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專欄作家 熊錦秋
對存量發行是否合法、是否能夠抑制炒新持懷疑態度,并且認為可能產生新的副作用。不顧質疑強推存量發行,且《暫行規定》對存量發行占該次新股發行的比例并未作出規定,出現老股套現金額遠超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的極端案例,一點也不奇怪。
最近IPO重新開閘,投資者踴躍參與新股認購,新股發行市盈率也越來越高,尤其奧賽康準備以每股72.99元發行,募資8.66億元、控股股東轉讓老股31.83億元,然后又在申購日突然叫停,股市出現一個戲劇性高潮。
這催逼人們反思,為何會出現奧賽康案例,如此發行公平合理嗎,股市發展的意義到底何在。
當前新股發行盛開的過度投機之花,是依托在二級市場過度投機土壤基礎之上。
2013年A股市場投機炒作主要有兩條主線,一條主線是資產重組,伴隨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不少股票炒作翻天覆地,既然上市公司通過資產重組其上市內容可以隨時變化、漂浮不定,垃圾股也可隨時變黃金,這樣,不僅退市制度形同虛設,而且市場到底是要對目前資產定價還是對未來不明入主資產定價,誰能搞清?投資者對上市公司實際運行情況也越來越不關注,甚至越差越好,市場黑白不分。
另外一條投機主線,是主力通過自我縮容、推動創業板等中小盤次新股投機爆炒,整個大盤可以是熊市,但主力卻可制造次新股等局部牛市。有這樣的二級市場做基礎,目前的新股發行市場自然被倒推扭曲,投資者申購新股,自然也就不會顧及新股的內在價值。
奧賽康老股東存量發行獅子大開口,是因為目前存量發行制度本身就存在疑問和漏洞。《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為了增加新股流通量防止炒作,尤其是為了解決“高募集資金”問題,推出了存量發行;為推動存量發行還出臺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時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暫行規定》。
但一些市場人士包括筆者在內,對存量發行是否合法、是否能夠抑制炒新持懷疑態度,并且認為可能產生新的副作用。不顧質疑強推存量發行,且《暫行規定》對存量發行占該次新股發行的比例并未作出規定,出現老股套現金額遠超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的極端案例,一點也不奇怪。
再思考一下,奧賽康擬以每股72.99元、市盈率67倍發行,并且老股東借新股發行巨額套現,這公平嗎?奧賽康發行市盈率低于創業板同行業69倍的平均水平,有人認為發行估值合理。
筆者不大認同,首先,創業板60、70 被市盈率估值本來就不公平,不排除是一些炒家扎堆操縱所導致,只是目前監管力量難以顧及,存在的并非就是合理的。其次,據稱由于單獨定價權保護,目前奧賽康有的產品中標價高出同行業產品近10倍,一旦被取消定價權,業績下滑風險巨大。其三,既然公司前景如此看好,那控股股東又何以如此大手筆減持呢?老股東利用信息優勢減持一半持股、提前巨量套現,其所得回報已經相當于當初成本的數倍、數十倍,那它還有必要關心這個上市公司嗎?
投資者之所以反感IPO,是這個市場將投機作為獲利首選,市場沒有價格發現功能,由此形成棄舊迎新和新股不敗畸形機制,這不僅讓一些垃圾新股可以賣出黃金價,讓一些沒有為社會做出多少貢獻的發行人暴富;而且由于外圍資金裹足不前,市場拆東墻補西墻,使得極低市盈率的老股卻被成為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垃圾,有損市場公平。
當然,新股剛上市的時候是香餑餑,但它也會逐漸變成老股,等著新鮮勁一過,它的估值就要向老股過渡、與新股拉開差距,但在這個價值回歸的過程中,發行人、大股東卻早將巨額利益納入囊中,尤其是存量發行。
奧賽康這個案例出現,讓我們清醒認識到,新股發行改革意見出臺,并不意味新股發行市場就由此完全規范了,事實上其中的一些改革舉措還存在疑問或漏洞,需要盡快彌補。另外,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的“國九條”出臺了,也不意味著中小投資者權益就事實上已經得到保護了,只要市場投機操縱盈利模式不改變,市場內在運行機制不改變,其最終結果還是發行人、中介機構、操縱者、內幕交易者等獲利,多數普通投資者利益仍將受損。
在現實社會中,一個人強搶另外一個人的錢、哪怕是一分錢,都要受到嚴厲懲罰,但一些利益主體通過A股市場這個平臺,悄無聲息侵占另外一個人的利益,不少時候卻可安然無恙,受害者還總怪自己投資水平不高、怪自己信息不靈通。
股市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愿賭服輸”市場,而應打造成為能夠讓普通投資者分享財產性收入的市場,為此應該對股市進行大刀闊斧的體制機制改革,但在機制完善之前,建議無限期暫停IPO、甚至暫停重大重組。
(本文作者介紹:資深市場評論人士。)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