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秦朔
中國有些專家可以在股市4000點時預測6000點到8000點,也可以在深刻的供給側改革真正揭幕時,把中國經濟和中國金融說得一無是處,這個兩難、復雜、矛盾、固化、僵化的時候,深圳無數的企業傳奇和企業家精神正在血與汗中飛揚。
在生活體驗中實現“人權”
CES究竟是個什么地方?不妨聽聽Gary Shapiro的說法。他是CES主辦方CFA(美國電子消費品制造商協會)的CEO,他說,CES是“世界最大創新事件”(the lagerest innovation event in the world),“世界突破性創新之源”(The world’s breakthrough innovations originate at CES),是帶來新發現、超越限制、綻放靈感的地方(new discoveries are made,limits are surpassed and inspiration flourishes)。所以CES一動,世界就有感(the energy and excitement surrounding CES can be felt around the world),而消費科技(consumer technology)的最終目的是讓世界變得更美好,讓人生活得更美好。
我在CES展館最強烈的體驗也是如此,就是科技能讓人生活得更美好。在這里,“以人為本”、“萬物之靈”不再是抽象概念,讓人的每一感官的每一屬性,能夠滿足多一點,舒服多一點,方便多一點,這就是科技產品的目標。
為了讓你的耳朵聽得更舒服,就有了許多音響效果一流的無線耳機;
為了讓你的眼睛看得更逼真,就有了4K、8K顯示技術和無邊框曲面顯示屏;
為了讓你穿得更愜意,智能服裝材料和傳感技術的應用,能讓服裝根據你的心跳和情緒做出反應,比如3D打印的裝飾物會張開幫助散熱。英特爾[微博]Curie穿戴模塊利用傳感器能收集心跳、體溫等生理信號,通過服裝中集成的形狀記憶合金讓衣服變形;還有男性智能內褲能實時記錄自然性沖動延續的時間與次數,女性智能文胸能監測女性呼吸、心率和情感指數,智能腰帶能幫減肥者監測腰圍變化,提醒控制飲食和加強運動;
為了讓你在零售商場不再備受擁擠之苦,現在當你走進商場,可以在平板電腦上找到想要的商品的位置,直接通過虛擬方式體驗,手機掃描付款(Panasonic);
為了讓你的網球打得更好,通過球拍末端的感應器,所有數據如擊球點、球速、轉速、風速等都會記錄下來,如果口袋里剛好有智能手機,你還可以看看費德勒是怎么做這個動作的(Sony);如果你是教練,請戴上智能眼鏡,語音交互能幫你讀取數據和指導運動員(Intel和運動品牌Oakley),運動正在數據化、普及化;
為了讓你疲憊的雙腿和頭頸肩得到休息,智能化的健身按摩設備雨后春筍般出來了,跑步機又變成了放松儀,你只需站著,它的晃動剛好讓你腰部和以下松弛;為了讓你不到現場也能體會登山潛海和過山車的感覺,VR設備已經能讓你身臨其境,當然,“坐過山車”前千萬不要食物滿腹,我在三星[微博]4D劇院體驗VR前剛吃了一個三明治,體驗完難受得,呵呵;
至于智能駕駛所帶來的輕松體驗,相信更是所有司機都向往的。
……
人不是抽象的,人的權利和愿望的滿足更不是抽象的,而是鮮活的、實踐的、點點滴滴改善和不斷創新超越的。人在,科技就在,就在幫助人生活得更像人。如同荀子所說,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科技,就是永遠不間斷的對人的不斷增長的自由全面發展要求的滿足過程。
三星、蘋果、谷歌[微博]、亞馬遜[微博],誰將成為智能家庭平臺?
昨天,我在報道中提出了未來科技生活的八大趨勢,今晚開始為大家寫作時,看了Gary Shapiro所寫的“Consumer Technology Changing Our World”,發現所見略同,不過我的總結比他長很多。Gary shapiro認為,本次CES最大的特征是物聯網(IoT),能被連接的都被連接了,從可穿戴到智能家庭、智能手表、健康、健身等等。
萬物互聯,就沒有了過去的界限,消費科技的疆界大大拓寬了。所以去年11月,CES主辦方“美國消費電子協會”(CEA)正式更名為“美國消費技術協會”(CTA),從電子到技術的一字之差,就把九大汽車廠商、谷歌、奈飛(Netflix)、Uber、Yelp、20世紀FOX這樣的企業都裝進了來。阿里巴巴[微博]這次也來了,騰訊則聯合深圳一家公司發布了和社區與游戲關聯的無人機。
Gary Shapiro說,正如我們的年輕一代從來不知道有一種沒有互聯網的生活,我們的下一代將對物聯網之前的世界沒有任何概念。(Much like our younger generation who have never known life without the Internet, our next generation will have no concept of a world befor IoT。)
這個智能化萬物互聯的時代已經開始了。
在CES上,三星宣布,要成為物聯網領域的芯片制造商、設備制造商以及服務提供商。三星一年前收購了SmartThings,通過云計算將不同智能家庭平臺的產品連起來。消費者購買SmartThings Hub之后,家中現有的產品都可以連接,組成智能家庭。如果你有三星電視,可以購買SmartThings認證的200多款產品,它們大多不是三星生產的。未來三星還會通過Galaxy手機做蘋果HomeKit正在做的智能連接的事情。
谷歌在開發專為Android系統打造的智能家庭產品Weave,亞馬遜通過語音助手Alexa也在布局智能家庭的生態系統。在智能手機年代,開發商分別支持iOS和Android,現在,在蘋果的HomeKit、三星的SmartThings、谷歌的Weave、亞馬遜的Alexa中間,誰將脫穎而出?
三星正在提速。三星美國總裁Tim Baxter說,“三星始終不懈地致力于推動日常生活智能化,今年物聯網接入產品和服務的開發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我們時刻關注消費者需求,并重點強化我們的生態系統。”三星這種橫向到邊、縱向垂直整合到底,內容端還有和Oculus合作VR的戰略布局,讓到CES三星展臺看過的人都非常震撼。它的產品線布局在360度環形空間,不僅完整,而且連接得非常流暢有力。
此次CES上,三星還宣布將和微軟[微博]合作,開發基于Windows 10系統的物聯網設備。未來Windows 10和三星家電將自由通信,比如問微軟小娜洗衣機是否把衣服洗好了,或用Windows 10分析某個家庭成員的洗衣機使用習慣,微軟Power BI數據可視化工具將幫助數據的顯示。
過去兩年三星的智能手機在中國丟掉了許多份額,有的友商已經開始嘲諷三星。而此次CES,我在中央展館看完,不禁感嘆,這里只有兩個世界,三星的世界和三星以外的世界。三星在技術研發上持續的高投入所形成的強大優勢,不是那么容易被顛覆的。三星從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后徹底變革,走高品牌之路,今天的領導地位是多年積累和不斷創新的結果。
21世紀華商與深圳的責任
我在CES碰到的很多中國企業都講到,多少年前來參加CES,中國參展商還很少,美國的零售商也很不給面子,想見面都很難。但今天,一些熱門中國公司的展臺車水馬龍,絡繹不絕,想約中國公司老總談生意,中國老總經常排不出時間。
此次CES,深圳的參展商占比超過1/6,占中國參展商之比超過一半。其中有華為、大疆、中興、TCL[微博]、創維[微博]、康佳這些有一定規模的企業,但更多是充滿活力的中小企業。雖然目前大部分中小企業的展臺不大,連在一起,像是擺攤的走廊,走廊邊上幾步之隔,就是登堂入室的國際品牌的天下。
我采訪了多家深圳企業,有大的也有小的,很感動。我看到的是踏踏實實做產品的人,是聚焦專注不朝三暮四的人,是為了解決用戶痛點下苦功夫的人(比如小到如何讓游戲玩家鍵盤上的字母不輕易褪色的問題),是在打造自有品牌、形成自有技術方面充滿信心、開放而不媚外的人……而他們身上的同一個特點是,無論做什么,都有很長時間的積累,很多已經是十幾二十幾年。
他們不怕競爭,喜歡競爭。不怕周圍有很多同類廠商,因為這會逼得你找到自己最獨特的價值,持續壘高,建立壁壘。越多人做同類的事,專業分工才能深化,市場規模才能越擴大。他們也不怕在國際市場上競爭,比如美國是“無理由退貨”國家,對質量、知識產權都有很高要求,但這會倒逼自己走上苛刻地追求質量、在研發上舍得投資的道路,今天的研發就是明天的競爭力。
我在2006年這樣理解全球商業的價值鏈布局:
美國處于最高端,“美國造”里面包含的是非常輕的東西,如品牌、標準、技術專利、 金融工具、夢想、流行文化和生活方式。
接下來是以德國、意大利、英國和法國為代表的歐洲企業,“歐洲造”有的輕有的重,輕的和歐洲的人文氣息與時尚相關聯(如服裝、皮具、化妝品、酒類),重的和歷史傳統、生產原料、工藝與設計相關聯,體現為產品高品質、高性能,比如德國汽車、機電產品以及眾多“隱形冠軍”。
日本銷往全球的主要是重的東西,以汽車和家電著稱。由于日本面積小,工廠在生產線設置上無法像美國那樣一品一線,只能一線多品,因此走上柔性生產、精益生產的路子。由于日本產品不像歐美產品有原產地的文化支持,逼迫日本公司只有一條出路,就是更快更好地響應消費者需求,做到顧客為本,同時不斷開展技術創新。
韓國企業,以三星為代表,既追求高品牌,也追求產品的創新和高性能。
下面是中國臺灣地區和印度企業,突出成就表現在代工方面。臺灣地區是高技術產業的代工,印度是服務業外包為主的代工。
最后是中國大陸和一些新興國家地區的代工模式,主要依靠熟練的低成本勞動力,做制造業代工。在全球性公司主動利用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提高其資源配置效率的同時,中國企業基本是被動代工和被動制造,中國自主品牌的價值創新能力很弱, 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中國品牌還很少。
現在看當時寫的觀點,總體依然成立,不過也需要微調。比如日本企業,生產重的東西,但是“重中有輕”,同樣的汽車比美系德系會輕。日本企業更多生產的還是輕的日用品,而且很成功(從無印良品到智能小家電)。我對中國制造當時評價不高,但這些年進步飛快,low真的不再是中國產品的宿命,想想董大姐那樣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吧,各行各業都有一批。
當時我預言,深圳企業將在未來的全球商業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寫到:“在21世紀的華商之路上,我們固然需要李嘉誠,但更需要像三星的李健熙那樣實業報國、靠優質產品和自主品牌走向世界的工業家、實業家。今天,關于浙商、蘇商、粵商、晉商等分門別類的研究十分熱鬧,但是,以20年為一個尺度,以公司競爭力為評價標準的話,深圳群落才更是我們環視中國后最應該關注的。
從地產業的萬科、中海、華僑城、金地、招商到金融業的平安、招行,再到制造業的華為、中興、中集,甚至是互聯網的騰訊,我們可以列舉的公司燦若群星。
它們基本上都是公眾公司,財富不集于個人或家族,也不是產權不明晰的傳統國企;它們的文化背景是移民文化,是開放文化;它們毗鄰海外,喜歡和全球標準相對照,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它們有優秀的企業家才能,同時兼具良好的團隊和公司文化;它們生于深圳,但是疆域在全國乃至全球;
它們的創始人對于技術的樂趣和事業的熱愛,勝過對個人財富積累的欲望;它們大都堅持專業化的戰略,不斷提高管理能力、創新能力和企業核心競爭力……這樣一個群落,令人尊敬的還有它們的年齡,它們大部分都要過或者已經過 20 歲生日了。也就是說,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不久誕生的一批新興企業,一直在健康地活著,走著。
在深圳群落中,傳統華商身上一些不良的基因——財富最大化、思維貿易化、在商不言商、 人治化與短期化行為流行——得到了相當程度的清除,而誠信踏實、在商言商、價值創新的 新基因則深深扎根。這些新的基因,包含著中國企業在21世紀成為世界級企業的希望。”
今天讓我更加欣喜的是,從2006年開始,深圳又出現了華大、大疆等一大批新興企業,在全球創新圖譜上都可以大書特書。這實在不是偶然!
請到深圳來,請做深圳人
我喜歡深圳這座中國的企業家精神之城,我相信,盡管現在我們和三星這樣的企業還有巨大差距,但是,如果沿著深圳之路走下去,或許有一天,CES的C,就是中國的C,三星崛起不就是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后嗎?
如果中國有更多的“深圳城”,哪怕多兩三個,今天的中國經濟也不會如此為難吧。所以,我要大膽也大聲地說:
當中國的經濟話語中越來越多坐而論道的宏觀話語,請到深圳來看看中小企業;
當中國的經濟話語中越來越多財經話語和金融話語,請到深圳來看看實體經濟;
當中國的經濟話語中越來越多抱怨和危機預言,請到深圳接觸一下企業家創業者;
當中國的資本市場越來越多笑話、越來越少效率,請到深圳呼吸一下踏踏實實奮斗的空氣;
當中國的社會話語越來越多福利呼吁和個人委屈,請到深圳感受一下自主負責的力量……
中國有些專家可以在股市4000點時預測6000點到8000點(請大家去網上搜一搜查一查),也可以在深刻的供給側改革真正揭幕時,把中國經濟和中國金融說得一無是處,先嚇唬別人,別人都給嚇唬住了,轉過頭自己也被嚇住了。不是中國不中了,是你們的精神狀態不中了。沒有人的主體性的發揮,你說危機,他說危機,最后,就像行為金融學所證明的,危機真的會來。
這個時候,這個兩難、復雜、矛盾、固化、僵化的時候,深圳無數的企業傳奇和企業家精神在血與汗中的飛揚,讓我們意識到一些新的可能性的存在:讓我們用夢想凝聚,而不讓懷疑擴散;用創新牽引,而不讓平庸主導;用未來激發現實,而不讓現實鎖定未來;用堅韌去開拓,而不讓逃逸主義流行……
這是深圳的命運,希望也是我們共同的命運。請到深圳這個傳奇的地方再次感受一下改革開放、實干興邦的力量吧,在中國經濟充滿挑戰和困難的關鍵時刻,希望我們都做深圳人,而不要做那些在CES一個展位也沒有還要夸夸其談成就、面對矛盾又一籌莫展的、怨天恨人的人。
(本文作者介紹:商業文明聯盟創始人、秦朔朋友圈發起人、原《第一財經日報》總編輯。)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