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機構專欄 Project Syndicate 作者 Laura Tyson and Susan Lund(Laura Tyson,曾任美國總統(tǒng)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現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教授及Rock Creek集團高級顧問。Susan Lund,麥肯錫全球研究所合伙人。)
數字金融可以通過若干方式促進GDP增長。預期增長的近2/3或將來自生產率的提高,因為如果企業(yè)、金融服務提供商和政府機構不必依賴現金和書面記錄來進行日常運作,它們的運營效率將大大提高。
經濟發(fā)展革命其實就掌握在一只手上。隨著手機和數字技術迅速傳播到世界各地,尚未完全體現其對經濟發(fā)展、特別是金融的影響。這一點越快發(fā)生變化,全世界民眾受益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今天的新興經濟體中, 20億民眾——占全部成年人口的45%——尚未在銀行、金融機構或移動貨幣供應商處開立正式賬戶。“無銀行賬戶率”在婦女、貧困及農村人口中實際更高。此外,至少2億中小型企業(yè)缺乏足夠的信貸,或根本沒有接觸信貸資源的渠道。
儲蓄停留在金融系統(tǒng)之外會對創(chuàng)業(yè)、投資和經濟增長造成損害,導致信貸資源變得昂貴而稀缺。幸運的是,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最近發(fā)布的一份報告,從手機開始的數字技術可以迅速解決這個問題,從而促成速度更快、更具包容性的經濟增長。
移動電話和互聯(lián)網可以減少對現金的需求,并繞過傳統(tǒng)的實體渠道。這大大降低了金融服務提供商的成本,從而使他們的服務更為便利且能被更多用戶——尤其是偏遠地區(qū)的低收入用戶——接觸到。麥肯錫全球研究所預計如果廣泛采用數字金融技術,截止2025年或可為新興國家增加37000億美元的GDP。這與常規(guī)業(yè)務相比實現了6%的增幅。在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和印度等金融包容率非常低的低收入國家,GDP甚至可能實現高達12%的增長。
數字金融可以通過若干方式促進GDP增長。預期增長的近2/3或將來自生產率的提高,因為如果企業(yè)、金融服務提供商和政府機構不必依賴現金和書面記錄來進行日常運作,它們的運營效率將大大提高。另外1/3或將來自整體經濟投資增加,因為個人和企業(yè)儲蓄被轉入正規(guī)金融體系,然后被利用起來增加貸款發(fā)放。其余的收益或將來自延長工作時間——以前跑銀行和排隊等候的時間可以用來處理工作。
在金融包容性領域,數字金融會產生兩項積極的影響。首先,它拓展了信貸覆蓋范圍。在2014年的新興市場,僅有約55%的成年人開立了銀行或金融服務賬戶,卻有近80%的成年人擁有移動電話。這其中25個百分點的差距可以通過數字銀行和數字錢包服務來加以彌補。同樣需要彌補的還有性別差距:在世界范圍內,擁有手機或互聯(lián)網接入的女性比男性少2億之多。
其次,數字金融可以降低成本:麥肯錫全球研究所估計與傳統(tǒng)銀行機構相比,金融服務提供商為客戶提供數字賬戶的成本或將降低80-90%——即數字金融服務每年僅需十美元左右,而如今的傳統(tǒng)金融服務成本為每年100美元。使用純數字渠道因此可能滿足低收入用戶的需求。即使賬戶余額和交易量規(guī)模很小,金融包容性也能讓服務提供者有利可圖。
在數字金融協(xié)助下,多達16億無賬戶民眾——其中婦女占比達50%以上——或將接觸到金融服務,從而導致當前滯留在非正規(guī)渠道的約4.2萬億現金和儲蓄進入正規(guī)金融系統(tǒng)。如此或將多出2.1萬億美元資金可用于個人和小企業(yè)信貸發(fā)放。企業(yè)也可以節(jié)約每年達250億小時的勞動成本,具體方式是以數字交易來替代現金支付。而政府或可每年增加1,100億美元的收入——用于投資促進經濟增長的教育等公共產品——因為數字渠道可以降低稅收成本并提升其可靠度。
新的移動貨幣服務已經彰顯了數字金融的巨大潛能。在肯尼亞,將手機變身為移動錢包的M-Pesa計劃利用其強大的網絡效應,大大拓展了成人使用數字金融服務的份額。在短短三年時間里該份額從零上升到40%,并于去年年底達到68%。傳統(tǒng)的金融服務賬戶往往與國民收入同步增長,但M-Pesa的使用率增長相對而言要快得多,表明即使在世界上最窮的國家,數字金融也能夠實現顯著的市場滲透。
但這樣的成功故事并非發(fā)生在真空之中。首先,每人都必須擁有手機,還要有可以負擔的流量計劃。盡管企業(yè)可以提供幫助,但政府和非政府機構有義務將移動網絡推廣至低回報和偏遠地區(qū)民眾。政府還必須確保銀行及電信公司網絡互通;否則的話,將不可能廣泛使用手機進行付款并獲得金融服務。
政府還必須建立全民普遍認可的身份認證形式,以便服務提供商可以控制欺詐。在新興經濟體中,有1/5的人口尚未登記注冊,而發(fā)達經濟體上述比例僅為十分之一。新興國家近20%無銀行賬戶女性不具備開立銀行賬戶的必要材料。即使民眾擁有公認的身份證明,他們也必須接受數字認證。利用微芯片、指紋或虹膜掃描的數字身份認證或將證明其有效性——其在新興經濟體中的受歡迎程度不斷提高。
最后,政府必須實施法規(guī),在保護投資者、消費者和賦予銀行、零售企業(yè)及金融技術電信企業(yè)競爭和創(chuàng)新空間之間實現動態(tài)的平衡。因為法規(guī)往往排斥非銀行競爭對手,政府應當采用分層的方法,允許沒有拿到完全銀行牌照的企業(yè)面對小額賬戶客戶提供基本的金融服務。英國針對金融技術企業(yè)的“監(jiān)管沙箱”是這方面比較出色的模式,其核心是在達到一定規(guī)模前對新興企業(yè)執(zhí)行較低的監(jiān)管要求。
金融包容性對實現包容性經濟增長和性別平等至關重要,而且隨著世界銀行旨在到2020年實現全面金融覆蓋,其在全球發(fā)展工作中已經發(fā)揮了顯著的作用。隨著手機在數十億新興經濟體民眾中的普及,數字金融使我們完全有可能實現這一目標。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16.
www.project-syndicate.org
(本文作者介紹:報業(yè)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被稱為“世界上最具智慧的專欄”,作者來自全球頂級經濟學者、諾獎得主、政界領袖,主題包括全球政治、經濟、科學與文化塑造者的觀點,為全球讀者提供來自全球最高端的原創(chuàng)文章、最具深度的評論,為解讀“變動中的世界”提供幫助。)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yè)領域的專業(y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