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作為中國第一代企業家的代表,他提出的“貿工技”路線不僅將聯想從中國科學院下屬的一個院辦企業發展為今天橫跨PC、IT服務、風險投資、房地產、并購投資等五大領域、年收入超過100億美元的投資控股集團,還成為數以萬計的中國企業走向成功的大道——在一個由計劃轉向市場的特殊時期,這個主張先做貿易(以積累市場經驗和資金)再向技術等附加值高的環節提升的思路被證明為是企業生存壯大的最佳戰略選擇。 |
在中國商界,無論財富、權勢榜單如何變換,有三個人已經無需再排座次。他們是聯想的柳傳志、海爾的張瑞敏和華為的任正非。柳傳志以坦誠著稱,而從1990年代中期起,柳那些言簡意賅的詞匯,如“建班子、定戰略、帶隊伍”、“退出畫面看畫”和“拐大彎”,就像聯想的成長故事一樣為外界所熟知。 全文>>
1998年,新任總理朱镕基召見柳傳志,向他了解中國企業存在的問題,柳傳志直言不諱地說,國家的政策和制度不斷地變化,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政策風險,讓他們這些做企業的常常感到戰戰兢兢。 全文>>
柳傳志從來沒有試圖在公司和政府之間建立起利益的紐帶,但是也的確有證據表明,公司在早期階段與政府有著特殊的關系。他并不把自己當做一個完美道德的化身,像請客送禮,溜須拍馬這樣的事情,他承認自己都干過。全文>>
從一個下海者,到倒爺、小漢卡公司、電腦OEM商,直至一個令人稱道的跨國公司,聯想力量的本源是什么?聯想風云拜轉型時代所賜,只是一個共性解釋,從時代跌宕中,當然能從成功者身上看到契合主旋律的蹤跡,那么是老柳的沉腹擅局,人治而勝?全文>>
聯想花了24年時間,從當年的貿工技小廠變身為全球500強,這是聯想國際化策略的成功,也是對聯想在全球快速成長的認可。此次上榜,標志著今天的聯想已經?成長為一家富于創新的國際化科技公司,也濃縮了改革開放30年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和榮耀。全文>>
與楊元慶和郭為一樣,順馳孫宏斌與他們同出一個師門。業內猜測,如果孫宏斌當初沒有從聯想出來,那么,很有可能會代替楊元慶現在的位置。柳傳志做事的路線是“守正出奇”,把規律、目標研究清楚再做事。全文>>
除了普通的同事關系,柳傳志和楊元慶之間更微妙的是創業者和繼任者的情結。在中國,這種關系一直因為神秘而讓人好奇。一封柳傳志于14年前寫給楊元慶的親筆信,終于揭開了這些謎底。全文>>
如果僅僅停留在這一步,或許聯想和柳傳志本人都已經像很多曾經風光一時的企業和企業家一樣,成為一個歷史性的話語;更為嚴重的是,“貿工技”所形成的路徑依賴也可能因此成為一個阻礙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和自主創新的替罪羊。全文>>
1944年4月29日生,祖籍江蘇鎮江市。1967—1968年在國防科委成都十院十所工作。1970—1983年在中科院計算所工作。1983—1984年在中科院干部局工作。1984年至2002年任聯想集團總裁。全文>>
柳傳志:生于40年代
在中國商界,無論財富、權勢榜單如何變換,有三個人已經無需再排座次。他們是聯想的柳傳志、海爾的張瑞敏和華為的任正非。
三人中,柳傳志是唯一早早完成交接班的。這讓他獲得了難得的自由:當張瑞敏和任正非仍需小心勾勒各自公司的國際化版圖,柳已將聯想的全球擴張重任委予楊元慶,自己則抽身轉型成為投資者。他任總裁的聯想控股旗下的兩家投資公司,分別成立不過7年和5年的聯想投資和弘毅投資,已掌控近35億美元資本。由此,柳終于可以在高球場把皮膚曬得黝黑,并耐心規劃自己退休前的最后一次“大動作”——據說,謎底將在今年年底前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