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熱詞看地方兩會!陜西省:振興鄉村 產業先行
作為西部傳統農業大省,陜西一直將“三農”問題放在突出位置。2019年,陜西將建設200個以上鄉村振興示范村,并在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美麗鄉村、吸引人才回鄉創業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尤蕾
1月27日,陜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陜西省長劉國中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亮出了2018年的“成績單”——實現生產總值2。44萬億元,增長8。3%;省級財政扶貧資金投入30億元;旅游總收入5994。6億元,增長24。5%……
2019年,陜西怎么干?《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生產總值增長7。5%——8%。陜西將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破除障礙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加快發展“三個經濟”、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等。
農業穩,則天下安。“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劉國中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如是說。作為我國西部傳統農業大省,陜西一直將“三農”問題放在突出位置,2018年,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全面完成,60%的村成立了集體經濟組織。在扶貧工作上,陜西扎實推進脫貧攻堅,23個縣104。5萬人即將摘帽脫貧。進入2019年,“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藍圖正在有條不紊推進中。
建設美麗鄉村,留住縷縷鄉愁。陜西提出將在2019年建設200個以上鄉村振興示范村。陜西省人大代表、武功縣縣長林梅作為基層領導干部特別有感觸,在她看來,這是鄉村難得的發展機遇,但也應看到,全域推進農村改排水、改廁、改路、改電、改氣、改網等工程,投資強度相對較大。林梅建議,應當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杠桿作用,吸引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等其他資金投入,鼓勵企業和農民積極投身美麗鄉村建設。鄉村之美,美在特色。如何留住鄉村底蘊、保護文化傳統與地域特色,也是建設美麗鄉村中需要破解的難題。
鄉村振興,首先要振興產業,這不僅關系到農村發展,更是農民走向富裕的路徑。《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了2019年的發展規劃,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劃定270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蘋果、奶山羊、設施農業3個千億級產業和茶葉、紅棗、核桃、食用菌等區域特色產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建設果蔬貯藏百庫和果蔬“產加銷”物流冷鏈綜合體,建設好藍田縣、大荔縣、榆陽區3個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在實踐過程中,陜西省已經摸索出了不少經驗。“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就是其中之一,這種方式不僅幫農民解決了資金、技術、管理方面的困境,還帶動了農業技術發展與產業升級。《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和行業協會作用,積極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等措施。2019年,這些經驗將繼續帶動農業經濟發展與農民增收。
說到底,農村產業發展,靠的依舊是人,把人才留在鄉村是激發農村活力的內在驅動力。林梅以武功縣為例,建議適當給予縣級政府招聘人才的自主權,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扎根基層、服務基層。陜西省政協委員、西安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陳曉莉則提出,通過政策和產業的雙重作用,吸引外出致富能手回鄉創業,讓“新鄉賢”扎根本土、建設鄉村。
在陜西省政協委員、陜西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副院長雷秀娟看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事實也是如此,2018年,陜西省積極發展新業態,大力扶持電商發展,助力精準扶貧,扎實有效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雷秀娟建議,未來應該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的主體責任,要將推動攻堅、助推摘帽一整套有效機制辦法與鄉村振興“打包配套”使用,真正實現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同頻共振”。
責任編輯:鮑一凡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