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子非
一帶一路上,確實有許多中國的優勢項目。現在的好處是,各個國家都需要經濟刺激和振興,多投放點兒大項目,對誰都有好處,特別是拉動就業,而中國手里恰好還有些銀子。麻煩在于,銀子并不是萬能的,想要花得漂亮,還得想辦法把遇到的問題解決了才行。
與賺錢相比,花錢似乎是更有吸引力的事情。手握巨資找項目的都是傳說中的甲方,亦是各路乙方都費盡心思要去討好巴結的對象。但若是肩負著有質量,有速度,有回報的花錢任務,這可就是門學問了。
在一帶一路上花錢,就是個大學問。到了2014年,中國直接對外投資的存量已經達到了8826.4億美元,步入了全球的top10俱樂部。其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直接投資流量達到了136.6億美元,占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的11.1%。根據商務部的最新數據,今年前8個月,中國企業共對“一帶一路”沿線的48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額超過107億美元,同比增長48.2%,新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額同比增長33%,手筆更超去年。
一帶一路之上的項目,多是吸金大戶。因為這一策略的落實重點,多是公路、鐵路建設,港口、核電等,簡言之,都是中國的優勢項目。這也是為何會讓中國企業趨之若鶩的原因。在當下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就更顯得重要。如印尼高鐵項目,甚至是出動了中日兩國主要領導前來競價。
雖然各國政府都對項目給予了積極的支持和重視,但在具體的落實過程中,還是會遇到很多問題。我們且以中東地區講講。
中東在企業家的眼里,與旅游者完全是兩個概念。這是個非常大的市場,制造業僅占其GDP的15%左右,卻有全球20%以上的基建項目在這里發包。勞動力方面,阿拉伯青年人占了人口總數的60%左右,資金方面,多年來的石油出口給中東國家積累了巨額財富,僅中東的主權財富基金大約就有2萬億美元。這樣一個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項目有項目的地方,對于建筑和工程企業來說,那是打破頭也要來分潤的。中建、中交、中電建、中船等早就在這里有布局謀劃和業務開展,華為、中興等亦是如此。
不過,市場雖大,錢卻并不好賺。中國企業首先要面臨的問題就是市場競爭。中東地區的大項目,高端的通常由歐美公司吃下,中低端的則以本地公司為主。中國產品和服務在對外輸出時,重要的一招就是價格競爭,雖然有效,但也給人留下了低端的印象。但在中東這個市場,你不可能與當地公司過多競爭,因為這些公司多與政府或皇室有極為密切的關系,甚至根本就是皇室成員持股,你基本上搞不定。所以拼搶起來,中國公司的主要對手都是歐美企業。
拼高端,中資與歐美企業同為外來和尚,念的都不是古蘭經,但受的待遇卻不一樣。因為歷史的原因,歐美公司在中東地區已經耕耘多年,不僅輸出了項目,更重要的是確立了項目標準。政府已經習慣了使用歐美確定的一套標準來發包,這對于中國企業來說,自然處于不利的位置。而很多中東國家的政府和企業部門里,更是聘請了許多歐美人作為中層進行審核和管理,相對而言,他們更熟悉本國的程序與標準,中國人則鮮有參與其中。沒人脈,也沒有被認可的標準,這是諸多中國企業走出來時遇到的一個共性問題。
第二是項目配套。工程項目就離不開各類機械和建材,也離不開資金。中國企業中了標,當然希望能用中國自己的機械設備、材料和技術來開發建設,如果有低成本資金支持就更好。但遺憾的是,一來是中國的技術標準很少被當地認可,二來配套設備和材料并不能及時跟上。特別是設備缺少備品庫和常駐的維修隊伍,結果很多時候被其他企業賺了錢,甚至贏得了項目。至于低成本資金,中資銀行在境外融資的成本一向高于外資,這方面如無國家支持或有人多方面協調,是頗難做到的。相對而言,日本的團隊合作更周到一些,工程報價不高,融資成本也低,但設備器材什么的一水兒的指定用日本制造,大家說好了都在某日資銀行做業務,計算下來價格早就上去了。
第三是人才。這種問題在國內的項目中感受不到,但出得國門就會分外明顯。工程中,很多項目、質保、施工、監理經理等關鍵部門的領導崗位,非常缺少既熟悉技術,又能與對方進行溝通對接的人才,雙方交流不好,合作自然容易遇到麻煩,與歐美公司派出的人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第四是勞動力成本。中東地區基建項目的工人多來自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也門等許多周邊不發達國家,一個大項目里,如果有超過10個不同國家的人在一起工作也不稀奇,但普遍效率不高,技術水平較差。用中建一位朋友的話說,時常是一個人干,兩個人看。為解決這個問題,中資企業普遍采用的一種方式是從國內派遣熟練工來帶隊以提高工程進度和質量,這種派遣員工成本很高,工資通常會三倍于當地員工,不過效果卻并不如意。
因為就算你把所有的派遣工都進行了初級英語培訓,也保不準他手下的幾位兄弟都操著哪國語言和你講話。相信我,在這里幾個不同國家的人在一起說英語,有時候還不如手語。我親眼見過不少過了六級、專八的朋友和同事,在迪拜連打車和購物時,都嚴重懷疑過自己的英語水平。
第五是安全。中東和非洲多有些民族和宗教問題。國家之間,一國之內常有沖突發生。這是許多大型項目在建設開發時必須考慮的問題。阿聯酋、卡塔爾、沙特等地區還好,但如敘利亞、阿爾及利亞等地則未必太平。某次搭飛機的時候,遇到一位做石油項目的朋友。說到他們在蘇丹有個項目,請了兩撥不同的安保人員。布了兩層環形保護圈。問他為什么,答,怕一撥安保人員不專心啊,一旦哪天收了別人的錢呢。安全若成了問題,不僅投資收回困難,人員更是大事。中國在中東有30萬勞務人員,但中國的安保公司目前并沒有能力支撐國際項目。別的不講,辦簽證就是問題。
一帶一路上,確實有許多中國的優勢項目,但遇到的問題也不少。現在的好處是,各個國家都需要經濟刺激和振興,多投放點兒大項目,對誰都有好處,特別是拉動就業,而中國手里恰好還有些銀子。麻煩在于,銀子并不是萬能的,想要花得漂亮,還得想辦法把遇到的問題解決了才行。
(本文作者介紹:70后。非著名大學畢業,打混金融圈十余年,兩年前扎進中東搞起資金交易。覺得經濟學的道理應該可以寫成容易看懂的好玩點兒的文章。)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全球新聞眼》是一檔由新浪財經全球記者和撰稿人團隊為您呈現的原創專欄集。真相遠比價值觀更重要。敬請關注全球新聞眼微信公眾號:全球新聞眼。掃碼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