一,盈利模式的轉變。至今中國銀行業仍主要依靠存貸差收入。但在貸款上對企業的判斷與風險分析手段依舊陳舊。由于缺乏風險的對沖措施,中國銀行業受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異常明顯。 雖然去年央行應宏觀調控之需擴大了存貸差,讓商業銀行的業績陡然生輝,但在優惠措施的扶持下,銀行能否迅速完成盈利模式的轉變,將決定他們未來能走多遠。 其二,金融產品的創新能力。直接融資的發展必然將擠壓銀行的業務空間。從今年開始,直接融資將繼續得到鼓勵,很可能導致銀行的大批優質客戶流失。銀行如果缺乏創新能力,在競爭中將喪失主動權。中小銀行人員素質整體較差,業務創新能力更顯薄弱。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曾就外資入股中資銀行做過調查,結論表明,外資入股后確實帶來了新的金融產品,也拉動了銷售,但對整個產品的研發以及盈利模式秘而不宣。中資銀行最終很可能只成為外資銀行金融產品的分銷商。 在這一點上,招商銀行較為冷靜。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招商銀行董事長秦曉直言:“引資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無法將其品牌、技術等全部引進過來。如果引進19%的外資,就有良好的品牌和先進的管理經驗進來了,天下哪有這么好的事?” 其三,銀行的去行政化,確切地說是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中國的銀行在這方面雖然做了一定努力,但是仍嫌不足。 對中小銀行來說,既然在地方政府的救助下重獲新生,卻也使地方政府再次加強了對地方金融的掌控權,商業利益與政府意愿很難平衡。 此外,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居高不下,基層案件層出不窮,以及下屬分行諸侯割據的局面,其根源多與地方政府的過度介入有關。 從金融改革大局來看,中央政府對國有商業銀行實行絕對控股有一定的時代特征,但地方政府理應在推進中小銀行改革方面更為市場化。-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