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吳曉波
人工智能和區塊鏈這兩個技術,在未來會使數字貨幣在金融市場當中的使用權重大大增強。同時可以徹底改造人和金融機構之間的關系。所以在大數據意義上,未來的金融機構的核心能力不是存量的改造,而完全是增量的變化。
這個行業變化發展得太快了
今天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可以說面臨著一種低谷,這是發生巨大變革過程當中的一個必然,就像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的時候一樣,那個時候人人覺得末日要來臨了,規范要重建。但是在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未來幾年在金融行業發生的事情,變革的腳步一點都不會停下來,它一定會在新的方向上進行發展。 在任何一個產業發生這些革命性變革的時候,所有既得利益者很少能在新的業態當中成為領導者,我們沒有看到過一家馬車公司轉型成為一家成功的汽車企業。在手機領域我們沒有看到一家模擬機領域時代的領導者在智能機時代還是領導者。甚至在互聯網領域,我們沒有看到一家PC領域的領導品牌可以在今天移動互聯網領域依然還可以保留地位。這個行業正在變革、發展、裂變的過程當中。
余額寶是2013年出來的,支付寶是2003年出來的。我們把2003年看成是中國金融部門開始給互聯網公司拉開一條門縫,到2013年的時候,實際上門縫已經很大了,潮水涌進來了。在這個過程當中,互聯網幾乎對所有行業都有沖擊,首先沖擊了信息行業,然后是制造業,接著是服務業,到2013年,沖擊到了所有行業最底部的結構性部門——金融行業。這個時候中央政府又開始推動“互聯網+”,“互聯網+”的推出和余額寶的出現其實有很強的意識形態變化。接著,制度建設跟在變革發生之后。
在短短的這些年里,出現了很多崩潰式的數據。我們看到2016年7月底P2P平臺當中一般的企業不見了。我見過很多互聯網P2P的人,很多都是80后,很多甚至是律師出身,或者是大型互聯網公司的人二次創業,那為什么還出現這么多騙子,那么一定和土壤有關。所謂互聯網金融所有的基礎概念已經不再討論了。代價慘重的啟蒙期已經過了。討論那些基礎概念已經不再有意義。無論是支付環節也好,負債也好、網點也好,都被今天的互聯網一層層地給改變了。
渠道創新不再是核心動力
今天我們再討論互聯網對銀行或者是金融機構的渠道變革,這個環境已經消失了。中國原有的金融機構認為還是通過大流量方式獲取大規模用戶,建立自己一個平臺,用這個平臺抗衡現在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機構的話,這個思想已經是非常落后了。隨著技術的變革和中產階級的出現,人們對金融的概念、貨幣和人的關系發生了變化。另外一些新的技術產生,也使得人和金融之間的關系發生了不可逆的變革。隨后我們把互聯網金融看成是一個渠道的變革。過去我們把網點去掉,變成APP,將所有業務都放到手機端完成,這也不再是一個未來發展的戰場了。
今天互聯網發生的最大的變革是兩個東西。第一個東西就是大數據,大數據徹底改變了人和貨幣之間的關系,以及經營體系在中國區市場重建的速度和效率,大大的改變了。從技術上就改變了人和貨幣上的關系。另一方面區塊鏈等這樣的技術,未來會產生有“記憶”的錢。互聯網會變成一種基因。 其三是有效監管會成為必要的動作。 其四是互聯網成為金融的新基因。
互聯網金融正在發生的重大變化
國務院去年3月份在杭州市開啟了非常重要的試點叫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之后又開放了12個城市,到現在是12+1,這個試驗改革到今天已經有一年半時間。大概進行到第一年的時候就發生了一種情況。因為這一次的跨境電商改革是中國外貿轉型的非常重要的一步。地方政府把海關報關、檢驗檢疫、稅務、審計等等的工作通過單一窗口方式搬到網上。再配套一些第三方的互聯網公司,比如說阿里巴巴、亞馬遜、慧聰,這些公司協助中國外貿公司在單一窗口上,在這個平臺上進行外貿進出口貿易。這大大提高了中國外貿透明度。到今年年初的時候,很多人都看到了機遇。
上個月的時候阿里和杭州市政府在杭州市選擇了300家杭州市重點外貿企業干了一件事,就是每家給50萬美金的金保,非常類似于2003年的支付寶。你通過單一窗口平臺和國外公司做貿易,他要采購你的商品的話,他可以先把錢打到第三方窗口,然后你拿錢去采購,采購之后再把東西給到他。這是上個月剛剛開始的。如果說這條路被走通的話,就可以看到中國外貿未來發展和中國互聯網金融產業會出現一個非常大的交融。
我們在京東做調研的時候看到一個景象,未來企業或者說個人,和金融之間的關系將是交易過程當中的一個環節。在京東上所有做貿易的公司你可以向京東做短期貸款,所有貸款都不需要擔保,因為他有你在京東上的交易數據,你的信用在你的交易過程當中產生。在阿里和京東的平臺上,我們可以看到未來金融發生的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它不再是一個交易本身,他的時間會成為利潤衡量的維度之一,這已經超出了銀行可以給到企業貸款的基本模式。這是我們在外貿領域看到的一個基本情況。隨著中國內貿市場慢慢繁榮,這一部分的變革也會進入到中國的內貿市場。
第二大亮點,大數據會成為互聯網金融的核心。人工智能和區塊鏈這兩個技術,在未來會使數字貨幣在金融市場當中的使用權重大大增強。同時可以徹底改造人和金融機構之間的關系。所以在大數據意義上,未來的金融機構的核心能力不是存量的改造,而完全是增量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你現的核心能力,無論是網點能力、客戶能力還是你的產品能力,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范疇當中,所有的資產都可能會失去意義。
第三個亮點是互聯網成為金融社群化試驗的工具。經過這幾年的發展,陸金所人均年交易量是5000-6000。中國的中產階級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金融衍生品需要向中國的中產階級販售,所有這些東西是無法完全通過互聯網在線實現的。一般來說,大家好像說這又回到了傳統銀行私人銀行業務,私人銀行點對點的模型又開始發揮作用了。但是其實,我們并沒那么看。 浙江省工商銀行在浙江省就有超過3000個私人銀行的理財人員,一個省就要3000人,去服務大概100萬客戶,所以這還是一個非常傳統的、人力成本非常高的交易模式。
我們最近陸金所這些機構在研究說,如果說通過大數據方式,通過人臉識別方式,可以把高凈值,愿意接受新的金融產品的人抓取出來,那很可能現在銀行所保有的這一塊,現在來看還是一個非常具有競爭能力的私人銀行業務,他們自己也是通過社群化的方式,重新打通用戶的關系點。
“籬笆墻”“玻璃門”該拆的拆
今天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在三個層面上有障礙。
第一個是部門大數據的“籬笆墻”。每個人都說未來的趨勢是互聯網金融,未來是大數據時代,但是我們去做調研的話,你會發現在中國數據領域,比如說BAT的數據是封閉的,政府各個部門之間很多數據都是封閉的。我覺得現在數據通過洗白的方式公開給大家,這個真的是應該快點進行的。未來的互聯網金融也好,很多互聯網服務也好,如果說它是建立在大數據基礎上的話,首先一個前提是數據之間的“籬笆墻”必須要拆掉。我覺得在這個意義上來講,可能是一件非常大的、跨部門協調的事情。至少在一些公用事業行業首先把這些數據開放給我們。這樣的話,所謂的互聯網金融,所謂的大數據時代才可以真正到來。
第二,民營金融機構面前的“玻璃門”。我們希望在這一次整頓當中,政府可以繼續鼓勵民營機構創新,可以把我們面前很多的“玻璃墻”“旋轉門”該拆的拆,可以讓市場化的力量得到一個巨大推動。
第三,監管部門職能創新。現在我們講互聯網金融、P2P、股權眾籌等等,在一行三會的職能都是分散的。這些條塊分割的景象,對于互聯網這樣集聚裂變和跨界的特點來說,已經非常不適用了。監管部門的機構改革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只有這樣我們的互聯網金融才可以迎來下一輪大的高潮。
(整理自作者在2016第二屆中國(上海)互聯網金融峰會上的發言)
(本文作者介紹:財經作家。本專欄為吳曉波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內容。)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