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專欄作家 陳一佳[微博]
“我們很多帳戶已經開始轉移到新興市場股市,現在有的比例在25%。投美股的時間可能已經過去了。”共同基金Pension Parters的創始人和CIO,Edward Dempsey談到現在的投資策略說。他眼中,控制股市不是簡單的偵測,還有投資人心理的變化。
“我們很多帳戶已經開始轉移到新興市場股市,現在有的比例在25%。投美股的時間可能已經過去了。”共同基金Pension Parters的創始人和CIO,Edward Dempsey談到現在的投資策略說。是什么讓他覺得策略要轉向,還要從5月開始聯儲放出政策要變的信號后,美股的幾輪異動開始說起。他眼中控制股市不光是價值,還有投資人心理的變化。
異常1:“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秉持同樣論調,5月22號伯南克國會聽證會后,美股連跌三天,跌幅1.17%,6月19號聯儲會議后連跌四天,跌幅4.77%,7月10日伯南克波士頓講話后連漲四天,漲幅1.79%,7月17日國會聽證會開始,股市又連漲4天,漲幅1.15%。除了這些短期效應,中期這些講話也牽引了幾輪大漲和大跌。而導火索,聯儲的口徑沒有變過,經濟和企業發展基本面同期也沒有大變化。
異常2:“唯我獨尊”
5月頭聯儲漏出政策方向要改的跡象,意味幾件事,利息要升,未來回報期待變大,包括美股在內各種資產價格必然跟著跌。從5月頭到上周末,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大勢保持攀升,從1.6%多漲到現在接近2.9%。同時期,金價下滑了7.48%,新興市場國家股市慘淡,中國滬指下滑了5.02%,巴西股市下滑7.8%,印度股市下滑了4.65%,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而美股不但沒有降,標普500指數同期還上漲了3.65%。
按Dempsey的說法,“美股和全球資本市場完全脫節了。”(這里筆者拿新興市場和美股比較的原因是聯儲的幾輪量化寬松除了對美國,對新興市場國家影響最大的,因為造成早幾年這個區域的資金涌入和現在的大筆出流。)
財報,均線等理性因素解釋不了,因為股市體現的不是價值,而是期待;推動股市的不是新聞,而是情緒。
我們總覺得人們在說到錢這個問題時,會更加慎重和理性,其實不然。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在理解股市的時候除了IQ,還要EQ的原因。過去的美股反常反應三種行為金融學概念:
1、“Herd Behavior”(群體行為),指投資人為了損失最小化而出現的從眾行為。造成市場的走勢常常像多米諾骨牌,錢跟著錢運動。“整個世界都為美國股市而著了魔”,Dempsey這樣形容。年初資金開始一致轉向美股后,就吸引更多資金跟風進入,同時也加速了其它資產的下滑。
2、“Prospect Theory”(前景理論)。簡言之,同樣的投資機會,用兩種表述,一個告訴你平均收益,一個告訴你虧和賺的可能性,人們更多選擇前者,因為總想逃避損失。債券市場,新興市場國家股市,還有黃金都期貨從年頭就開始走軟,而美股從開年就表現得漂亮。幾個選擇放在一起,投資人眼中只看得到美股今年的上漲,滿足了投資人躲避損失的心里。來不及花時間考慮聯儲,就乖乖得繼續跟風美股。
3、“Overreaction”(過激反應),人們在回應新的信息是都反應較大。或者說過分相信一個信息某單方面的影響。這也是為什么聯儲最近什么新鮮的不講,幾個措辭都能引起美股一番大波動的原因。
當然股市不會永遠被情緒控制,雖然它不能真正反應價值,但是它始終圍繞著價值。聯儲終要改變政策,而投資人也會回歸理性,市場的交易也會再次像實際的價值靠攏。
美股那時又會向哪里走?臨近9月的會議,越來越多人開始注意到美股和實際價值的脫節,進入8月后,黃金,新興市場開始重新增長,而美股則開始下滑。很多人像Dempsey一樣認為這是價值開始新一輪重新平衡的信號,做為看漲新興市場股市,看跌美股的理由。
(本文作者介紹:路透社電視財經記者及評論員,NYFP,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媒體特約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