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王小魯
最近幾年結構有所調整和改善,但是離回到更加正常的消費率和投資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紤]到這些因素,我認為目前出現的一些經濟回暖跡象仍然是短期波動,而中長期增長趨勢還取決于深層次的結構調整和體制改革如何推進。
經濟周期是指有規律的經濟波動,有循環往復的特征,是由經濟的內生變量所自發導致。并非所有的經濟波動都是周期性的。就我國過去一個時期和當前的情況看,經濟波動的某些成分與周期因素有關,但還有一些不具有周期性的外生變量對經濟走勢有重要影響,這些不能用周期理論來解釋。對這些因素需要關注和研究,才能相對準確地預測未來的經濟走勢。其中,特別重要的是一個時期以來的貨幣政策、政府投資規模,再加上收入分配結構對消費、儲蓄、投資的影響,這些因素對過去的經濟走勢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也將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未來的經濟走勢。
我們很長時期以來,一直采取的是偏寬松的貨幣政策,旨在刺激投資。貨幣增長持續地、大幅度地超過GDP增長,流動性持續性地過于充裕,債務杠桿率持續上升,這些已經不是短期現象。而各級地方政府為了追求政績提高GDP,都進行了大規模的政府投資,并用各種優惠政策鼓勵和刺激投資。
2000年以后,支出法GDP的投資率從過去的35%左右持續上升到接近50%。最終消費率從63%左右跌到50%以下,近年來有小幅度回升,剛出來的數據是53%左右?,F在和80年代、90年代比較正常情況下的最終消費率相比,仍然低十個百分點以上,但是儲蓄率和投資率高于80年代和90年代十個百分點以上。這與政府投資及貨幣刺激有直接關系。正是過度投資導致了大規模產能過剩、效率下滑和持續的增長乏力。
宏觀經濟學里早就有資本積累黃金律的理論,說明資本積累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我們用我國的長期增長歷史數據做過一個模型分析研究,發現最終消費率在66%左右是相對合理的比例。對應的投資率應在34%或略低。低于66%的消費率和過高的投資率會帶來產能過剩、效率下降、債務杠桿率上升等一系列結構問題。而這些問題恰恰是在2000年以后的這十幾年來不斷加重的。
最近幾年結構有所調整和改善,但是離回到更加正常的消費率和投資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考慮到這些因素,我認為目前出現的一些經濟回暖跡象仍然是短期波動,而中長期增長趨勢還取決于深層次的結構調整和體制改革如何推進。
(本文作者介紹:經濟學博士(澳大利亞國立大學)?,F任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
責任編輯:鄭洋洋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