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預期企穩
一季度經濟數據呈現四大特點
■王 軍
新近出臺的最新宏觀經濟數據顯示,一季度經濟開局良好,亮點紛呈。6.4%的經濟增速雖然相較去年全年6.6%的增速略有下滑,與去年四季度6.4%的增速持平,但略微超過了此前主要機構的預測中樞,這一難得的好數據已經初步扭轉了去年年底以來市場過度悲觀的心理預期和負面情緒,體現了中國經濟十足的韌性和穩定性,為下一步經濟發展和實現全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簡而言之,一季度各項經濟數據呈現以下四個突出特點:一是經濟企穩跡象明顯,無論是工業增加值、投資、消費、外資、就業和收入數據,還是外貿、物價和金融指標,都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二是經濟主體預期改善明顯,4月份制造業PMI指標大幅反彈顯示,企業家群體對未來市場前景不再悲觀,主動擴大生產和補庫存積極性有所提高;三是經濟領先指標見底反彈明顯,作為先行指標的社融增速和經濟晴雨表的股票價格已提前見底反彈,預示著未來經濟企穩向好態勢有望延續;四是經濟結構持續改善明顯,消費仍是三駕馬車中第一位的驅動力,消費升級仍是確定性事件。例如,在普通乘用車增長連續數月大幅下滑的同時,新能源汽車銷量三月份卻出現成倍增長;再比如,工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快于規模以上工業1.3個百分點,占比也在顯著提高;在投資穩步回升的結構當中,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較快,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1.4%,增速比全部投資快5.1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19.3%,比全部投資快13.0個百分點,等等。這些經濟運行中越來越多的積極因素預示,未來經濟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前景愈加樂觀。
經濟短期內有所企穩主要得益于前期較大力度的逆周期調節措施漸次落地。今年以來,兩大宏觀經濟政策不斷發力。
在財政政策方面,史無前例的2萬億元的減稅降費力度超出市場預期,財政支出節奏一季度也明顯快于往年,基建投資對沖經濟下行的擴張力度較強,地方政府擬發行的一般專項債新增2.15萬億元超過去年,同時發行也在加快。
在貨幣政策方面,金融條件和融資環境改善明顯,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較快。3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同比增長10.7%,人民幣貸款同比增長13.8%,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8.6%,都快于去年同期,寬信用政策推動企業生產經營更趨活躍,盈利改善,今年以來的多次降準、定向降準、MLF、TMLF等政策工具的頻繁操作,也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民營和小微企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前期“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兩大政策的發力增效和有效配合,有力地促進了經濟企穩向好態勢的形成。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因素也不容忽視,今年以來,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企業改革、金融開放等措施接連落地實施,特別是民營小微企業的營商環境、發展環境不斷改善,也為經濟平穩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展望未來,當前的經濟企穩來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理性和冷靜來看,盡管三大需求都有所初步企穩,但這是靠政策刺激支撐的企穩,是靠天量信貸寬松支撐的企穩,而不完全是由經濟內生增長動力支撐的企穩,其可持續性尚待進一步觀察,基礎尚不牢固,未來也不排除會出現一定的反復,斷言經濟已經完全企穩并將繼續走高恐怕為時尚早。2019年實現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和六穩態勢仍面臨較大壓力和較多挑戰,仍然要重視眾多不確定性給經濟運行帶來的下行壓力。
下一階段要鞏固經濟企穩這一成果,需要著重把握兩大方面:一是仍需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基調,把握好逆周期調節的力度,管好貨幣供應的總閘門,防止經濟主體過度加杠桿,防止資產價格上升過快;二是抓住經濟企穩的有利時機,加快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創新驅動,注重提質增效,加快培育強大的國內市場,逐步淡化對于經濟增速的過度關注,避免走大水漫灌和過度刺激的老路。
(作者系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責任編輯:李鋒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