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吳曉波[微博]
姚老師的此次出擊是謀定而動,“油條攤”的背后顯然有手持羽扇的高人身影憧憧。甚至可以說,他踩準了幾個重要的戰略時點。姚老師的這堂課,上得有點突然和猛烈,但實在值得所有的實業型企業家的深思和警覺。
在12月13日的年終秀上,我斗膽列舉了2016年的八個“預見”,其中之二是“金融商業時代的到來”。
原本的PPT上寫的是“金融資本主義時代”,后來想想,資本主義這一詞匯已被意識形態化,就乖乖地改成了商業主義。
在我看來,“過去的36年是產業商業時代,中國的創業者、企業家所獲得的利潤大部分是由產業盈余產生的利潤。到了2015年,經過了資本市場的市場化、多元化改革及激烈的資本泡沫期以后,我們將進入一個新的金融商業時代。公司證券化及并購將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話音未落,姚振華老師就跑來給我們上課了。這幾天,寶能系對萬科的增持是典型的金融資本對產業資本的一次公開狙擊。
雙方沖突白熱化的12月17日中午和下午,我分別與三個人通了電話,一個是郁亮,還有兩個是我最信任的律師朋友,潘躍新和黃榮楠。
與郁亮的通話,是希望了解萬科的決心,因為說到底,寶能增持萬科股票是兩戶大族的“家事”,旁人說得多了,人家以后沒法坐在一起開董事會了。從郁亮那里,我得到了“不共戴天”的信息,到晚上,王石[微博]的談話更是明確了這一立場。向兩位律師的請教,則是希望從法律的角度看清楚事情的真相。
嚴格來說,姚老師算不得是“野蠻人”,至少不是布賴恩·伯勒在《門口的野蠻人》一書中所定義的那類公司狙擊手。寶能系在二級市場上對萬科的增持,合乎中國法律,且在正面戰場步步緊逼,也算是堂堂正正之師。至于姚老師通過再保險公司的杠桿以小博大是否兇險,那是另外一個問題。
姚老師的此次出擊是謀定而動,“油條攤”的背后顯然有手持羽扇的高人身影憧憧。甚至可以說,他踩準了幾個重要的戰略時點。
其一,寶能增持萬科,發生在6月股災確定落幕的時刻,從監管當局到億萬股民,都不希望資本市場再有暴跌,增持事件符合了這一微妙的“看漲”公共心態。
其二,姚老師抓住了保險業爆發式增長的紅利。今年以來,隨著“萬能險”的驚人增長,保險替代信托成為增速最快的金融門類,年初的國務院文件,更是要求保險業在未來三年實現人均保額翻番的戰略目標,同時,險資入市的門檻在今年被放開,萬億級的資本正嗷嗷待入。
其三,也是最關鍵的,產業資本及相關上市公司并沒有做好應對新變化的戰略準備,有關政策法規未及修訂,赫然之間,出現了一塊遼闊而隱秘的灰色狙擊地帶。
在寶萬事件爆發后,業界一直有一種猜想:萬科會不會實施“毒丸計劃”?問題恰恰在于,依照當前我國的證券及公司法,“毒丸”貌似難以研制。
根據美國法律的規定,股東大會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給予董事會權限,自行決定發行股票,這便是“毒丸計劃”的依法基礎——當年新浪對盛大的反狙擊,便是依據美國法律而實施的。
而在中國,上市公司增發股票,必須經過股東大會決定并報證監會[微博]批準,因此,一旦收購方已成為上市公司的大股東,董事會要讓增發方案通過股東大會將有很大的難度,除非能獲得其他股東及公眾股東的全面支持。王石在公開談話中說,“中小股東才是萬科的大股東”,其法理的潛臺詞應該是在這里。
另外,根據中國的證券法及相關法律,收購超過上市公司5%的股份,就需要舉牌并公告,而一旦超過30%,則需要發出全面收購要約。在這個意義上,斜刺殺出的安邦保險一舉獲得5%的股票,與擁有22.45%股份(截止12月16日)、并可能再予增持的寶能形成犄角夾擊之勢,其協同作戰——或騎墻待沽,顯然是深研法律之后的定算之舉。
通過這些法律解讀,我們終于發現,陡然躥上講臺的姚老師并非莽漢一枚,而是挾了一疊厚厚的講義。
就我本人的初心而言,實在不希望看到萬科的為難。它是當今企業界碩果僅有的“三好學生”,也是中國公司三十年發展至今最值得驕傲的公司標本之一。我也相信,以王石和郁亮的智慧及能力,有較大的概率捍衛萬科及職業經理人的利益和尊嚴。
我也認為,任何商業行動都應該是善意和妥協的結果,過于強暴的資本意志——即便是在合法的范疇之內,仍然是對商業秩序和倫理的破壞。資本沒有善惡,但資本行為的后果,會產生一系列的代價和公共連鎖效應,這是需要敬畏和值得進行深入的討論。“暴力革命”式的資本入侵,顯然不應該成為今后“金融商業時代”的主流模式。
姚老師的這堂課,上得有點突然和猛烈,但實在值得所有的實業型企業家的深思和警覺。
在看得見的未來,金融資本通過各種資本市場,以并購等手段,參與實體經濟的拓展及分利,將是一個“新常態”,這對于后者而言,未必是一件壞事——在積極的意義上,甚至是應當鼓勵,但是,如何更理性及均衡地分配其中的利益關系,顯然是一個剛剛凸顯出來的課題。
在法治的層面,萬科的險境更應該得到有關監管及法律部門的嚴重關注,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的和諧發展,是構建成熟商業社會的基礎性條件,在新的形勢之下,有關法律的修訂及迭代,已是當務之急。
如馬克斯·韋伯所言,人類是懸掛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的動物。在寶萬事件中,我們聽到了種種針鋒相對的意見和立場,憤怒、嘲笑、冷觀、落井下石俱是人之常情。不過,若此次風波以萬科集團的分崩瓦解為結局,那一定不是絕大多數的人們愿意看到的局面。
(本文作者介紹:財經作家。本專欄為吳曉波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內容。)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