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外賣員和600萬騎手的生死疲勞:病毒可怕 但掙錢更迫切

確診外賣員和600萬騎手的生死疲勞:病毒可怕 但掙錢更迫切
2020年07月02日 10:07 界面新聞

  原標題:確診外賣員和600萬騎手的生死疲勞:病毒可怕,但掙錢更迫切

  文|八點健聞  楊媛

  責編|王吉陸

  同行的確診,讓李亮感受到恐懼。第二天出門接單時,他的口罩從一個變成了三個。

  他們手停口停,不能失業,新冠病毒雖然可怕,但比起被感染的遙遠和不確定,每天跑多少單,掙多少錢才是最迫近的。

  疫情來了,小區不讓進,顧客不愿下樓,騎手很難。

  2017年時,努努力一個月能跑一萬五到兩萬,后來是八九千,2020年就更低了。

  疫情期間,光美團就新增33.6萬騎手。來源中有工廠工人、銷售人員、小生意業主。騎手有工開,這是其他很多工種所不能比的。

  那一天,27歲的北京外賣騎手李亮被嚇得不輕。

  6月23日,北京疫情通報確診病例中有一位47歲的騎手孔先生,聽到消息那一瞬,李亮腦中立馬浮現出一個畫面:一位50歲上下的新冠患者,臨死前拼命想要呼吸,懷著溺水者一般強烈的求生欲,足足掙扎了一分鐘,直到最后死亡。

  那是身在武漢的昔日戰友傳來的視頻,死者是戰友的父親,時間是3月28日凌晨2點40分。那是疫情蔓延兩個月以來,李亮受到的最直觀的沖擊。看完視頻,他哭了很久,“活生生被憋死的。”

  同行的確診,讓李亮再次感受到那種恐懼。第二天出門接單時,他耳朵上掛著的口罩,從一個變成了三個。

  確診的孔先生和戴三個口罩出門的李亮,都是全國600多萬外賣騎手中的一份子。疫情之中,作為“城市里的毛細血管”,騎手們過街串巷,既能解決居家者的一日三餐,也為他們減少了四處流動帶來的感染風險,而這種減少,實際上是騎手自己把風險承接了過去。

  孔先生和李亮,以及他們所代表的騎手身上,折射了疫情中很多普通人的人生故事。

  他們都有自己的關切,像孔先生,每天工作14個小時,送50個外賣單,然后騎電動車接妻子回家。

  他們手停口停,不能失業,新冠病毒雖然可怕,但比起被感染的遙遠和不確定,每天跑多少單,掙多少錢才是最迫近的。

  “單王”孔先生確診之后

  說起孔先生確診,李亮有些后怕。“他一天送50單,至少接觸了50個顧客,還有中間的商家,其他騎手,這個范圍太大了。”

  消息爆出的前三天,李亮剛在平臺的安排下做完核酸檢測,等待過程忐忑不安,直到看到檢測單上寫的是陰性,他才長長舒了口氣。得知結果當天,他花6元錢買了一瓶啤酒,兩只雞爪,自顧自慶祝了一番。

  6月23日,李亮兩個小時內接了12個電話,父母、奶奶、妹妹、妹夫、姑姑、舅舅……家里只要是有電話的,都打過來了,原來家人看到新聞擔心起他的安危,紛紛打電話關照,同時催促他回去。

  李亮老家四川成都,去年早早買了回家的火車票,但臨近春節,收到鐵路局消息,疫情期間不通路,車票錢全額退還,他無奈只有在昌平出租屋里過春節。年三十晚上,兩瓶啤酒,一只豬蹄,權當年夜飯。

  新冠疫情首次爆發以來,北京應急響應級別先定為一級,而后調整為二級,再然后是三級,6月再由三級調整為二級。李亮陰差陽錯地“踏準”了調整的節拍,將回家的時間延后了近半年——三次準備回成都時都被告知說不行。

  孔先生確診后,和李亮一樣自行調高警戒的騎手不少。“就拿田老師紅燒肉來說,解封期間外面最少停著6輛車,后來就沒了,騎手之間至少保持20米距離。以前是5、6個人湊一塊抽煙說話,那兩天結果沒出來,都自覺地離得很遠,車停門口,鑰匙都不拔,拿到餐就走。”

  平臺的時刻提醒也讓氛圍緊張起來:要求騎手每天把健康綠碼發群里,發口罩,提醒不扎堆,通過“微笑行動”(美團平臺的一個檢測系統,騎手按系統提示拍視頻)每日多次檢查騎手是否戴口罩。

  當然,也有騎手更關注接單。

  聽到孔先生確診的消息,24歲的王鵬第一反應是,“這是個‘單王’,一天400元收入打底,就算隔離14天,也有這個經濟實力(耽誤)。”

  “單王”是一個區域接單最多的騎手,通常意味著連續一個月,每天跑夠50-70單。每個區域20來個騎士,也就前面6、7個爭1個單王。

  “單王”一月一封,會受到系統的優待。“整個片區的單子優先分給他,然后才是我們。”王鵬說。

  孔先生確診使得王鵬所服務的回龍觀片區受到波及。“有謠言說他在回龍觀活動,其實差得遠,距離太遠的單子不掙錢,我們不過去,那邊的騎手也不會過來。”

  但流言的效果依然顯著。“平時從上午的10點到晚上的10點,單子都不間斷的,一分鐘一個,特別多。今天(6月28號)我跑回龍觀,運氣好的話十幾分鐘來一單,運氣不好的話,半個小時、一個多小時都不來。”王鵬說。

  △ 2019年美團在職來源于國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外賣騎手月收入分布,圖源:《2019年外賣騎手貧困報告》

  疫情、投訴、罷工與諒解

  王鵬在疫情最嚴重時也沒有停工,春節回山西老家待了五天后就返京上崗了。他說,壓根兒就不回家過年的騎手也很多,春節期間單價高,獎勵多,“高峰期一個月掙七八千,再努努力一個月就能一萬多。”

  單子多,與顧客的摩擦也多。2月份的某天,他一天之內收到兩個投訴,均來自同一單,那位顧客上午投訴了不解氣,下午又追加。彼時小區封閉,王鵬致電讓顧客下來取餐,對方沒說什么就下來了,但取餐時輕輕地說了句,“你就不怕被投訴嗎?”

  一個投訴罰款500元,兩個1000元。跟分包商的領導解釋后,領導發“善心”,總共只罰了他100元。

  還有一次,顧客拒絕下樓取餐,王鵬解釋保安不讓騎手進,對方說,“我不管,配送是你們的事”。王鵬很氣憤。但氣消后,他表示也能理解,“有些小區的外賣取餐點設得不合理,從1號樓到85號樓,要過三條街,步行15分鐘,又是冬天,等取到飯都冷了……”

  整個2月,要不是有一次鬧罷工,王鵬總共要被罰款3100元——超時、投訴…最要命的是顧客點“配送原因”取消訂單——“就算是一杯26元的奶茶,騎手會被罰款一千元”。

  一天中午,區域里的30多位騎手覺得被分包商克扣得太狠,一致罷工,以示抗議。停工不到一個小時,分包商就妥協了,對他們作出了不扣錢的口頭承諾。

  外賣騎手與互聯網平臺大致存在兩種類型的用工模式——專送模式(全職)和眾包模式(兼職)。

  專送模式中,平臺將配送業務分配給加盟商或者分包商,分包商自行招募騎手,騎手與平臺之間只是勞務派遣關系,對騎手的實際管控權則落在分包商手里。

  眾包模式中,騎手與平臺不存在正式的用工關系,任何人都能注冊成為騎手。

  專送騎手大部分單源由平臺分配,但騎手受分包商的管制太多——超時、差評、考勤、因“配送原因”取消訂單、“微笑行動”不合格(騎手按系統提示拍視頻,用來檢測是否由騎手本人配送)。每一項都是扣錢理由。

  王鵬現在轉成了眾包,眾包沒有系統分配單源,單子大多靠搶,但勝在受的管制少——無須考勤,沒有分包商制定的、繁多的扣錢規則。

  疫情中的新騎手,過渡的人

  談起同行被確診,40歲的李偉有些恍惚,“人都活不起還擔心(感染)?”

  李偉從沒把騎手當做自己的正式職業,這只是他低迷時期的過渡。他原有一間小店,賣紫菜包飯,2019年虧損20余萬。在此之前的2018年,他在網上賭紅了眼,輸掉所有積蓄,總共80余萬。從那以后頭發就開始白,現在不知不覺已經全白了。

  李偉老家東北吉林,離異多年,孩子12歲了,至今已兩年未見。他今年春節沒回家,趁著平臺的高單價,高補貼,一個月掙了七八千。3月份單子就少了,一個月只到3000多。

  單子一少人就發愁,白天忙起來時,高強度的體力勞動能讓人暫時忘記憂愁,可一到晚上就睡不著了。天通苑7平米的單間里,他總是在半夜半躺著抽煙看新聞,大數據把他的心思摸得透:盡推些“如何發家致富;窮人與富人的思維差別;……”他也愛看。

  說不清是真的夢到過,還是把“白日夢”當成了夢。夢境中,他中了彩票,生活是徹底被改變了,總之,第二天不用再搶單了。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9年僅美團一家的外賣騎手就有398.7萬人。據內部人士估算,在美團、餓了么兩大平臺注冊的騎手人數近600萬。外賣騎手們撐起了2019年全年約6000億元的交易額。

  疫情期間,很多人和李偉一樣成為新騎手。美團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及2020年疫情期美團騎手就業報告》顯示,疫情期間,美團平臺新注冊的有單騎手數達到 33.6 萬人。

  從1月20日至3月18日,騎手工作吸納了大量的二產、三產從業人員。新增騎手來源中,排名第一的為工廠工人,占比 18.6%;其次為銷售人員,占比 14.3%;排在第三位的是創業或自己做小生意或餐飲業從業人員。

  同樣是不能失業的一群人,騎手的吸引力就在于手不用停,那么口就不會停,這是其他很多工種所不能比的。

  離開的人

  李偉把騎手工作當過渡,但暫時還離不開,而春節后,有著五年從業經驗的騎手杜強只干了一天就辭職了。

  導火索聽起來不太嚴重:當時他手里有5單,要在半個小時內全部送到,送第一單時,顧客硬讓他在原地多等了十分鐘,后面的單子全部超時了,后果是每單只能拿一半的錢。

  索性不干的主要原因還是厭倦了——單價和單量都越來越少,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模糊。現在杜強在一家教育機構當老師,說是老師,本質上是銷售。強在朝九晚五,還有雙休日。

  五年來,杜強遇到過特別拼的工友。平臺過0點有夜宵補助,有人就從早上9:30干到晚上9點,回家休息兩三個小時,晚上11:00、12:00之后出來跑夜宵,干到早上5點,然后回去休息,然后9:00再出來…

  在李亮的記憶中,3、4年前這樣一個24小時的循環能掙2700—-3400元。最近一年減少到1000元了。

  但這個強度沒幾個人受得了。杜強試了一兩次,實在熬不住,“整個人都是懵的,得不償失”——騎車爬樓要有體力,十單里面有四單都要爬樓。而搶單更要集中精力。住公共宿舍的時候,有兩個工友出車禍都是因為工時太長。還有一個兄弟,這么搞了半年后住院了,整個人身體都垮了。

  離不開的人

  根據32歲的張安觀察,2017年時,努努力一個月能跑一萬五到兩萬,后來是八九千。當時回山東老家,村里人聽說他一月能掙八九千,都使勁兒夸。再后來,單價和單量都減少,雖然沒人說,但張安覺得,在老鄉面前,這個職業不似從前那么“光鮮”了。

  但張安還得做下去。去年,他跟朋友做裝修生意虧了八九萬,今年母親雙腿要做手術,大概需要十萬元,他正為此發愁。

  甘肅人楊斌的朋友圈背景是他的結婚照,兩個人站得筆挺,都甜甜地笑著。原是廚師的楊斌去年4月被餐廳辭退,從那以后,他開始做外賣騎手。

  疫情嚴重的那三個月,楊斌沒任何收入,妻子所在的餐飲業也受波及嚴重,至今都只拿最低工資,一個月1500元。4月份復工后,他很拼:早上4點到晚上10點,中午休息3個小時。但楊斌表示,就算這樣一天也只收入200來元,比2019年少了整整100元。“眾包單價低,高峰期一單6-8元,平時一單4-6元。”

  不管是午餐還是晚餐,楊斌都堅持騎車近10公里回出租屋做,從他的只言片語中可以拼出一個勤勉、堅韌的丈夫和父親的形象,“不拼不行,我老婆上個月懷孕了。”

  (文中騎手均為為化名)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玫

新冠肺炎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9-09 品渥食品 300892 26.66
  • 09-08 壺化股份 003002 8.22
  • 09-08 翔豐華 300890 14.69
  • 09-08 德利股份 605198 7.6
  • 09-08 惠云鈦業 300891 3.64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