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踩雷”背后:與錢端“甩鍋” 理財資金踩雷

招行“踩雷”背后:與錢端“甩鍋” 理財資金踩雷
2019年07月01日 14:33 商學院

  招行“踩雷”背后,創新業務“后遺癥”

  理財子公司設立熱潮之下,銀行機構需要冷靜思考的是,如何制定適合本行的理財子公司發展策略,使其不僅立足于自身發展,還能肩負起全行資管戰略轉型與發展的重任。

  文|呂笑顏 石丹

  招商銀行理財產品正處于多事之秋。先有與廣東錢端商務服務有限公司(下稱“錢端公司”)“14億元理財資金逾期”事件懸而未決,后有招行訴光大資本再次將其理財產品推至風口浪尖。

  被業界稱為“零售之王”的招商銀行,一方面在不斷嘗試轉型與創新,另一方面也不斷在為“創新”買單。有業內人士認為,從目前的情形來看,其首先應該解決的是如何給資管排毒、理財業務如何轉型等問題。

  與錢端“甩鍋”背后:互聯網創新業務后遺癥

  招商銀行與錢端公司的“糾葛”還要從合作之初說起。

  2013年9月,招商銀行推出了承載企業云服務、企業商機服務、互聯網進銷存、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互聯網融資見證業務等互聯網創新業務的“小企業E家”產品,業界認為,這是招商銀行推出的P2P產品,招行也成為最早試水P2P的銀行。

  據平安證券的一份研報顯示,2013年下半年以來,在移動互聯網技術與泛資管業務的不斷融合,以及T+0貨幣基金、P2P、眾籌等新型投資模式的沖擊下,招行進一步加快向客戶財富及資產管理型銀行轉型的步伐。

  錢端公司原名廣東眾金互聯商務服務有限公司(下稱“眾金所”),成立于2014年7月30日。據天眼查顯示,眾金所是一家互聯網理財產品超市,涵蓋了銀行、基金、保險等精選投資理財項目,為用戶提供零風險、高收益的財富增值服務。據新華網等媒體報道稱,眾金所憑借與多家銀行的戰略合作關系,率先提出“銀行P2P”分銷的新玩法,致力于打造成一個銀行互聯網金融資產交易平臺,為投資者提供一站式投資各大銀行投融資平臺的便捷通道。

  2015年5月,眾金所對外宣布正式更名為“錢端”,并上線改版后的錢端APP。2015年6月,有消息指出,用戶登錄招商銀行“小企業E家”后,網頁會彈出二維碼,掃碼會提示下載錢端APP。2017年之前,錢端都以“招商銀行—錢端APP”、招行旗下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的名義對外宣傳。招行員工也在積極向招行客戶及潛在客戶推薦錢端APP。

  有媒體報道稱,招行于2013年、2014年和2015年與廣東網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網金控股”)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及其補充協議等三份協議。

  根據招行方面解釋的“招商銀行與網金控股原業務合作模式”,網金控股引入并指定錢端APP作為向投資者發布融資人融資信息,并接受投資人投資的平臺。2015年6月前可以通過招商銀行二級域名小企業E家網站鏈接至網金控股的互聯網投融資平臺,投資者可通過招商銀行小企業E家進入網金控股的互聯網投融資平臺。

  不過,招行方面稱,2015年6月,招商銀行停止了招商銀行二級域名小企業E家網站運營,關閉了從招商銀行二級域名小企業E家跳轉網金控股互聯網投融資平臺的入口,投資者無法通過招商銀行小企業E家進入網金控股的互聯網投融資平臺。

  2015年10月,招行與錢端公司簽訂了《互聯網金融業務產品合作協議》,錢端APP作為投資人進入互聯網投融資平臺的移動端入口。錢端公司負責錢端APP的研發、建設、運營和維護等。

  事實上,自2016年以來,資管行業進入了嚴監管周期,2017年資管新規征求意見稿公布,銀行對互聯網金融的態度也悄然發生轉變。

  因此,招商銀行于2017年4月28日停止了小企業E家平臺上的互聯網創新服務,同時停止包括錢端公司在內的業務合作。招行并要求錢端公司刪除其APP上投資人投資協議、產品說明書中有關資產來源為“招商銀行見證”或“招商銀行小企業E家”及招行標識等所有與招行相關的描述。

  不過,錢端公司回應稱,“招行聲稱已于2017年4月終止與我司合作,目前招行與錢端公司及錢端APP無任何關系,與事實不符。因為2017年4月后,招行仍持續在錢端APP上發布、銷售投資產品,且一直對錢端APP各方面工作進行督導。”

  招行方面指出,2017年4月28日,招行停止接受融資人委托為其融資提供信息見證服務,也終止了與網金控股的合作;以招商銀行進行了信息見證的金融資產為還款來源的融資產品,已于2018年初全部到期順利結清,沒有出現任何資金回款風險。直接接收招行見證金融資產信息的網金控股也向招行出具了結清說明。不過,據招行官網顯示,直到2018年10月8日,招行才公告與錢端終止合作。關于兩者合作及終止合作的過程,截至記者發稿,招商銀行并未回復。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表示,“錢端、招行的拉鋸戰對投資人來說是一種無謂的消耗,浪費了寶貴的催收黃金期。從當前節點來看,逾期已經發生,錢端作為運營方,在逾期后更有義務披露融資方信息”。

  目前,雙方也啟動了訴訟程序,招行已向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起訴錢端公司的商標侵權行為,目前已正式立案。錢端公司也已于5月29日對與招行合作協議糾紛一案向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已立案受理。

  有專家指出,在資管新規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于2018年4月27日聯合發布了《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俗稱大資管新規頒布后,銀行與P2P的合規的合作模式僅剩助貸業務、導流業務,實際上,助貸業務也是導流業務的一種,但目前由于P2P資產風險相對偏大,銀行普遍會要求P2P附加保證金、回購等條件,以更好控制風險。目前頭部P2P平臺大多與銀行有業務合作。

  理財資金多次踩雷,風險管理亟需重視

  近日,光大證券發布公告稱,招商銀行因經濟糾紛將光大證券旗下子公司光大資本告上了法庭。招商銀行要求后者履行相關差額補足義務,訴訟金額約為34.89億元。

  這要源于一起跨國并購。

  2016年,光大資本(系光大證券全資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光大浸輝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稱“光大浸輝”)聯合暴風集團設立并購基金上海浸鑫投資咨詢合伙企業(下稱“浸鑫基金”),并購歐洲體育版權運營公司MP&Silva Holding S.A.(下稱“MPS”)共計65%的股權。后來,MPS陷入經營困境,并因拖欠債務于2018年10月被倫敦高等法院裁定破產解散。浸鑫基金各出資方面臨實質性風險,各方啟動追償程序,引發了一系列官司與糾紛。

  其中,浸鑫基金14位出資方中,出資最多的是招商基金全資子公司招商財富,出資28億元,其持有浸鑫基金53.82%的股權。根據約定,光大資本出具《差額補足函》,明確在優先級合伙人不能實現退出時,由光大資本承擔相應的差額補足義務。但光大證券則稱,《差額補足函》有效性存有爭議,法律業務待明確。目前,訴訟處于立案受理階段。

  《差額補足函》作為一種兜底擔保,是資管產品設計中撬動銀行低風險偏好資金的關鍵,也是資管業務大躍進式發展的催化劑。

  根據《差額補足函》,優先級合伙人不能實現退出時,由光大資本承擔相應的差額補足義務。

  今年3月1日晚,光大證券就光大資本向浸鑫基金的投資進行評估后,計提減值準備6000萬元。不過,并未對差額補足義務涉及的或有金額進行計提減值,且未披露涉及金額。

  直至3月19日晚,光大證券方才披露,兩名優先級合伙人出資本息合計約35億元,并進行相應計提準備。

  事實上,正是光大證券出具《差額補足函》,招行才“敢于”拿出28億,做第一大出資方。

  不過,在蘇寧金融研究院薛洪言看來,《差額補足函》其實是存在問題的,“兜底擔保雖營造了低風險的假象,但畢竟只是轉移風險,沒有改變底層交易高風險的事實。一旦底層資產出問題,啟動追責程序時,才發現所謂的兜底擔保未必有用,起碼要走法律程序、頗費一番波折。”

  就在今年的2月2日,光大證券發布公告稱:“該《差額補足函》的有效性存有爭議,光大資本的實際法律義務尚待判斷”。

  《差額補足函》的有效性被質疑,便有了如今的一紙訴狀。

  記者就光大資本對MPS項目盡職調查履職情況、MPS項目的失敗對光大資本、光大證券造成何種影響、《差額補足函》的有效性等問題向光大證券相關負責人發去采訪函,截至發稿,未獲得對方明確回復。

  據天眼查顯示,浸鑫基金14位出資方中,出資最多的是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招商基金”)全資子公司招商財富,出資28億元,持有浸鑫基金53.82%的股權;其次為嘉興招源涌津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出資6億元;其他出資人還包括上海愛建信托、光大資本、深圳科華資本等公司。最后,真正買單的是這些投資機構的理財客戶。

  據北京煒衡律師事務所汪高峰分析表示:“雖然招行對光大證券的35億索賠結果還是未知數,但招行對大額投資的盡職調查,宏觀審慎評估,風險管理方面存在一定問題。”

  至于招商銀行是否對MPS項目做充分的盡職調查、其風控是否完善,招商銀行也未回復記者的采訪。

  據記者梳理發現,招商財富投資的多家公司,包括襄陽雅可商務區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襄陽雅可)、南京西部路橋集團有限公司、奇飛翔藝(北京)軟件有限公司等多次被他人或公司起訴。

  據了解,招商財富是招商銀行旗下財富管理平臺,為招商基金的全資子公司,出資額為17.4億元,參保人數為144人。該成立于2013年2月21日,主要經營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即100萬以上的大額理財業務。而招商基金注冊資本為13.1億元,股東分別為招商銀行和招商證券,分別持股55%和45%。

  同時,2018年1月,招商財富還被曝出其管理的招商財富-招商銀行-弘毅夾層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的產品卷入“10億元規模的理財產品違約門”。

  事實上,理財產品的管理是需要成本的,北京某風控專業人士對記者表示:“管理需要投入些成本,比如人、資金等。”不過,在他看來,理財產品業務對銀行是有很大益處的,他說:“理財應該是可以出表的,不會增加他的負債率。”對于銀行對理財產品承擔的責任,他則表示:“他們應該就是收個手續費,原則上估計也不用兜底,只要能證明盡責。”

  挑戰:理財轉型承壓

  2019年是資管新規落地的第二年,根據資管新規要求,銀行資管業務的過渡期延長至2020年末。

  薛洪言認為,資管新規讓人看到希望,但遺留問題不容忽視,他表示:“招行訴光大案背后,對應的是35億理財本息的兌付問題。在近百萬億的大資管體系內,又有多少潛在問題需要解決呢?破剛兌需漸次圖之,存量理財產品的風險暴露,仍需通過金融機構‘剛兌’消化。只是,不是所有機構都有能力兜底。”

  他指出,招商銀行訴光大證券,既是資管體系化膿排毒的外在表現,也是開端。反過來,隨著風險出清,以理財子公司相繼開業為標志,新的大幕正徐徐開啟。

  在相關政策的推動下,上至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下至城商行、農商行,設立理財子公司熱情高漲,隨著威海市商業銀行、朝陽銀行、甘肅銀行等新成員的加入,目前宣布設立銀行理財子公司的銀行數量已超過30家,且呈現出銀行類型多元化的趨勢。

  目前,已有8家理財子公司獲批成立,其中,六家國有大型理財子公司已悉數獲批,而建行、工行理財子公司已經開業。

  招行也是理財子公司獲批成立的一員。4月19日,招商銀行發布公告稱,已于4月18日收到了《中國銀保監會關于籌建招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的批復》,成為第一批理財子公司申請獲批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根據普益標準數據,在參加問卷調研的165家銀行中,大約有60家區域性銀行正在籌備理財子公司,而有意設立理財子公司的區域銀行數量還在繼續增加。恒豐銀行戰略研究部研究員王麗娟預計,下一步或將有城商行獲批成立理財子公司。

  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熱潮的背后,或許恰恰反映出銀行理財業務轉型之艱難。

  據安永此前發布的《中國上市銀行2018年回顧及未來展望》報告表示,2018年末,上市銀行表外理財產品規模約為19.69萬億元,較2017年末減少1.57%,小幅下降。其中大型銀行以及城商行表外理財規模有所增長,增長率分別為0.95%、5.48%;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以及農商行表外理財余額減幅分別為5.23%、14.01%。

  而銀保監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共有4.8萬只,存續余額22.04萬億元,與2017年同期相比減少了1300億元。這一趨勢也反映在2018年各家上市銀行業績報中,多家銀行理財規模收縮或增速放緩,理財業務收入出現普遍下降,尤以股份制銀行降幅最為明顯。

  例如,截至2018年末,中信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為9252.59億元,比上年末下降2.89%;浦發銀行為1.37萬億元,相較于2017年的1.54萬億元,同比下降11.3%。

  各家銀行理財轉型內容主要集中于兩方面:一是壓縮同業理財以減少“資金空轉”;二是提高標準化資產配置比例,退出非標資產。

  同時,安永報告還表示,目前上市銀行普遍面臨壓降不合規理財產品規模、如何實現非標資產轉型,以及如何發行符合資管新規的新產品對接非標資產等問題。尤其是對于期限較長的非標資產,同時需要考慮處置非標資產帶來的流動性風險等。

  對于招行來說,截至2018年末,其理財產品余額(不含結構性存款)為1.96萬億元,較年初增加4.59%,表外理財規模繼續位居同業第二位。表內理財產品規模剩402億元,較資管新規發布時下降53%。

  實際上,中國銀保監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末,招行的理財產品募集資金余額、表外理財產品募集資金余額在商業銀行中排名第二,僅次于工商銀行

  招行理財資金主要投向債券、債權、權益市場的融資和配資、股權直投等資產,債券投資配置占比約60%。招行理財資金投資非標資產的余額為1558.56億元,占資產總額的比重同比下降約1個百分點,占理財產品余額的比重同比下降約2個百分點。報告期內,符合資管新規凈值管理要求的凈值型產品占理財產品余額的14.04%。

  招商銀行副行長兼董秘王良此前在2018年業績會上表示,按照目前統計,非標資產期限大多數不超過三年,目前非標資產存量大約1500億元,過渡期還有一年多的時間,還會有部分非標資產陸續到期。

  面對資管新規和理財新規的政策,對于如此大的理財規模產品業務轉型以及非標資產到期的處置問題,這對招行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事實上,招行也在2018年年報中提到過此風險:“銀行資產管理業務在資管新規過渡期內將有序壓降不合規理財產品規模,停止不合規資產投放,同時,客戶對凈值型產品的接受程度也需要一定時間培育,這將在短期內對各家銀行資產管理業務的轉型發展和收入增長帶來很大的挑戰。”2019年,受宏觀經濟繼續下行、國際形勢復雜多變、資管轉型等因素影響,招商銀行稱,公司非利息凈收入增長將面臨較大壓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認為,理財子公司設立熱潮之下,銀行機構需要冷靜思考的是,如何制定適合本行的理財子公司發展策略,使其不僅立足于自身發展,還能肩負起全行資管戰略轉型與發展的重任。一方面,理財子公司在業務范圍、準入門檻等方面突破了傳統理財業務的局限,為銀行資管業務的轉型與發展提供了較大的空間和想象力;另一方面,對商業銀行而言,一項業務或一個機構的發展策略,最終要服務于銀行整體戰略,并符合自身的比較優勢和經營管理特點。

責任編輯:賈兆恒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7-03 神馬電力 603530 --
  • 07-03 杭可科技 688006 --
  • 07-03 三只松鼠 300783 14.68
  • 07-02 睿創微納 688002 20
  • 07-02 天準科技 688003 25.5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